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核能和平利用成就瞩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伟立

  从合作建设到自主研发
  
  今年是中国核事业创建50年,也是中国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20周年。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张华祝9月1日在北京说,近日,国务院就进一步推进我国核电建设作出决策,批准了浙江三门、广东岭澳扩建项目,各建设两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广东阳江项目和浙江秦山二期扩建项目正在报审过程中。
  
  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
  
  张华祝说,中国把核电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提高核能在能源供应总量中的比例。在经济发达、电力负荷集中的沿海地区,核电将成为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中国核电建设在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方针指导下,统一技术路线,采用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核电机组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性,实现大型核电机组建设的自主化和本地化,提高核电产业的整体能力。
  2003年,中国大陆核电的累计发电量43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15亿千瓦时。在浙江、广东两省,核电上网电量均超过本省总发电量的 13 %,核电成为当地电力结构的重要支柱,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运行的核电机组安全情况良好,核电厂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一直保持在环境本底水平。
  他说,中国核能事业创建于1955年,在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少的投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核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营运管理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
  据张华祝介绍,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于1991年建成投产,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1994年建成投产的大亚湾核电站开创了中外合作建设核电站的成功范例。1996年开始,中国自主设计建设了秦山二期核电站;与国外合作建设了岭澳核电站、秦山三期核电站和田湾核电站。截至2004年7月,共有9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701万千瓦;建设中的江苏田湾核电站2005年将全部建成投运,届时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13万千瓦。
  
  积极开展其他形式核能利用的研究
  
  张华祝说,在发展核电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其他形式核能利用的研究,现已成功地完成了低温核供热的工程试验研究,由国家863计划支持的高温气冷堆于2003年年初达到满功率,中国实验快堆正在建造中。在核电建设的带动下,核燃料循环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核电站燃料组件制造实现了国产化;乏燃料处理工厂在建设中; 两个专门处理中低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放射性固体废物深地层处置研究也在积极开展。
  他说,中国的核燃料立足国内,将同步建设与核电发展相适应的核燃料循环产业。核电燃料组件依靠国内生产,天然铀资源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中国采用闭式核燃料循环的路线,通过对核电站乏燃料的处理,提取钚制成铀钚混合燃料供核电站使用,并为以后快中子堆核电站的发展创造条件。
  他还说,中国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在医疗卫生、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到2003年底,全国从事核技术应用的单位有300多家,总产值约4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0年,全国同位素和辐射技术应用的产业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关注核能的安全重视对外合作
  
  张华祝说,中国特别关注核能的安全。在中国核电起步之初,就通过制定法规、建立机构、明确职责等措施,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与国际接轨的核安全标准,对核电站和其他民用核设施进行安全许可审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中国建立了核电站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十多年来,该体系有效运作,为保障核电站的安全作出了贡献。
  他说,中国高度重视和平利用核能领域的对外合作。特别是198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来,积极参与旨在促进核能和平利用和以防止核扩散为目的的保障监督的国际合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年中国正式加入了核供应国集团,对核出口实施全面安全保障,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88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