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在消费结构方面的差异日趋突出,不仅影响了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也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食品消费等方面对现阶段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的差异日趋突出,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正确认识现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对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一)食品消费
  恩格尔系数是一个国际通用的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即家庭食物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确定了划分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在50%―59%之间为温饱,在40%―50%之间为小康,在20%―40%之间为富裕,在20%以下为最富裕。
  根据上述衡量标准,新疆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到2008年均小于40%,已经步入富裕型。与此同时,新疆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2001年的50.36%变为2002年48.97%,完成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并在2006年首次进入富裕型,但只保持了两年。由于受食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2008年又回升为42.49%。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从2001年的14.9个百分点缩小到2008年的5.17个百分点。
  (二)衣着消费
  受消费习惯、气候等因素影响,新疆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倾向一直较高。2001―2008年的八年间,衣着消费支出一直位于城市居民消费的第2位或第三位;农村居民衣着消费在2003年以前一直处于第3位,之后就退居第4位,到2008年已经退居第5位。表明随着收入的增长,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更注重衣着服饰。从人均衣着消费支出看,城市居民由2001年的714.83元增加到2008年的1245.02元,增长0.74倍。比重由2001年的14.13%提高到14.36%,仅增加了0.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由2001年的120.34元增加到2008年的218.61元,增长0.82倍,比重2001年的8.91%下降到8.15%,下降0.76个百分点。2008年城市居民衣着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高于农村居民6.2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居民对服装的款式、色泽、时尚等方面要求较高,农村居民受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购买的档次相对较低。
  (三)住房消费
  从居住支出比重看,农村远高于城市。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前,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带有明显的福利色彩,居住支出比重偏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完善,新疆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住房分配货币化、商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特别是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快“安居工程”实施步伐,进一步加快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城市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开始上升,但最高也只达到2006年的10.38%,处于第5位。而在农村,居住消费一直是农民的一大消费热点,在满足了基本的吃穿需求外,农民的钱首先用在修建住房上,因此一直处于第2位。2008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居住消费781.90元,比2001年的383.16元增长1.04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02%;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491.28元,比2001年的187.85增长1.62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8.30%,2008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比重高于城市居民9.28个百分点。国际经验显示:恩格尔系数高于55%,住房支出稳定在8%左右;恩格尔系数在50%-55%之间,住房支出在10%左右;恩格尔系数低于40%时,住房支出稳定在20%左右。按照这一标准,新疆城市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明显偏低,农村居民的住房支出比重稍高。住房是除食品外,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另一项最大支出。
  (四)交通和通讯消费
  新疆城市居民人均交通通讯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8.26%上升到2008年11.58%,上升3.32个百分点;新疆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讯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1年4.82%上升到2008年10.29%,上升5.47个百分点。2001年新疆城市居民人均交通通讯所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比农村高3.4个百分点,到2008年缩小为1.29个百分点。表明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水平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五)文化教育消费
  新疆城市居民人均娱乐文教支出比重由2001年的12.69%下降到2008年的9.37%,但人均支出额由642.07元增加到812.36元,增长26.52%;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2001年为102.21元,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7.57%,2008年为168.99元,增长65.34%,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30%。2008年新疆城市居民用于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比农村居民多3.82倍,所占比重比农村高3.07个百分点,表明新疆农村文化教育消费水平与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六)医疗保健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城镇居民防病抗病、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健康观念得到认可和重视,城市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额不断增加,由2001年的331.78元增加到2008年的643.48元,增长0.94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6.56%上升到7.42%;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由2001年的86.60元增长到2008年的244.59元,增长1.82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6.41%上升为9.11%。2008年城市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支出高于农村居民1.63倍,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问题较为突出。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高于城市居民,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拥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所致,并不表明农村在医疗保健消费方面的水平高于城市居民。
  (七)家庭设备耐用品消费
  2008年新疆城市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535.31元,比2001年增长0.13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18%;农村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97.58元,比2001年增长1.04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4%。2008年城市居民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为农村居民的5.49倍,比重比农村高2.5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耐用消费品需求已经转向电脑、小汽车等。但农村居民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还处于需求增长期,普及率大大低于城市水平。
  
  二、完善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及培养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新疆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改善新疆居民的消费结构,关键在于增加新疆居民的收入。应努力开辟居民增收的新领域、新渠道,培植新的产业增长点。与此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将税费减免切实落到实处,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保证农业和非农产业的稳定发展,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此外,政府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居民合理消费,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特点,制定分层引导的消费政策,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形成合理的梯度消费结构,增加有效需求,以达到刺激消费增长的预期目标。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目前,困扰新疆普通百姓的是对未来在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方面究竟要增加多少支出,心里没底。为此,政府应尽快明确并兑现社会保障承诺,增加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村的交通、水利、供水、供电等公共事业建设的开支,提高全民福利水平,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作用,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居民消费、民生服务新格局。由此来置换出居民的部分存款,使储蓄倾向有所降低,消费倾向逐步提高。
  (三)努力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推动消费增长
  数据表明,新疆个人消费信贷发展很快,2008年已占银行贷款额的16.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消费信贷的比重可以提高到30%左右。因此,新疆消费信贷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扩大消费信贷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征信体系、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鼓励住房建设公司和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发展贷款金融业务,降低消费贷款风险,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要循序渐进地完善消费信贷品种,努力扩大消费信贷规模,从而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四)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
  首先,要提高新疆全体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大治理污染力度,开拓绿色市场和生态产业,满足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消费需求。其次,改善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目前新疆一部分地区,特别是南疆一些偏远地区还缺乏必要的现代化消费条件,道路、供电、通讯、农村水电的供应,有线电视的节目信号与频道的多少等基础设施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因不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而无法大规模走近农户家庭,因此,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现代消费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雪冰.新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比较[J].新疆财经,2004(1).
  [2]唐勇.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8(1).
  [3]潘玉珍,邰周海.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特点、问题及建议[J].新疆财经,2009(6).
  [4]历年《新疆统计年鉴》[Z].新疆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钦(1962―),女,安徽定远人,经济学硕士,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理论及区域经济。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7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