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供应链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和平 王 琳 李仁良

  摘要:供应链战略联盟融合了供应链与战略联盟两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强调供应链上的战略合作,通过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联盟利益最大化;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使收益在各成员间进行合理分配。使成员企业利益都得以提高,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市场环境。本文分析了影响供应链战略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构建我国企业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联盟;核心能力;利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32-02
  
  一、供应链联盟的含义与特点
  
  供应链联盟是指在竞争、合作的市场环境下,由供应链上一些相互独立的实体企业或企业内部业务相对独立的部门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组成的联盟。每个伙伴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如设计、制造、分销等为联盟贡献自己的核心能力,相互联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它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总成本、降低库存水平、增强信息共享、保持战略伙伴之间操作的一致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整体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供应链联盟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目标性,供应链联盟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建立的;②虚拟性,它不具备实体形态,而是依靠网络实现信息共享;③独立性,联盟中的每个企业都是独立实体,相互间不存在隶属关系;④互补性,成员企业都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⑤共赢性,强强联合产生大于独立行动所获得的收益;⑥复杂性,联盟中的各个企业既竞争又合作,因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合作与竞争并存,从而增加了管理协调的难度;⑦风险性,供应链联盟蕴涵着一定的风险,联盟管理和合作风险、投资与战略“套牢”风险、技术与知识产权风险,等等。
  
  二、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动因
  
  具体而言,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动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观念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供应链联盟的出现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变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变化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是导致供应链形成的外部原因。
  而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在组织与管理观念上做出了一系列重大调整,集中表现在:管理上由追求内部效率转向寻求外部效率的提升;经营方式由追求多样化转向强调专业化经营;竞争观念由奉行敌对竞争转向追求协调竞争。企业做出上述战略调整目的就是为了跟上市场节奏,获取有利的市场地位,这就为供应链联盟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与管理基础。
  另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不断地将产品推向高科技化和复杂化,使得复杂的产品开发与细化的社会分工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另一方面,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经费日趋庞大,单个企业难以独自承担。而战略联盟则成为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良好的途径,这样一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就大力推动了供应链联盟的形成。
  
  三、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
  
  影响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因素总体上有:供应链战略目标、合作伙伴选择、信任机制、信息共享、利益分配、联盟绩效评估。
  1.供应链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当联盟的最初目标实现后,各成员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和战略目标都有了新的变化,原先的战略组合就容易被打破,联盟趋于不稳定。因此必须保持联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及时调整目标,保持联盟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2.恰当选择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供应链联盟成功的关键。供应链联盟必须考虑如何选择最优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同时将选好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有机地集合起来,使之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为此,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恰当的合作伙伴选择标准,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考虑某种优势,犯“以点代面”的错误。选择合作伙伴的一般性原则:
  (1)核心能力原则:伙伴企业必须具有核心能力,且能贡献给联盟。
  (2)总成本核算原则:实现供应链总成本最小化,实现多赢的战略目标。
  (3)敏捷性原则:各伙伴企业需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能快速响应。
  (4)风险最小化原则:认真考虑风险问题,尽量减少供应链整体运行风险。
  3.建立健全的信任机制
  健全的信用可以给合作双方带来长期而可观的收益,建立信任机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对机会主义的防范机制。建立相应的监督与惩罚机制,对机会主义行为进行防范及事后惩罚。(2)提高长期合作期望,减少短期行为发生。(3)构筑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以便信息能够在联盟企业间及时传递。(4)持续的团队学习。
  4.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是整个供应链运作的关键因素,为供应链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依据,要使信息为供应链中各节点的企业所获得和利用,需要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1)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
  (2)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试验和检测方法;
  (3)实现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计划信息的集成;
  (4)运用合适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系统运作的可靠性,降低运行的总成本;
  (5)确保信息的获得是有效且与关键业务指标一致。
  5.联盟企业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企业通过供应链战略合作实现双赢以后,就存在着一个利益分配问题,供应链企业间的利益分配公平性将直接影响到合作企业各方的积极性。不合理的分配机制有可能导致供应链上企业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供应链联盟要在坚持风险与利益相平衡原则、个体合理原则、结构利益最优化原则、多劳多得原则及民主决策原则的前提下,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平衡各个成员的利益。
  6.建立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联盟绩效是指:供应链联盟中各成员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运作,在供应链的硬件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能力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研究开发、制造、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顾客服务等活动来创造或增加价值的总和。
  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价是指:建立供应链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量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供应链联盟在一定时期内的绩效,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供应链联盟绩效评估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1)外部性。绩效评价应重视顾客价值的评价,突出其评价的外部性。
  (2)系统性。该体系必须能体现供应链整合的效率,而非利益主体的最优化。
  (3)实时性。该体系应适应供应链本身的动态变化,以便随时调整管理。
  (4)可组合性和分解性。供应链的绩效由顾客价值和供应链价值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可进一步分解成不同的价值组合。实际应用中,可以依评价目的和具体需要自由地选取各种组合,充分体现简洁、方便的特点。
  (5)总体效益性。通过供应链绩效评估,可达到提高效率,创造最大效益。
  
  四、我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的建议
  
  在分析影响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关键因素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联盟存在诸如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信用机制不完善、联盟成员间的利益与责任难以协调、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组织管理的难度加大、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缺乏融通点,导致供应链战略联盟名存实亡、企业学习能力的欠缺等问题。提出我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的应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1)愿景和目标的一致性。建立长期战略目标和“共享愿景”,杜绝合作中的短期行为,长期战略目标一致性是联盟稳定性关键因素。
  (2)联盟伙伴选择的匹配性。如果联盟双方的规模和实力相当,其联盟稳定性是比较好的。
  (3)分享管理控制权。供应链联盟优势企业因为技术与资金上的优势、管理经验丰富,往往把握联盟中几个关键性位置,掌握联盟实际管理控制权。劣势企业在联盟治理结构中占据不利的位置,并不能将自己的联盟目标付诸实施,导致其积极性减弱,影响联盟的整体效益。积极推进管理信息化,是减少管理滞后现象,避免管理冲突的有效途径。
  (4)联盟企业文化融合。联盟伙伴之间应该具备一种对文化差异理解的态度,灵活地协调文化差异的能力,向对方长处学习的热情和相互信任及强烈的责任感等。特有的企业文化与联盟伙伴的文化具有一致性、兼容性,才能相异、相交、相合以至趋同,并在趋同过程中变异、创新、构建外向发展企业文化,这对于供应链联盟的稳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5)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加入联盟的巨大优势。所以联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这种优势,时刻防范合作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对自身的伤害。
  (6)增强收益与风险防范,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和监督预警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联盟伙伴和结盟利益展开动态监测和评估,对联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及时预警并有效控制。所以,对中国企业建立供应链联盟来说,特别要注意收益的对称性和风险的分担情况。
  (7)建立学习型组织。在供应链联盟中,通过互补和协同效应实现外部知识的内部化和整体知识的优化整合,从而增强组织柔性,并带来更大的动态竞争优势。
  (8)提高企业的信用。企业应该以诚信为本,建立自我可信任的形象,在市场交易中保持较高的市场信誉,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青睐和信任。这对企业加入联盟后提高其在联盟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帮助。
  (9)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信息流通顺畅。信息的高度集成与共享是实施供应链联盟的基础,没有畅通的信息流就不可能形成高效的供应链。就企业内部来说,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技术要求。就企业间来说,快速的内部网络是企业间信息畅通的保证。
  作者单位:张和平李仁良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琳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卢浩.供应链联盟在我国的发展[J].经济论坛,2004,(3):68-69.
  [2]许淑君.供应链企业间的信任机制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0,(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23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