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实践教学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兰珍

   摘 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对各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动各大专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而专科院校的电子商务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电子商务领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探索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79-02
  
   引言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产业正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培养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既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时代赋予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本文结合所处区域环境,根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
   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具有经济发展速度快、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专业市场发达、中小企业居多等特点,显著的区域经济特色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全省仅专业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网站就约占全国专业网站的2/3,近60%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发展和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更为迫切。
   艾瑞咨询统计跟踪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量十分巨大,其中需求最多的是网络营销类人才。此外,从事电子商务基础开发的技术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数量。而对于从事中高层管理、策划等类型的人才需求数量有限,且要求很高,一般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工作和实践经历。此外,在电子商务人才的中低层需求领域中,需求更多的是“专才”而不是“通才”。因此,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应该着眼于帮助学生精通具体的应用能力,而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也需要作出更明确、更清晰的界定。
   (二)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定位
   面向数以百万计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类岗位,培养综合素质优良,职业道德优良,既了解经济活动基本规律,又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即掌握先进的营销管理理念,又熟悉现代商务运作流程的复合型高技能应用性人才,这是时代赋予电子商务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只有目标明确、定位清晰,才有可能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电子商务岗位的特点和要求,培养出适应能力强、特色鲜明、技能突出,实现与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实际“零距离”,与就业岗位实现“零适应期”、能快速切入企业具体电子商务类岗位的“楔型人才”。
   信息化的冲击势不可挡,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企业无论大小都绝无可能游离于信息化、电子商务化这一大趋势大背景之外。就像互联网一样,不是它有用没用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现在也不是谈论企业要不要开展电子商务的时候了,关键是怎样利用好这个工具,并让它为企业创造价值。谁先觉醒了,并利用好这个工具,谁就占据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业务素质要求
   电子商务人才其工作性质的岗位性和专业综合性需要极强的社会能力和良好的个性素质,才能展现其优势。社会能力和个性素质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揉入与强化。如通过案例情景教学实践, 锻炼学生沟通、语言表达、自我管理、处理情感变动的能力以及诸如求知欲、坦率、评论性(批判性)、反应能力、条理性、独立性等个性化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训练。
   电子商务人才强调两种能力的培养: 一是综合能力。是电子商务人才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学校应打破知识体系的界限,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课程和实际工作项目。二是实践能力。是具备的另一个重要能力,遇到问题能够全面认识分析,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积极践行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敏捷思维方式和处事行为方式。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主要的培养方向是应用型乃至操作型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电子商务的培养目标必须精确定位,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和考查标准培养出具有坚实的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具有使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能力,从事现代商务管理、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一) 加强专业建设,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群的电子商务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因此,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必须树立多元意识,着眼培养多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岗位群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不同要求进一步细分专业方向,使不同专业方向对应着不同的岗位群。一所学校可以设置几种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 或者在一个电子商务专业之下设置几个电子商务专业方向。高职院校应根据不同年级电子商务学生的特征,规划设计专业培养的目标、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控制机制,并在不同年级抽样部分学生参与。针对大一学生以培养学生对专业兴趣为题,调研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改进培养的方式和方法;针对大二的学生,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将学生组成若干兴趣团队,由专业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兴趣团队,借助项目挖掘法,即技术开发能力课程群和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以及贸易能力课程群,借助挖掘的项目,进行项目开发与运营,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针对大三的学生重点是引导就业。
   (二) 完善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拓展,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首先,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其次,更新教学内容。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专业技术的训练、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人才培养基础知识的全面性。再次,要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院、跨系、跨学科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电子商务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培养“宽口径”人才,使人才满足多样化、实用化的需求状况。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培养和吸引高素质教师,在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有关院校及社会团体举办的培训班, 或以进修方式攻读电子商务研究生课程。 第二,组织教师参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的交流活动, 鼓励教师参加电子商务学术交流。第三, 鼓励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电子商务课题研究。第四, 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鼓励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电子商务项目研发。第五, 制定和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支持高职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四) 健全实践体系
   高职电子商务是最注重实践的专业,“精排实践课程、建立实践基地”是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体系的核心内容, 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环节可分成三个方面:(1) 商务和网络的基础实践。如网上市场调研、网络广告设计与实务、网络营销方案设计等。(2) 商务和网络的专项实践。针对电子商务的某个专门领域进行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例如,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3) 商务与网络的综合实践。目前, 可以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实践教学: 第一, 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密切交流、合作的机制, 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实践机会;第二, 校内的模拟实践。如: 网站规划、网站运营、网络营销等及实践基地教学实习将最终培养和检验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三, 将一个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开设网上网店,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子商务的实战经验。按照三方面理论安排实践教学课程, 实现专业实践的循序渐进、层层递增的教学体系, 同时配合实践基地的实际运用, 是培养高职电子商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保障。
   (五) 统一检验标准
   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真能成为合格的人才需要严格的标准来检验, 统一的检验标准既可以指导学校的人才培养, 又能为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参考依据。学校、国家和社会三个层次的检验保障了人才具有合格的理论和技术水平。(1)学校把关。学校内的理论类课程考试可采用笔试, 而对于实践操作型课程更应该采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检验学生的技术水平,以免造成学生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现象。(2) 国家认证。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 在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职业资格电子商务师”分为电子商务员、助理电子商务师、电子商务师和高级电子商务师四个职业等级。高等专科层次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达到助理电子商务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不仅指导了院校的教育与教学,更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建立了统一的衡量标准, 将极大地促进电子商务岗位的标准化和专业化。(3) 社会满意。企业和社会的满意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最终目标。电子商务一方面需要很强的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发展迅速, 要求学生能掌握最新的理论和技术, 培养出的人才只有达到了实践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才是社会满意的合格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随着信息技术更新和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完善和实践的过程,必须适应电子商务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要求, 其培养模式也就需不断地研究、完善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机接轨,推动职业教育与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傲霜,吕秀红.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分析及课程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4,(6).
  [2] 宋文官.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3] 杨丽光,张德军.把脉电子商务人才培养[J].电子商务世界,2005,(9).
  [4] 支芬和,李英侠.PBL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06,(10).[责任编辑 李 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1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