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跟踪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伊菲

  摘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中国经历了史无前例的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也面对和解决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问题。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从1978--2008年贸易差额情况的观察分析,从总体上对中国在这三十多年贸易情况有个大体了解,就差额总体的波动情况以及中国在各个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对经济增长阶段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这些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阶段的成因和采取的措施,预测中国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形势下对外贸易未来的走势及对中国外贸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贸易差额;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1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6-0076-02
  
  一、1978~2008中国对外贸易差额概况
  
  (一)1978~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状况不断好转,自1994年以来,中国出现了持续的贸易顺差,2005年后贸易顺差额更是突飞猛进,外贸顺差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将中国外贸自1978~2009年的数据整理一下就不难发现:
  
  (二)1978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一般特点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78~1993年)。在这16年间,有十年出现逆差,平均每年逆差为63.5亿美元,规模超过100亿美元的有三年,1985年逆差最大,为149亿美元;有五年出现顺差,平均每年顺差为50亿美元,1983年顺差最小为8.4亿美元,1990年顺差最大为87.4亿美元;有一年出现贸易基本平衡。这一阶段,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的。
  2.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年至今)。从1994年开始,中国进入持续贸易顺差阶段。1994~2004年,11年累计顺差达到2819.3亿美元,每年平均顺差规模为256.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顺差规模均维持在200亿~400亿美元之间。而到了2005年顺差1018.8亿美元,2006年贸易顺差额为1774.7亿美元,2007年为2622亿美元,2008年更达到了2954.7亿美元,仅2007年―年的顺差额就与从1994~2004年累计顺差总额相当。
  总体上来讲,从1978年开始,经过几年改革,中国经济的构成悄然发生了重要变化,国有经济以外的多种经济成分迅速增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在内的非国有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改革总体思路的一次重大突破。
  
  二、对持续顺差阶段的分析研究
  
  (一)1994~1996年:双顺差格局的形成阶段
  1.FDI大量流人作用显著。受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增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1996年达到历史最高规模339.7亿美元。1994~1996年,资本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总顺差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1%、96%和85%,是国际收支顺差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2.出口加工贸易在中国贸易中的支配地位及中国政府对于出口的支持。在旧国际分工格局下,比较优势决定了各国的贸易结构。在当前的国际生产网络的价值增值链中,由于中国所处的特定位置,不管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如何,也不管宏观经济周期如何,由国际生产网络中的加工和装配地位所决定的加工贸易是一定要创造贸易顺差的。
  3.储蓄率过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迅速,1978年年末余额是210.6亿元,到1993年底增长了近76倍,达到14764亿元,而此时投资的增长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低速年份。由国民经济均衡公式:储蓄一投资=经常项目顺差,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时期投资的增长额远赶不上储蓄的增长额,那么出现经常项目顺差也是情理之中。
  
  (二)1997~2000年: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阶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正值“九五”计划(1996~2000年)期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措施,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也自1996年开始对外贸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改革:通过强有力的财政政策来调节,如大幅减让关税和调整非关税措施,从1996年4月1日起,大幅下调关税税率,关税水平由原来的35.9%下降到23%,与此同时国家决定取消和规范大部分进口减免税政策;同时在其他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如进一步放宽了对生产企业获得出口权的最低要求,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等。
  
  (三)2005年至今:国际收支飞速发展阶段
  1.优惠的政策以及合适的投资时间和环境促使了FDI的大量注入。从1994年开始,中国连续十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7626191亿美元。尤其是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外商直接投资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年平均流人额一直保持在600亿美元,对保持资本项目顺差发挥了巨大作用。
  2.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加工装配中心的产业链,使中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
  3.国际市场需求强劲,对中国形成严重依赖。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对中国产品需求强劲。目前,中国超过50种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轻工产品占60%甚至达到70%,纺织产品占30%。
  4.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
  5.中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其一,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其二,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
  
  三、对未来外贸趋势的预测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张旭宏曾经在2005年针对中国的外贸预测:如果按照中国对外贸易现在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三至五年中国贸易顺差水平可能会超过日本、接近德国;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而在2006年时,中国就已经以9690亿美元超过日本排名世界出口额第三,同时也非常接近于德国的1.112万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工人守纪律,能吃苦耐劳,劳资纠纷少,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中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其二,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改革开放初期,加工贸易料件完全依赖进口。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链伸延迅速,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其三,要素价格低。为了吸引投资,很多土地无偿或廉价提供给外商投资企业。企业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明显偏低。其四,加人世贸组织的影响。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关税水平大幅降低,各种进口非关税措施相继取消,国外对我贸易壁垒减少,出口环境明显改善。其五,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过发行国债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铁路、公路、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为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创造了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随着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所需的先进技术和重大装备进口有望继续增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3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