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疆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序勇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内地沿海省区。其根本原因在于新疆的资源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新疆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本文通过对新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影响新疆产业竞争力的因素。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新疆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水平逐渐落后于内地沿海省区。其根本原因在于新疆的资源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竞争优势,新疆没有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从新疆各个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导致第一产业占比高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基本与全国持平,但是第二产业中能源、各种金属矿产所占比重较大,而制造业水平和产值都相对偏低。也就是说,新疆并没有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产业的竞争力,自然资源加工程度低,附加价值低,对新疆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第三产业则落后于全国水平,新疆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我国内地连通西亚、中亚、南亚甚至欧洲、北非的重要通道,亚欧大陆桥横贯新疆,具备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条件。根据新疆各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本文提出影响新疆各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绿洲经济的局限性制约新疆产业发展
  
  新疆在西部有一定的典型性,它地域广袤,大片土地被沙漠、戈壁、高山覆盖,在其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绿洲。绿洲经济具有明显的三大特征:分散性、封闭性和独特性。
  绿洲赖以存在的生态条件和区域基础使新疆区域经济活动规律明显不同于东部,干旱缺水和生态脆弱使绿洲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生态限制,经济活动的非连续性又使绿洲经济结构和功能存在重大缺陷。在新疆这个封闭的经济圈内,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一般都是在绿洲内部进行。这种封闭的绿洲经济使新疆产业难以形成其规模经济效应,且空间运距长,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产业竞争力难以提高。因此,要提高新疆产业竞争力水平,就必须以改革开放作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思想,加速绿洲的资源优势向产业竞争力优势转变进而向经济优势转化。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产生市场绩效。这一框架可表示为回归形式:
  πi=f(CRi,BEi…)
  i表示产业,πi表示企业或产业的可盈利程度,CRi代表生产的集中度,BEi表示进入壁垒。
  市场的集中和企业利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韦斯通过对市场集中与企业利润关系的调查得出结论:在市场的集中度与企业的价格与成本关系中存在着正比关系。登姆塞斯认为,当集中度超过50%以后,行业利润率与集中率的正相关关系就可能出现。
  
  二、产业竞争环境的影响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图1):一国或地区在某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该国或地区是否能够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本地公司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不同地区间某一产业的竞争,应是地区间的商业环境方面的竞争,决定这种商业环境优劣的主要因素有:(1)要素禀赋;(2)域内需求;(3)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即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需要各种零配件产业的发展,需要上游及下游产业的相互合作和调整。新疆产业布局的分散性导致相关及辅助产业的联合很弱,也就很难形成新疆区域或产业的聚集效应;(4)政府的因素:是指政府通过对前面提出的几类因素的影响而起作用。由于市场固有的缺陷,新兴产业的成长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重组、产业布局等都需要有市场以外的组织的强力推动,这一组织就是政府,政府的产业政策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新疆政府部门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反应比较迟钝,对新疆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引导和适应性产业政策的实施能力明显不足。明显地,有关“钻石”模型环境因素分析的后两个因素是新疆产业竞争力提高的“短板”,也是新疆产业竞争力长期无法形成的关键因素。
  
  三、规模不经济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瑞典经济学家林德尔于1962年提出由于需求偏好的区际差异引致互利的贸易。强调了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规模经济,即企业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因参与国际贸易导致市场扩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进而使企业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新疆绿洲经济生产的规模不经济性和分散性,使新疆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无法取得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利益。新疆初级产品生产成本、运输成本、收购成本等都很高,产品深加工的规模经济性也同样很低,深加工能力不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形成,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无法实现。
  
  四、地域文化与制度变迁的影响
  
  新疆拥有我国最广阔的地域空间和悠久的民族文化,但是地处偏远的大西北,远离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与外界往来的空间距离远,各种交流、出行、交易成本高,先进的文化、观念、信息、知识、技术难以迅速波及和驻扎。与新疆相临的周边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相对于新疆的经济和文化还有所不及,使新疆孤独地矗立于中亚,远离海洋文明与西方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孤岛文化”。“孤岛”使新疆与祖国中心区域产生了隔膜,新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又被广袤的沙漠干旱地区与绿洲瓜分割据,绿洲内部同样缺乏沟通、联结和融合。
  
  五、企业家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灵魂”,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企业家是把实现新的生产方法组合作为自己职能的人。“企业家之所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企业家具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品质,即‘创新精神’,亦叫做‘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他自始至终是实施创新的人。正是在他们的支配作用下,不仅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而且通过其影响产生了一批追随者和模仿者,从而带动区域经济从低水平的均衡陷阱中摆脱出来,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走向现代的工业经济”。
  新疆“孤岛文化”是在长久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与现代工业文明格格不入。僵化的氛围造成了新疆企业及企业家阶层的封闭性,严重制约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激发,继而影响了经营理念和经济效率。缺乏竞争与忧患意识、温饱即安、不思进取必然漠视创业与开拓。在很多地州,很多需要脱贫的农民群体越是贫困越安于贫困。没有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供给,就没有企业发展的微观基础,没有企业的发展,就谈不上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地区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者深刻发掘导致产业水平不高的原因。新疆产业竞争力水平低下的逻辑关系是: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环境;环境因素是形成区域文化的根源,区域文化制约制度的变革和当地人价值观及思想意识状态;最终导致不利于作为产业发展“灵魂”的企业家的诞生。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D.诺斯.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金相郁.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第三种解释[J].经济学动态,20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8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