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雅磊

  提要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又有微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政府政策、金融体制和市场结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较引发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泰国的泡沫经济和2000年美国的新经济泡沫,揭示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泡沫经济;新经济泡沫
  中图分类号:F11文献标识码:A
  
  自1636年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据可查的泡沫经济──荷兰郁金香泡沫开始,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的泡沫经济,较早的有1719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1720年英国的南海泡沫。进入20世纪后也有很多,如美国八十年代的货币危机及2000年的新经济泡沫;日本七十年代的“迷你泡沫”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大泡沫”,等等。特别是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后,泡沫经济爆发的频率和范围都大大增加了,尤其是2007年开始爆发的由美国次贷风波引致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的低迷。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既有政府政策的影响,又有金融体制和市场结构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历史上曾经爆发的泡沫经济出发,通过比较引发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泰国的泡沫经济和2000年美国的新经济泡沫来揭示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
  
  一、泰国泡沫经济成因分析
  
  (一)泰国泡沫经济形成概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泰国经济一直维持4%~6%之间的低速增长,1980年泰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只不过七百多美元,进入1987年后,经济开始起飞,1988年泰国的经济增长率竟高达13.3%,令世界瞩目。到了1996年,其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因此泰国被许多人誉为亚洲奇迹的第五只老虎。
  泰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4~1991年。这个阶段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泰国政府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把房地产业作为优先投资的领域,给予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同时给予住房按揭以税收抵免的优惠。与此同时,银行把按揭利率由16.5%降低到了10.5%,住房需求被明显的增加。这一轮的房地产市场繁荣,由于国内的军事政变和海湾战争的爆发,使得泰国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短暂的调整。
  第二阶段为1992~1996年。随着海湾战争的结束,泰国国内政局也逐渐稳定。新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使土地价格飞涨的政策。如泰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上市的房地产公司提出“必须保持充足的土地”等,这些政策大大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大量的开发商和境内外投机者涌入了泰国房地产市场。外国银行1991~1995年期间通过大量低息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如1989年泰国发放的住房贷款总额为1,459亿泰铢,到1996年超过了7,900亿泰铢,7年内增加了5倍多。
  第三阶段为1997~1998年。这时,泰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经积累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而泰国的上上下下却十分乐观,面对国内经济不断的衰退,在理应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时,却并未引起重视。在1997年初,当泰国糟糕的经济数据被披露之后,最终坚定了国际对冲基金攻击泰铢的决心,成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导火线。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被迫放弃对汇率的维护,东南亚金融风暴爆发。泰国的房地产泡沫最终破灭。
  泰国的泡沫经济及其后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泰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第一,抑制了实业的发展。房地产和股市的疯狂抬高了银行的利率,使得产业部门的资金成本过高,很难生存和发展。所以,即使泰国的资金过剩,但却很少有人愿意投资于实业;第二,丧失劳动力的比较成本优势。泰国的平均工资在10年内增加了十倍多,使得泰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失去了比较优势,许多制鞋、成衣业工厂纷纷倒闭;第三,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误导经济发展战略,制约货币政策的运用。泡沫经济的发展使很多泰国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都认为泰国已经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应当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于是,重点投资重化工和高科技产业。但由于泰国教育和科技水平的局限,使得这些产业的效益都不好,泰国面临着传统产业竞争力衰退,高新科技产业又跟不上去的巨大困难;第四,债台高筑。泡沫经济刺激了国内的投机活动。泰国举国上下举债成风,抬高了利率。许多企业为减少融资成本只能借外债;第五,金融体系崩溃。由于房地产和股票的过度投机,导致了金融系统大量的呆账,又限制了金融体制的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最终脆弱的金融系统没有办法抵御外来投机集团的袭击,泰铢大幅贬值,泰国的金融体系几近崩溃。
  (二)泰国泡沫经济成因研究
  1、宏观经济的增长。1987年以后,泰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突然加快,出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率,进入九十年代后,均一直维持在8%左右的增长速度。经济的过快增长,存在着一些隐忧:第一,泰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过多的依赖于出口。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年泰国的贸易及服务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为24%,而1995年达到了42%。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需求并没有被拉动,导致过剩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和股市,容易形成泡沫;第二,经常项目下贸易赤字严重。在危机爆发的前几年,泰国的经常项目下赤字占GDP的比重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比较高的,虽然FDI抵消了其产生的缺口,但实际上使得潜伏的问题积累得更加严重。为了弥补赤字,泰国政府开始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理,大量资金非常容易地进入泰国;第三,外资大量涌入。泰国在金融自由化的旗号下,吸引了大量外资,抬高了利率,导致大量企业和商业银行都大量对外举债,并且通过外汇市场结汇得到很高的资金流动性。如1992年注入泰国的民间资本为2,372亿泰铢,到1995年上升为5,176亿泰铢,增加了两倍多。
  2、金融自由化。泰国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了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把出口导向型工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鼓励制成品的出口。为了缓解国内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短缺的限制,泰国政府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推行金融自由化。例如,在财政上取消证券交易税,减少公司所得税和股息税等,使得泰国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得到长期资金;在金融体系上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力度,推行了多样的货币政策,并且为引进外资放松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外汇管制,允许汇率浮动,加速开放资本项目等。这些改革给泰国迅速带来了繁荣景象。1985~1990年泰国市场资本总额增加了21倍,平均交易量上升了40倍,储蓄率由21%上升为31%。泰国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金融业的自由化过程,并且开始将国内银行业对外开放。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泰国银行业利用离岸金融市场对外融资,更要命的是这些外币贷款并未进行汇率对冲,这就导致了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业的崩溃。
  
  二、美国2000年的“新经济泡沫”成因分析
  
  (一)美国新经济泡沫概述。美国自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高增长”并存的局面,人们称之为“新经济”。在这种背景下,股市不断升温,尤其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从1998年第四季度到2000年第一季度,纳斯达克股指从1600多点上升到5000余点,上涨了256%。美国股市的价格已经超出了其实际价值,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现象。
  从2000年3月后,纳斯达克股指开始下跌,到4月14号的“黑色星期五”,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双双创下了下跌点数的最高记录。4月17日,纳斯达克指数跌至3227点,比同年3月10日的5133点缩水了37%。到2000年底,纳指已跌去50%以上。900家大公司2001年第二季度盈利下降了52%,降幅比第一季度的25%扩大了一倍,创下业绩榜公司盈利降幅的最高记录。股市泡沫破灭后,巨额财富一夜蒸发掉了,2001年全美网络公司倒闭了537家,裁员10.1万人。大量的公司裁员也必然使更多个人破产。1980年时美国有28.7万人破产,可是到2001年,人数增加到了145万,创新纪录。

  (二)美国“新经济泡沫”成因研究
  1、预期。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结构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在经济运行方式上,经济持续增长的时间拉长,从1991年4月到2001年4月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20个月的增长。人们对这种新经济充满了憧憬,并对与信息技术和网络相关公司的盈利前景产生了良好的预期,一些代表新经济的公司股票市值被追捧得大幅度上升。如1999年5月至2000年3月,思科公司的股票市值上升了2,993亿美元,英特尔的股票市值上升了1,925亿美元,诺基亚上升了1,612亿美元,导致人们对这些新经济产业部门的发展前景一片看好。事实上,仅有少数网络上市公司有所赢利,而且相对微薄。从理论上说,这些过于乐观的观念一旦在市场中流行开来,并被多数投资者所接受,就容易由此导致泡沫。
  2、资产定价。一般说来,股票的价格应以其实际价值为基础,价格超过了实际价值的部分即容易形成泡沫。我们用现金流折现公式来理解:
  于出现过度乐观的情绪,导致对相关经济变量的预期脱离了经济现实。同时,由于长期的经济扩张和经济周期消失等说法的盛行,使人们的风险意识下降,对贴现率与风险溢价之和的预期越来越低。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预期理论价格偏高,资产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泡沫不断膨胀。
  3、羊群效应。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决策会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投资者之间会相互模仿。由于当时人们对“新经济”的鼓吹,人们甚至相信传统的经济周期不会再有,由于信息的不对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便像滚雪球一样的累积对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预期,特别是人们相信网络股带来的新经济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可以跳出过去受经济波动周期约束的旧范畴而进入一个可以持续上升而没有通胀威胁的新经济范畴。也就是说,经济运行不会有大的向下调整时期,因此股市持续走高,不会有崩盘情况出现。这种羊群效应的积聚,使得市场上明明已经价格很高的股票却依然有人接手,最终形成资产价格泡沫。
  4、政府政策。从美国经济运行过热开始,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增大,美联储实施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连续六次提高了利率。另外,在2000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急剧减速下,但美联储反应迟缓,降息幅度不够。例如,3月20日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幅度为75个基本点,人们认为这样的降息幅度不足以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因而对未来经济前景信心不足导致股市继续下挫。
  通过对1997年引发亚洲金融风暴的泰国泡沫经济和2000年美国新经济泡沫进行分析,发现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宏观环境如经济的飞速增长等的影响,又受微观方面如人们的预期、羊群效应等的影响,还与一国的国家政策如利率等货币和财政政策密切相关,并且和一国的金融体制和市场结构等方面的因素紧密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治理泡沫的时候要从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对经济进行调节。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91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