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秀梅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的高速增长等方面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再加上高新技术企业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要求。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一)研究开发力度大,产品科技含量高。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公司长期的投资价值和未来生存机会。当今世界,知识更新、传播和运用速度加快,公司需要不断投入大量的研究开发费用以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保持其技术领先优势,获得高附加值的回报。根据国家科技部发布的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高新技术企业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每年总收入的3%以上。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使用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如CAD和CAM等,以期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成本数额小于开发费用,生产出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二)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企业不断研制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促使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传统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呈正态分布,产品推向市场后,有一个引入期,很快进入成长期,经过较长的成熟期和缓慢的衰退期,最后被市场淘汰。而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则呈S曲线状,当高新技术产品进入市场时,有一个短暂的引入期,很快就进入成长期,逐渐进入成熟期,步入衰退期时,由于层出不穷的新产品的冲击,顾客不断转移和减少,现有高新技术产品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市场淘汰,在生命周期图上显示出无衰退期。相比较而言,高新技术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传统产品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技术开发到产品试制,再到产品上市之间的时滞在不断缩短,也导致了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在加快。据估计,技术成果转换为商品的周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7年,现在一般是3~5年,快的2~3年,在信息领域里网络软件开发周期约3个月。
  (三)企业经营风险大,对市场反应灵敏。高新技术多是尖端的技术,它的研究和开发处于世界的前沿,技术突破的难度大,所以失败率高,企业经营风险大。高新技术企业更大的风险来自市场,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竞争激烈,一个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制的产品不久后就会被竞争对手更先进的产品所替代。对传统产品而言,推出一项新技术,旧的技术可能还有价值,而对高新技术产品来说,推出一项新技术,旧技术就没有生存的余地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2007年全国高技术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工业总产值为424,260,199万元,其中新产品的产值为106,712,636万元,占到了总产值的25%。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上需要密切注视市场动向,重视企业的经营战略,使之与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保证企业迅速服务顾客,适应市场变化。
  
  二、传统成本管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适应性
  
  (一)忽略研发费用和售后服务费用,使成本信息扭曲。传统成本管理关心的是生产环节中料、工、费的形成和控制。此类成本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小,而设计、销售环节的研发费用、推销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占的比重较大,传统成本管理的作用空间大为缩减而意义不大。在传统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绝大部分发生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其生产时所耗费的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等。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成本是发生在产品正式投产以前,产品生命周期是企业引入该产品概念开始,到企业放弃与该产品相关的一切业务活动为止的全过程。生产成本只占全部成本费用开支的一部分,更多的成本费用发生于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等阶段。如果单纯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势必与实际情况相脱节,不能反映真实的产品成本信息。同时,若仍按照传统成本计算法分配期间费用,会扭曲产品成本信息,对决策形成误导。
  (二)忽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使成本信息产生误导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快,需要正确计算评价产品成本,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需求强度大,同时其产品生命周期短,使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可操作性增强。按照传统成本会计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难以正确评价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效益,无法为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谋求竞争优势,有时还可能产生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忽略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关系,不利于企业前后向整合。传统成本管理虽然从材料采购着手,但是已经开始晚了,忽略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企业易丧失一些向前整合的机会,如向前整合时,通过向供应商提供合理化建议来降低成本。成本管理结束于销售,使传统成本管理因结束太早而不利于企业获取准确的产品信息,无形中增加了分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不利于企业向后整合。
  (四)忽略与企业战略的联系,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灵敏,制定有效的战略以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企业适应性。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需要具有一定的决策功能,为企业战略服务,不能仅发挥执行命令的作用。传统成本管理却仅注重本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仅发挥执行、控制职能,与企业战略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企业战略的调整,会产生为降低成本而偏离战略的现象。成本管理仅关心本企业的产品成本,未能分析竞争对手成本情况,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行战略成本管理
  
  (一)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指的是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会计期间,计算产品生命周期内所有的成本,包括研究和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制造成本、营销成本、分销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需求强度很大,这是因为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快、生命周期短,而在核算与管理上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不仅在产品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小批试制方面有相当大的投入,而且在产品的售后服务上有较大的投入,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使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正确识别成本管理的重点并对其实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因此,必须将产品生命周期这一概念贯穿于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全流程,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总成本角度进行成本控制,并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成本管理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包括的内容多,其影响因素也多,它既受企业营销策略的影响,又受市场经营周期的影响。在产品的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营销策略不同,定价策略亦随之变化,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快,管理层在确定竞争策略、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获得准确、及时的产品成本信息,力求产品在不同阶段的总收入能弥补整个生命周期成本,使企业获利,此时生命周期成本联系战略、更有效服务决策的价值便体现出来。
  (二)价值链分析。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差异,有助于企业突出竞争优势。企业是通过完成一系列作业,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而产生价值的。企业的供应、生产、储运、营销、服务等主要作业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管理职能这些辅助作业活动共同组成了使企业产生价值的企业内部价值链。高新技术企业有必要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来认识企业特点,构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链,明确每项作业活动对降低成本和实施竞争战略做出的贡献,消除非增值作业,更为全面积极地进行成本管理。这样能够避免传统成本管理仅注重生产环节的局限性和成本管理的呆板性,做到积极费用多用、用好,消极费用少用、杜绝。

  在进行价值链分析时,除了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还需要关注外部价值链和价值链之间的链接关系。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可使企业明了自己在行业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成本情况和市场份额,有助于管理者更客观地评价企业竞争优势和劣势,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通过企业与供应商价值链分析,能帮助企业寻求降低供货成本的途径。企业与顾客价值链的分析,可使企业提高产品性能,更好地实施顾客化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战略性成本动因是指从战略上对企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战略成本管理方式下,成本动因的分析超出了传统成本分析的狭隘范围和少量因素,而代之以更宽广的、与战略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成本动因。战略成本管理所注重的无形成本动因,恰恰是传统成本管理所忽视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管理成本,其对成本的影响更深远、更持久。战略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动因分析主要是针对战略性成本动因。战略性成本动因又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
  结构性成本动因涉及企业规模、企业纵向整合深度、价值链每一环节的技术含量、产品复杂程度、经营同类产品的经验等方面。它们与企业战略定位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其发生与数量取决于企业的战略选择,会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结构性成本动因可以归结为一个怎样才是最优的选择问题,选择意味着配置的优化,在配置优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但投入越大并不能直接导致成本业绩越好,即投入与绩效不具有必然的关联性。成本管理应立足于适当合理的投入配置,而不是一味追求高投入。
  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相关的成本驱动因素。企业要在企业选择的经济结构中成功地经营,执行性成本动因就是企业的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员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生产效率、价值链中上下游的联系等。执行性成本动因分析是在已有所选择的前提下试图进行某种强化,以改善业绩。强化意味着实施制度上的完善,在为完善制度及改善制度运作效率上加大投入力度,这个投入必然能带动成本业绩的提高,也就是说投入与绩效是相关联的。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注重外部环境的外向性、注重竞争优势、成本管理长期、全面的优点,适合高科技术企业特点,克服了传统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有利于企业进行全面的战略管理规划,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字[2008]172号.
  [3]崔也光,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亟待改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02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