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汉中生态农业建设战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牛艳梅

  生态农业一词是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 Albrecht于1970年提出的,它通过农林牧副渔的协调组合和适应本地资源,达到提高农业生产力与转化效益以及形成良性生态循环的目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1984年我国生态学家曲仲湘等三位专家在全国推行生态农业的提案。经过国务院11个部委的研究论证,生态农业最终被确定下来。以此为依据,在农业部颁布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技术规范》中,对我国生态农业做了科学的定义,即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统一,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农业模式。
  
  一、汉中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分析
  
  汉中是陕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存在着诸如水土流失、土层含氧量降低、植被破坏、土地资源不能合理利用等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全市水土流失面积曾达19000多平方公里,目前尚有近半数亟待治理。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和不科学种植,使得土壤所含的各种养分量程下降趋势。植被、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大大降低了防风固沙、蓄水保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全市林地面积只有165万hm2,林草覆盖率仅为60.9%。并且,原始森林仅在高海拔地区稍有残留,现有林地绝大部分是次生林和人工林。疏幼林地比重较大,郁闭度低,防护性能很差。正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昔日是山清水秀,被誉为“小江南”的汉中,如今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据1986年遥感普查资料和近几年的治理情况,分析测定并换算到1998年汉中水土流失面积为1.88万km2(其中汉江流域为0.97万km2),占流域面积的一半之多。汉江源头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之每年向汉江、嘉陵江流失的泥沙高达5700万吨,致使汉江河床平均年淤高约2cm,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
  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贫困问题不断加剧。时至今日,汉中仍有西乡、宁强、略阳、镇巴四县属国家贫困县,佛坪县为省级贫困县,1098个乡镇农民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为解决温饱问题,人们便大量垦荒,甚至在陡坡地上毁林开荒,使植被破坏,生态更加恶化,最终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流、越流越穷”的恶性循环。加之有些地方治理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盗伐、滥伐林木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全市仍有15.88万公顷25度以上陡坡地在耕种。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选择生态农业这条道路。
  
  二、汉中发展生态农业优势分析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江泽民提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这不仅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指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可以说是对我们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社会宣传。因此,我们更要有信心,更要加倍努力地把汉中的生态农业建设搞上去。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与巴山之间,全市辖10县1区,总人口36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5.16%),总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内有汉江横贯其中,从而形成平川、丘陵、山地三大地貌结构,其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为6%、36%和58%。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比较充沛,特别适应于农作物生长,珍稀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
  在贯彻省委“陕北煤油气,关中高科技,陕南林特水”的战略部署中,汉中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平川粮油花卉菜,中山茶桑水果与药材,高山干果生态林带”的战略布局为指导,促使各县区农业特色化格局初步形成。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汉中农业结构调整也见成效,农业经济全面发展。这些都为汉中全面建设生态农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汉中发展生态农业策略性分析
  
  生态农业的建设,不仅要战略优化、系统思考,更要策略配套、模式优选。只有制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战略与策略,只有选择适宜汉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模式,才能促进汉中生态农业良性发展。通过对汉中生态农业建设战略构想的分析,并结合中国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现提出具体措施如下:
  (一)积极扶持,实施生态农业建设倾斜政策。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产业中风险最大的弱质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汉中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各部门、各环节应予以热情的支持和鼓励,以本市的自然资源为依托,积极稳妥地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压粮扩经,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完善各种服务机制、加快科技投入、强化农业技术人员培训,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抓好畜产品、蔬菜、水果、中药材、优质米、花卉等工程建设。各级财政、银行、税务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乡镇企业,农村小城镇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予以大力支持,努力培育“公司+农户”和“订单农业”的新体制。政府还要制定更多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坚决杜绝农村乱收费、乱摊派现象,鼓励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发展。
  (二)依法建设,拓宽生态农业建设筹资渠道。资金短缺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另一困难。现今,很多生态农业建设仍处在建设初期,财政未能独立,只有依赖国家补贴来支持。然而,单靠国家补贴来完成生态农业建设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长期的补贴给国家造成负担。解决方法有两个:节流和开源。
  1、节流方面。首先是要避免“假、大、空”项目,防止资源的浪费。其次是要设计出资源的优化分配方案,把该用到农业的资金确保及时到位,选准投向,让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2、开源方面。有几个可行的方法:一是借着发展乡镇企业,扩大收入渠道,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使农村集体经济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回馈于农业;二是引进其他产业与生态农业互相结合,例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借着旅游的收益让生态农业在一定的生态基础和水平上发展;三是建立较完善的融资系统,让农业建设项目透过银行发行股票、债券或以发展基金的形式筹集资金,通过制定条例和规定,激活资金流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与此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政府拨一部分,集体筹一部分,个人掏一部分,向外借一部分,认真落实资金对口到位问题。
  (三)因地制宜,确定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和布局。根据汉中的地理和气候特点,我认为可以将以下十种技术作为汉中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模式:①在25度以上的山地“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的“立体农业”技术;②在25度以下的坡地实施“坡改梯”农林牧结合的“旱作农业”技术;③在农田实施农、副、渔、菜结合的“观赏农业”技术;④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生物链良性循环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技术;⑤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综合配套技术;⑥发展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生物防治病虫害以及安全饲料添加剂技术;⑦利用中草药发展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生化农业”技术;⑧农村各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和资源化技术;⑨实施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防治对地下水污染的技术;⑩不同类型地区和不同种养方式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从布局上来讲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中盆地”为主的农业主产区。该类型的生态农业建设重点主要是农田生态工程,即以基本农田为对象,通过选择优良品种,实施间种、套种、轮种,池塘混养等系统思考,多层多级利用空间、时间及营养生态位,推广节能、节水、节肥等措施;另一类是丘陵、山区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区。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是根据资源环境等特点调整大农业的结构,应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综合手段,改善和恢复生态功能,维护农业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无公害农畜产品、有机食品。
  (四)分析市场,调整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当前农民丰产而不丰收的情况是普遍的,这是由于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所致。因此,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1、面向市场发展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精准农业。围绕优质粮食、优质油菜、中药材、茶桑菜、干果、鲜果“六个一百万亩”建设,发展壮大绿色主导产业基地,以“特”取胜,向特色要效益。2、积极推广适合当地特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充分发挥汉中地区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扩大药材、花卉、林果种植,加强技术开发,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增长点。例如城固县,在“九五”期间,该县以独特的生态优势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发展柑橘生产基地。洋县近年来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的发展梨、板栗、核桃、苹果、桃等林果产业,既极大地发挥了当地的生态优势,又使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五)拓宽思路,积极稳妥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项目,它是当今旅游需求的必然产物,是农业产业的一种延伸。汉中的旅游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自然景观特色鲜明、动植物资源得天独厚、人文景观内涵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由此可见,围绕山水做文章,发挥自然生态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不失为汉中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个创新,也是汉中旅游业发展的明智选择。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首先,生态农业开发地址所需的地价相对便宜,生态农业旅游可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森林公园、花会基地加以美化修饰,免去复杂的工程建设,及对原始自然状态的破坏。其次,发展的效益是多层次的,一是作为农业的一项特殊收入;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旅游收入;三是生态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必然要加强旅游区的资源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从而又促使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生态农业旅游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31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