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新生研讨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学一

  摘 要:新生研讨课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近几年,新生研讨课在我国部分高校得到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教学效果比较明显。结合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就新生研讨课教学方面谈自己几点浅显的思考。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25-02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的话,我会选择另外的大学生活方式”;“回首四年大学生活,我浪费了太多时光,我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大学四年我忙、茫、盲……”这些是大四学生毕业时留下的感慨,听了着实让人心酸。然而,上大学后感到迷茫不是个别现象,在大学新生当中比较普遍。这个问题从客观上说,与学生角色的转换不无关系,即:一是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适应性转换,二是从接受知识到认知和创造知识的学术性转换,学生们都很不适应,他们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长达十余年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他们适应了“一言堂”、“灌注式”、“填鸭式”、“留声机式”的教学方式,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老师讲授的知识,教科书上的内容是不予置疑的,学生们只会洗耳恭听。
  高等教育主要是引导和培养学生们掌握较强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及创新精神的人。因此,高等教育就不能延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应该建立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不转变是不可能改变思维模式、更不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优质人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忧虑和批评发人深省,他无不遗憾地说:“我们的大学应该怎么办?为何中国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创新力不足?”钱老的忧虑恰恰就是大学生们感到迷茫,高等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大学仍然延续应试教育模式和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培养出优秀学生的。钱老又说:“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创造培养优秀学生的教育环境,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研究。要注重培养他们探索研究、合作交流和敢于创新的习惯与能力,改善思维模式和提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扭转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才会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
  新生研讨课正是从这一目标出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小班讨论课的形式通过教授的引导,以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学生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1] 。下面,结合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对新生研讨课教学方面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研讨就是研究后讨论,新生研讨课不能变成“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师的知识传授课,更不能将现成的基础知识拿到课上去满堂灌,搞“填鸭式”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以及改变思维方式,而不应以学生记住多少知识为目的,所以,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转换角色,不要急着多讲,要多听多问,要敢把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带到班上去交给学生,要利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学生一起解决。研讨课做到让学生去自由研讨,确保课堂气氛轻松、融洽而又不失激烈的讨论,真正让学生领略到新生研讨课的魅力,那这门课就真正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了,自然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之以欲。研讨课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欲,让学生提高学习的欲望,最终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要做最优秀的学习者,通过适当的点拨、追问、引导,把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连贯起来;教学中,以小组体验、研究、讨论、分享等方式开展学习,插入游戏、辩论、案例、故事、数据分析等环节,最后,对学生的讨论、发言进行点评和提升,启发学生在体验基础上进行自我反思和经验总结。当然,研讨中要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敢问、敢想、敢质疑,对学生提出的观点和见解要多鼓励、多表扬,充分肯定并欣赏学生,逐步形成一个研讨的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研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欲望。
  三是精心做好课堂设计。上好新生研讨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面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智慧与激情的挑战,所以,要用心设计课堂教学。课堂设计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交流和成果展现的时间以及反馈练习时间,具体做到3个方面:(1)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行动纲领,是教师基于现实分析后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概括性要求,也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总体要求,目标设计科学合理是成功教学的根基。(2)导入的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3)活动的设计。合理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认知的内在动力,点燃学生的灵感,进而提高学生投入和参与课堂教学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设计是帮助打造了精彩课堂的保障。但同时,也要根据学生们的发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调整课堂的组织形式。
  四是做好课前准备及课堂跟踪和总结工作。课前学生要带着对课程的兴趣,提前阅读相关资料,带着个人对课题的理解,参与课堂讨论,这样课堂讨论的效果更具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在每节课前用十多分钟的时间对上一节课进行回顾,对本节课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便让学生对上节课加深印象,同时又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中要求学生做一个细心的听课者,把握与大家的交流机会,了解其他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问题的了解,进一步拓宽思维。同时,要选一名学生助教,详细记录上课时学生的提问及发言,课后将整理材料传至群邮箱,以便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进一步进行消化吸收。对于各种热点和有争议难以形成定论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系统观点后做成PPT课件进行课堂展示。每节课结束前,要告知学生下节课的研讨内容,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做好基础知识的准备和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课后要及时总结,传统课堂的讲义几年都不用换,而对于新生研讨课,教师每堂课后都要进行及时总结与完善,每节课的讲义都要根据课堂的情况重新审视和完善。课程结束后要给同学们推荐几本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以便让有兴趣的同学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五是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新生研讨课不进行传统教学中的期末考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研讨中的参与情况,采取教师评定与学生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比如,在新生研讨课结束前,开展的辩论赛和最终的公开答辩,提交一篇字数不限的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这些都作为评定总成绩的依据。平时表现(如出勤情况等)可作为考核的参考。总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记入学生成绩单。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是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使教育和教学组织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方式从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向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研讨型、启发式教学方式转变。新生研讨课作为一种新颖并且相对轻松的教学模式,无论是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考核方法,都与传统的教学有很大区别,非常受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的欢迎,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认知度,加强了学术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思维、锻炼能力。
  在我国,新生研讨课还是新生事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新生研讨课在受到广大新生钟爱的同时,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新生研讨课要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尚需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进行艰苦的摸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蔡颖蔚,等.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9).
  [2] 浅谈新生研讨课[EB/OL].http://huxi.cqu.edu.cn/n/4875,2010-12-02.
  [3] 新生研讨课《国际商科学习方法谈》的教学经验谈[EB/OL].http://jxfs.swufe.edu.cn/xsyt/jxxd/jxxd-6.htm,2011-09-30.
  [4] 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实践[EB/OL].http://gjs.wh.sdu.edu.cn/show.jspaId=600&classID=050320091218212887,2012-05-16.
  [责任编辑 李 可]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90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