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对初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核心素养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落实核心素养,具体如何入手呢?笔者觉得可以从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入手。以核心素养为本,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数学素养的多种情境。
  【关键词】核心素养  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  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31-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程实现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变。这一变化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是数学课程从“学科本位”到“素养本位”的飞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在《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及养成途径》中指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起主要作用的数学素养。”
  史宁中教授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关心学生的思维过程,抓住数学的本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有价值的讨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思维的经验,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1]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
  因此,初中数学课程要积极创设情境,提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问题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2]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创设初中数学问题情境是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以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教师设疑。孔子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所设问题要切合教学目标。如笔者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创设前NBA中国球员姚明、易建联的情境来设疑。创设这一情景的前提是学生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在学生对这知识点有了认识之后,笔者创设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
  2.学生设疑。新课标强调:“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这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自主设疑,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如笔者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让学生根据本班的男女生,设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再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这一条件,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自己在提出問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成为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
  (二)以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新课标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数学课堂要充分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合作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笔者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创设情景,学生合作探究概括“二元一次方程”的性质。如下题:“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参与、探究、动脑中获得新的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爱上数学。如笔者在教学“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让学生从身边、学校、家庭、社会中寻找这些立体图形,如文具盒、笔筒、金字塔、足球、魔方、杯子等,再用线勾勒出这些图形来。
  创设生活情境,不仅可以学数学,还可以育人。如下题: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kg苹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由此题挖掘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关怀的育人价值。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要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多种情境并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祖希.访史宁中教授:谈数学基本思想、数学核心素养等问题[J].数学通报, 2017(5):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