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候雪峥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约占全国的60%、40%和60%。但是,尽管如此,中小企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仍困难重重,其中融资难的问题则一直是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
  
  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待业职工越来越多,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经济政策方面的主要问题。与大企业相比,多数中小企业都使用更加劳动密集的技术,所以发展中小企业有助于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实际上,虽然中小企业的作用远不止于此,但正是中小企业的这一特性,才使得中小企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第二,发展中小企业是实现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与二战之前不同,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主要是在中小企业中、至少是在大量中小企业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在本世纪中期以前,发达国家的经济中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一直有下降的趋势;在本世纪中期尤其六、七十年代之后,中小企业又开始大量发展。这表明中小企业是适应这一科技进步新趋势的。
  第三,发展中小企业是防止垄断,保持经济效率的必要措施。只有允许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数量中众多的市场竞争者,才能真正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第四,发展中小企业有助于防止收入两极分化、维护社会公平。中小企业的这一作用是与它促进就业的功能分不开的。在中小企业中,业主的收入不会与雇员产生太大差距。同时,如果中小企业部门相对发达,经济的失业率就比较低。这样,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社会成员的收入大体上会比较平均地增长。
  第五,发展中小企业也是提高大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现代生产是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分工合作的体系中完成的。大企业通常把其产品组件中比较标准、劳动较为密集、技术含量比较低的零部件分包给许多中小企业,以减少自身的投资规模和管理难度、增加经营的灵活性。因此,如果一国的中小企业不发达,大企业的竞争力也必然要大打折扣。
  第六,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由于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符合我国的资源比较优势,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具有较强的赢利能力,能够创造较多的社会财富。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面临的困境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提高的最佳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存在许多因素造成中小企业经营上的困难,阻碍着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便是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
  从来源上看,企业既可以靠自身积累来筹集所需资金,又可以向企业外部寻求资金帮助。一般来说,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企业仅仅靠内部积累是难以满足全部资金需求的。当内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时,企业就必须选择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两种方式。直接融资方式要求存在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公证机制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减少因为透明度低和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就要求资金使用者是规模较大的企业。这是因为,只有大企业才支付得起为达到较高的透明度所需的信息披露、社会公证等费用。
  而在直接融资中,中小企业必须支付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这种高成本只有那些高收益(同时往往也是高风险)的中小企业才能支付。一般来说,这种高风险、高收益企业是高科技企业。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已经决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已经比较成熟的劳动密集行业。这样,融资的高成本必然将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驱逐出直接融资市场。更何况即使是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想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必须拥有一定的业绩和规模。实际上,多数小企业是达不到直接融资所要求的规模的。
  与直接融资不同,间接融资是通过金融媒介(主要是银行业)进行的融资。由于金融媒介成为完成上述任务的专业化组织,它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任务,所以这种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信息透明度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活动透明度比较差,间接融资就成为他们的主要外部融资选择。即便如此,由于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上的差别以及单位贷款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金融媒介也会在经营中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区别对待。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样,如果一个经济中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比较集中,并以大银行体系为主,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特别困难。而我国的情况恰恰就是如此。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首先要包括独立于政府的中小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只有如此才能促进竞争,使中小金融机构有动力去接近中小企业,并最终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其次,这一金融体系中可以包括一些中小企业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第三,国家可以建立一些专门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但决不能取代其它金融机构的作用。国家的主要作用应该是建立和维持―个稳定的竞争环境,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有动力维护自己的商业信誉。
  第二,发展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从英国的经验来看,根据证券监管水平的提高逐步为二板市场的设立创造条件是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必然趋势,但在目前主板市场还很不规范、监管水平有待提高的条件下,发展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需要对满足中小企业权益资本融资的市场形式进行重新选择。就目前的条件来看,建立和发展以实质性产权交易为核心内容的地方性场外交易市场应成为当前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可以考虑在经济运行相对规范、资金需求比较突出的有条件地区,积极建立和发展多个以实质性产权交易为主要内容、以中小企业发展募集权益资本、为并购和战略投资提供交易场所为主要功能的场外交易市场。
  第三,推动设备租赁业规范发展。由于小企业本身的特点,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更多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而固定资产的资金往往是求贷无门。相比之下,设备租赁具有按揭的特点,可以在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条件下,满足其资产融资的需要。但在我国,租赁尤其是设备租赁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促进作用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业务量也很不理想。在目前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有必要将发展设备租赁作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促进设备租赁以及担保的有关办法,积极推动和鼓励租赁业的发展,以充分挖掘设备租赁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巨大潜力。
  第四,逐步完善政府支持体系。据了解,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我国政府也采取了―些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措施,如国家财政设立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抵免40%的企业所得税,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担保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等,但我们的信息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手段还不完善。笔者认为,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政府支持体系。首先,结合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尽快建立起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发布系统。目前,我国信用体系还不完善,投资以及融资面临着巨大的信息和交易成本。在这种条件下,尽快建立起沟通投资方与需求方的信息网络系统对于中小企业投融资以及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现有的支持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多样化政府支持手段,并进一步细化支持目标和支持领域。从地区来看,为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应强化政府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从行业来看,应继续完善对于新兴行业,如高科技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融资支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应尽快完善具体针对中小企业的出口融资支持体系,综合运用信贷、保险等多种手段促进中小企业扩大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5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