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财务负债风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凌霞

  [摘要]高校为解决快速发展与有限财力的矛盾,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筹资办学。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全额引资建设工程项目等形式的负债,成为国内高校扩建校舍、增添设施、征地建设新校区的自筹资金来源。以上负债形成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教育资金紧张的矛盾,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负债办学是一种风险行为,若使用不当,债务超过学校的自身偿债能力,就会危及到学校的经常性开支与可持续发展,使学校陷入财务困境。为了更好地防范财务负债风险,高校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充分认识到负债的风险,树立正确的负债观,把握机会,利用有限负债资金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 负债风险 初探
  
  所谓高校财务负债风险,是指高校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借入资金,有可能因债务负担过重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引发财务危机,直接影响学校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正常运转,最终危及到学校的教学经常性开支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加快发展与有限财力的矛盾,成了各种问题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制约性问题之一。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形式、多渠道筹资办学。因此,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和全额引资建设工程项目等形式的负债,成为国内高校扩建校舍、增添设施、征地建设新校区的自筹资金来源。以上负债形成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教育资金紧张的矛盾,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比较显著的,加快了高校的建设步伐,扩充了教学资源,改善了教学条件,优化了校园环境。
  
  一、高校负债的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1、国内外商业银行贷款
  对高校而言,使用银行贷款资金是一种负债。高校贷款作为筹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资金的新渠道,与传统的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收入在性质上有着本质区别: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资金是学校自有资金,无需偿还,不存在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而高校贷款是高校借人资金,是一种负债,必须按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本金、支付利息。高校过去长期使用财政拨款,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对贷款资金的有偿使用性质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因此,高校必须根据贷款资金的负债性质,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管理,合理使用商业贷款,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很多高校已经使用了国内外的商业银行贷款来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由于对信贷风险的认识不够,许多高校贷款金额太大导致了不能按时偿还本息,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财务开支,因此,为了偿还银行到期的贷款,有些高校经常使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即借这家银行的钱还另外一家到期银行的钱,恶性循环,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2、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具有融资性质和所有权转移特点的设备租赁业,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所要求的规格、型号、性能等条件购入设备租赁给承租人,合同期内所有权归出租人,承租人只拥有使用权,合同期届满,承租人付清租金后,有权按残值购如设备,出租人丧失所有权,承租人拥有所有权。从实质上讲,融资租赁相当于分期付款购买。在融资租赁交易中,承租人对租赁物几乎都要留购。在留购之前,租赁物的所有权暂时是出租人的。通过留购,出租人才能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转给承租人。
  融资租赁一般为仪器设备的融资租赁,当前许多高校由于资金短缺,很多规模较大的仪器设备采用了融资租赁方式,由投资方投资购买,出租给高校,高校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逐年支付货款及利息给租赁方,融资租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无钱购买教学仪器设备的困境,但经过调查,大多数情况下融资租赁的投资方就是仪器设备的商家,他们所提供的商品价格一般比市场价格要高,显然投资方的目的就是要高价出让商品给高校,以赚取高额利润回报,这样就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增加了成本开支,从而增加了学校的成本负担。
  
  3、全额引资建设工程项目
  当前,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很多高校大搞工程项目全额引资建设,以缓解建设资金短缺的困难,引资建设在改善高校学生住房、食堂建设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全额投资的回报率比较高,回报方式一般采取固定金额逐年偿还法或是在项目完工后让投资方进行经营管理收取回报,经营时间较长,回报率较高,且回报收益无计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估算,增加了学校负债风险。
  
  二、高校负债风险的防范对策
  
  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负债办学是一种风险行为,若使用不当,债务超过学校的自身偿债能力,就会危及到学校的经常性开支与可持续发展,使学校陷入财务困境。因此,高校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如何防范银行贷款等负债风险问题,贷款资金的管理使用必须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合理调度和有效运作资金,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各种资源,降低负债成本,提高使用效益;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决策程序和行之有效的负债管理机制,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1、转变思想理念,强化贷款风险意识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高校在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既要敢于开拓进取,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等负债方式,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又要从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出发,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坚决摒弃盲目跟从的意识,防止脱离实际大搞建设形成债务风险,尤其要避免搞短期行为和功能重复的建设。教育主管部门在考核评估高校教学工作水平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高校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和国家财政拨款情况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评估。在国家财政拨款和高校本身自筹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能片面强调高校的硬件建设,迫使许多高校为了达到教学考核评估指标要求,不管是否切合实际,都争先向银行贷款搞建设,形成新的浪费。
  (2)树立信用观念,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作为借贷的主体,必须承担还款责任,而高校的校(院)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偿还贷款负有法律责任,在决定贷款时,一定要对国家、对学校负责,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决策程序。同时,由于高校资产不能抵押,其他高校也不能相互提供担保,学校只能凭其在社会上的声誉获取银行的信任,取得信用贷款。既然学校是靠良好的信誉取得银行贷款的,就必须珍惜和维护自身的信誉,牢固树立信用观念,严格履行贷款合同,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树立重合同、守信誉的良好形象。由于高校实行校长任期制,容易造成学校领导的短期行为,有的只顾眼前政绩而忽视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些人在思想上存在着模糊认识,缺乏信用观念,认为学校是国家的,

欠银行的钱也是国家的,就可以不还;甚至认为国家不可能让大学关门,对学校欠债不可能坐视不管,可能会用财政资金来弥补;只要学校发展了,留给国家一个负债累累的社会主义大学电不怕。这种行为会严重损害学校的声誉,失去银行对学校的信任,很难再获得银行新的信用贷款。高校必须从国企走过的道路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到期的银行贷款,实现良性发展。
  
  2、强化管理,提高贷款使用效益
  贷款的有偿性决定了贷款资金的管理使用必须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建立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决策程序和行之有效的贷款管理机制。
  (1)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科学决策程序,并严格按程序办事,是防范贷款风险的根本举措
  在贷款之前,学校就要制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高校的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贷款额度。贷款项目和规模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经学校最高决策机构集体研究决定,不能搞随意性。贷款额度不得超出预期偿还能力,并制订周密可行的还贷计划和措施。贷到款后,要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投资方向,确保贷款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
  (2)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
  学校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贷款资金管理制度,成立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项目论证、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对造成贷款资金损失或浪费的部门或个人要从严查处;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
  (3)完善贷款资金的内部核算和控制体系
  按照贷款项目分类核算,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与贷款项目及相关预算一致,并且所有支出都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操作,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严防暗箱操作和随意浪费。
  (4)提高贷款使用效益
  贷款资金的管理使用必须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合理调度资金,有效运作资金,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各种资源,降低贷款成本,努力在提高使用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
  贷款项目要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确保贷款能够发挥最大效用。在贷款之前,学校要制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下,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高校的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适度的贷款额度。贷款项目和规模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不能搞随意性。此外,还要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经民主决策、集体研究决定。贷款前还要制定周密可行的还款计划和措施,学校要成立专门的信贷资金管理机构,统一管理银行贷款资金,严格控制贷款资金的投向,确保贷款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防止将贷款用于对外投资、对校办产业投资、捐赠以及支付罚没款项等,也不能把贷款资金用于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赤字,更不能把贷款资金用于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严禁用贷款资金进行再融资活动。高校的财务部门要设专职会计人员,对贷款资金建立台帐,按照贷款银行逐笔登记贷款日期、金额、利率、到期日等项目,并向有关部门提供信贷资金报表。
  
  3、加强贷款规模的控制
  学校通过贷款可以获得建设资金,但其承受债务负担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贷款规模过大,就会影响学校正常运转,加大学校的财务风险。因此,学校必须适度控制贷款规模,做到长、短期贷款相结合,使偿还贷款的时间均衡分布,降低负债给学校造成的财务风险。
  (1)以高校的实际承受能力来控制贷款规模
  贷款是要耗费资金成本的,高校财力所能承受的资金成本是确定贷款规模的重要依据。由于高校每年都必须支付贷款利息,所以预算中能支付利息的资金额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决定了高校贷款规模的最大极限。如果高校连支付利息都困难的话,显然就是贷款规模过大,债务负担过重。
  (2)以高校筹资能力来制约贷款规模
  贷款要偿还本金,高校要从偿还本金的角度考虑贷款规模。高校贷款规模受到筹资能力的制约,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中的学费收入,还款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高校应对筹资能力进行科学估算,合理确定贷款规模。
  (3)以高校可用于还贷的资产来衡量贷款规模
  高校能直接用于还贷的流动资产只有现金和银行存款,偿还贷款要有资金保证,如果高校偿还贷款的资金不足,则表明贷款规模过大。
  (4)建立贷款风险评价机制
  高校利用信贷资金关键要适度,而“适度”要建立在合理测算贷款规模的基础之上,这是控制高校的举债规模和风险防范的关键所在。各校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本校实情的适用方法来测算自身的适度贷款规模和还款能力,分析出学校贷款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情况,有效地控制贷款风险,使学校的财务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之中。
  
  4、高校要增强资金积累,提高还贷能力
  学校要特别重视建立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资金积累制度,把追求净资产最大化作为理财的核心目标,既要保证学校持续发展,又要保证学校的偿债能力,避免财务风险。首先,要提高资金积累的速度。许多高校历来对资金积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积累速度严重滞后于办学规模的增长速度。资金积累少,难以适应扩大办学规模的需要,遇到突发事件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准备,只能完全依靠贷款来解决问题。所以重视和提高资金积累的速度是学校理财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次,要提高净资产的比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理财过程中忽视了对净资产的积累数量与标准的选择,理财目标不明确,维持学校运转的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学生缴费,到年末收支相抵,所剩无几,净资产总量增值缓陧。因此,学校应严格经费预算管理,突出预算管理的地位,加强管理力度,保持学校一个良好的资金结构和财政实力。
  总之,高校快速发展的机遇面前,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既要敢于开拓进取,积极利用银行贷款等负债形式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又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坚持量力而行,充分认识到负债的风险,树立正确的负债观,把握机会,利用有限负债资金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