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俱乐部产品视角的行业协会生成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伟杰

  【摘要】一个组织存在前提在于提供产品,因而有必要从产品供给视角探讨行业协会的生成机制。本文从俱乐部产品的视角,分别构建政府和企业的效用函数,从效用函数最大化中得出相关结论,认为在俱乐部产品供给问题上存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行业协会是解决这一双重失灵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行业协会俱乐部产品双重失灵
  
  一、问题引出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早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就产生了行业协会。而我国的行业协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较快,各类行业协会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地发展。行业协会越来越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国内外学术界真正对行业协会进行研究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
  纵观国内外对行业协会产生原因的研究,大都是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基于降低交易成本,协调行业内企业的角度对行业协会产生和存在的原因进行研究。本文试图站在社会产品供给的角度,在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品,俱乐部产品和私人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只有政府和企业的模型,通过对俱乐部产品供给问题的分析论证行业协会产生的必然性。
  二、俱乐部产品与行业协会功能属性
  1、俱乐部产品。俱乐部产品是詹姆斯・布坎南(J・Buchanan)在保罗・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等人对公共品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1965年,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指出,萨缪尔森定义的公共产品是“纯公共产品”,现实社会中,大量存在的是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商品”。所谓俱乐部产品就是这样一类产品,一些人能消费,而另外一些人被排除在外,俱乐部是对其成员提供分享集体品的一种组织,这种组织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为了有效率地消费,实际上是针对特定物品组成一小群一小群的消费者群体去消费的,组成群体的原因是成员之间在消费某种产品时存在需求的同质性。一般而言,我们根据排他性和竞争性来分析产品的属性,同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是私人品,而公共品则是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俱乐部产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对俱乐部内部的成员具有非排他性,而对俱乐部之外的消费者具有排他性的产品,俱乐部产品的排他性是不充分的排他性。
  2、行业协会的功能属性。一般而言,行业协会具有信息提供和协调行动的两大功能。具体来讲,比如一般性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行业信誉的维护;行业统计调查,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制裁;行业信息收集,人才,行业性展销会或招商引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在提供这些服务时,行业协会不会对任何一个企业设置排他性的措施,任何一个企业对该服务的使用或消费,都不会影响到其他企业对该物品的使用或消费效应。因此,行业内无论会员或非会员都可以共享该服务,而对于本行业以外的其他企业,这些产品与服务具有天然的排他性,显然,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俱乐部产品的特性。
  俱乐部产品对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认为,在俱乐部产品供给的问题上存在着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行业协会正是在双重失灵的情形下产生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行业协会是处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是一个社会产品供给者,具有社会价值。
  三、行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模型与结论
  为简化分析,构建一个包括政府、n家企业和无数消费者构成的社会,其中n家企业属于同一行业。其中,政府提供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企业提供俱乐部产品和私人品。公共品是指企业和消费者都可以消费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国防、法律、环保等,而俱乐部产品是指针对企业的有关行业的信息,私人品是指企业提供的供消费者消费的产品。
  我们用g代表政府,ei代表第i家企业(i=1,2,……,n),G表示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数量,J表示俱乐部产品,Jg表示政府提供的俱乐部产品的数量,Jei表示第i家企业提供的俱乐部产品的数量,Si表示第i家企业提供的私人品。另假定PG =PJ=PS=1,即三种产品的价格都等于1,Mg表示政府拥有的全部资金,Mei表示第i家企业拥有的资金,U表示效用函数。
  政府的效用取决于社会上总产品的数量,社会产品总量越多表示社会经济越繁荣,政府的效用也就越大。单个企业的效用取决于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的数量,及自身供给的私人品的,公共品和俱乐部产品越多,企业自身发展环境越有利,所得效用也就越多,而其供给私人品则决定了其效益,供给越多效用越大。这样,政府的效用另外,本模型还有一个重要假定:对政府来说,?兹>?茁>?酌>0,即对于同数量的三种产品,政府的偏好顺序为公共品>俱乐部产品>私人品;而对企业来说,?资>?棕>?琢>0,即对于相同数量的三种产品,企业的偏好顺序为私人品>俱乐部产品>公共品。因为公共品、俱乐部产品以及私人品所具有的外部性是依次递减的,政府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提供产品,而单家企业则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来提供产品。
  由以上结果,可以得以下几个命题。
  命题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有足够的激励提供对自己效用最大且只有自己提供的产品。
  根据PG =PJ=PS=1的假定,由(1)和(3)可看出,无论是政府还是单家企业提供对自己效用最大且只有自己提供的产品的数量都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自有资金有关,另一部分与其他主体提供俱乐部产品的数量有关。较大的搭便车动力,这种动力越大,政府供给的俱乐部产品越少。以上分析也同样适用于单家企业。
  命题三:行业内所有企业供给的俱乐部产品数量的多少与行业内企业的数量有关。一般而言,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供给的数量越少。
  部产品为0。
  命题四:政府供给的俱乐部产品和公共品的数量与行业内企业的数量有关,一般而言,行业内企业数量越多,政府供给的俱乐部产品越多,而供给公共品的数量越少。
  产品,而对公共品的供给为0。根据政府和企业的效用函数可以得出,当政府将全部资金用于供给俱乐部产品时,公共品的供给为0,这时,无论是政府还是单家企业的效用都将为0,这与政府和企业效用最大化的目标相悖。
  由命题一、二及四可看出,类似于公共品供给的市场失灵,俱乐部产品的供给也存在市场失灵。单家企业在供给俱乐部产品上都存在很大的搭便车动力,这必然会导致行业所需的俱乐部产品的供给不足,即存在市场失灵。而由命题一、二及四可以得出,俱乐部产品供给还存在政府失灵的问题。命题一、二指出,政府在俱乐部产品供给上激励不足,即也存在很大的搭便车动力,政府在供给产品时一定是公共品优先于俱乐部产品。之所以出现命题四中矛盾的供给结构,是因为俱乐部产品是一种社会必需品,而且政府要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供给产品,在其他供给主体都选择搭便车的条件下,政府不得不将资金用在俱乐部产品的供给上。当政府将资源用在供给俱乐部产品时,必然会导致公共品供给不足,命题四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极端化,由于政府对俱乐部产品重要性的认识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其对俱乐部产品的偏好程度必然低于对公共品的偏好,即只会出现命题一及命题二中的情形,政府将资源由于公共品的供给,俱乐部产品的供给会产生政府失灵。
   因此,在俱乐部产品供给上存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为解决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必须要引入第三方的中间性组织来专门供给俱乐部产品,这就是行业协会产生的原因。
  四、政策涵义
  可以推断,“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三方市场治理和运行模式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反观中国当前行业协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数量少、层次低、覆盖面小;定位不清、关系不明,以及能力不足、效率低下等。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的职能,是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当前,我们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来完善行业协会的功能。首先,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提供社会所需的公共品,行业协会是承接政府职能转化的一个主要载体,是“政府退出机制”的着陆点。要把本应属于行业协会的社会职能及行业管理职能,如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技能资质的考核及同业竞争规范的制定等,政府部门应主动退出,将有关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其次,加强行业协会自身建设。行业协会的发展需要外部法制环境和相关机制的配合,但关键还在于行业协会自身,其必须摆脱一味依赖政府的传统观念,创新求进,加强自身建设。协会要独立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协会的代表性,提高协会的协调能力,提高协会工作的专业水平和指导性。
  
  【参考文献】
  [1] Recanatini,Francesca and Randi Ryterman:Disorganization or self-organization[J].Economic Theory,2000(3).
  [2] 秦诗立、岑丞:商会:从交易成本视角的解释[J].上海经济研究,2002(4).
  [3] 王玉珍:行业租金、行业协会与行业自我治理[J].经济学家,2007(2).
  [4] C.V.布朗、P.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