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升山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们接受能力有快慢之差,学习成绩有优劣之分,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毁掉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我们在犯罪。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接受能力的快慢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在保证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对待优差学生都能平等。
  二、实行思维素质教育
  1.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有的人一针见血、见地深刻,能清楚地让人明白,而有的人没有应变能力,词不达意,让人误解。教师平时在训练之中,要加强自己的“三维”培养,用自己的“三维”来启发、调动、挖掘学生的“三维”,因为只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开发智力的核心。
  2.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和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速度与教师的思维跳跃有很大关系。因此,教师加强思想认识能力的培养,去改变学生在写作或讲话中思想狭窄、认识问题不够深入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首先要在思想方面下功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触摸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避免反复折腾那几句陈旧的材料、主观意识片面、论述天真、缺乏真情实感等缺点。写文章与讲话就像画家作画一样,要有独特的闪光点,使思想发光,决非乱涂乱抹、随意发挥,要好好地在生活中沉淀,要有所发现与创新。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意识到这些问题,他就会引导学生去品读生活,“于细微处见真情”,学生的作文或讲话就能做到有花有果。
  三、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的整体素质
  以往语文教学往往重知识轻能力,学生的爱好和特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这些问题促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新观念,要把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培养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听、想、记、说紧密联系起来。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培养认真听的习惯,创造说话机会,教给学生说话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注重课堂上精练,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练习的机会,指导学生多读,深入体会作者写法,并将所得写下来,要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读、写兴趣,逐步提高读写能力。
  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渠道能够深入细致地改革,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几年来,语文教学越来越脱离实际,老师只注重平日的字、词、句教学,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问题,所教出的学生都是一些与社会需要相脱离的学生,不能在社会大舞台上发挥个人的一技之长。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大胆解放思想,从源头抓好学生的智能培养,真正使所教的学生有能力、有特长,适应2l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需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2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