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银行会计》的教与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纯丽

   [摘要]银行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与其他行业会计相比,无论从内容,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结合银行会计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提高银行会计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关键词]银行会计 教学方法 教学
  
  银行会计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会计,它既遵循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又采用特定方法对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核算与监督,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银行的业务处理与会计核算具有同步性,银行会计部门处于银行业务活动的第一线,全面反映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银行会计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据了解,在目前银行会计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银行会计时,普遍感到枯燥,乏味,晦涩难懂。与同行经过探讨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缺少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更缺乏对银行业务的了解,在学习银行会计时常觉得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在学习银行会计以前,学生们普遍已经接受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对于工商企业的财务处理过程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而银行企业的会计处理与一般工商企业刚好相反,学生容易将其混淆。
  2.银行业务的复杂性以及单据处理的多样性,在业务处理时学生产生难以区分各种处理方法的缺陷,尤其在支付结算里,涉及到两个银行之间的核算时,学生往往不能区分自己所站的银行立场。
  3.课程内容枯燥复杂,难以理解,银行会计所涉及的业务内容多而且复杂,其核算方法既包括单式记账又包括复式记账,目前各种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表述上大多使用冗长的文字、表格和会计分录。如果没有教师有效地讲解,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看书学会相关知识。如教学中涉及许多银行会计方面的专属名词:“应解汇款”、“发行基金往来”、“清算资金往来”等,即使是老师通过大篇幅的文字做出说明而不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仍然会使学生感到内容枯燥,难以听懂。由此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记忆和深化,形成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一大障碍。
  针对上述各种原因,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收集的资料和课外辅导书,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认识论角度给学生创设银行工作环境的情境,了解银行会计工作的流程以及所使用的工具。加深学生对银行会计工作的直观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上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图象扫描与处理,投影,音响等设备为手段,集图文,声,象于一体,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现了银行会计的工作环境,银行对公办理业务的程序图表,使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能直观地从大屏幕上看到银行办理业务的流程及所使用的传票、分户账、计息余额表、总账、科目日结单等进行会计核算的工具,让学生对银行的会计工作有个初步地认识,以转换学生固有的财务会计学习的思维模式,为接受新的课程奠定基础。
  在接下来的具体的存贷款和支付核算中,通过收集到各银行的相关存取款凭条,以及模拟的相关票据向学生们展示,让学生们对银行办理业务所使用的单据有直观的认识。
  2.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形象生动,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这两者都是学好银行会计学的很有效的途径。
  进入业务学习后,就涉及到比较复杂的经济业务处理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一章,对银行的支付业务流程的介绍多以文字叙述为主,每个程序的分录都一一列出,所占篇幅大且不容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对于每一种支付结算方式,在制作课件时,笔者都先采用一个案例导入进来,同时采用图片形式来叙述各个业务程序,如支票业务时,对于出票人和持票人不在同一家银行时,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现出出票人提交票据和持票人提交票据时的流程图,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结合流程图来分析票据的传递流程,以及各开户银行接到相关的票据时如何进行相关的票据操作,同时考虑进行怎样的会计核算,并开展两种提票方式下的对比分析。除此之外,在掌握正常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出现退票情况时相关的银行又该如何处理。
  为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环节的区分和掌握,在学生了解某种核算业务的所需凭证及核算过程后。即可运用实践模拟方式,通过学生分组扮演程序所涉及的开户单位和相关开户银行,亲自传递凭证、操作模拟银行会计核算的某阶段或全过程。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头脑中形象的、清晰的呈现出业务操作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加深对这一业务核算的理解的目的
  3.注重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在讲解《外汇业务的核算》这章时,学生对于“外汇买卖”科目借方贷方核算的内容容易混淆和不理解,看书的时候也不太明白外汇买卖这个科目的应用,所以,在讲解这小节时,先举小例:某银行从客户手上买入美元现钞USD1000,按照牌价,折合人民币为¥6250元。运用多媒体呈现人民币和美元,加深了直观认识,问学生如何作核算,很多学生都回答
  借:现金 USD 1000
   贷:现金¥6250
  对于上述的处理,让学生再进一步分析是否正确,有学生觉得借贷的价值不统一,这时候在黑板上列出:左边是现金人民币账户,右边是现金美元账户的丁字型账,然后提示要有一个桥梁把这两个账户连结起来,使不同币种的现金找到同价值单位的对应科目,给学生结合书上“外汇买卖”账户介绍的理解,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建议在它们中间插入“外汇买卖”账户。于是,中间添上“外汇买卖”账户,通过三个账户之间关系的呈现,学生能明白了“外汇买卖”这个科目的作用:
  借:现金USD 1000
  贷:外汇买卖――钞买价USD 1000
  借:外汇买卖――钞买价¥6250
  贷:现金¥6250
  再举一个相反的卖出美元现钞的例子,让学生自已分析如何来进行处理,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外汇买卖”这个账户的桥梁作用后,学生就掌握了该账户并能正确运用。
  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增强了学生自觉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课堂得到延伸,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逐步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反馈所学的内容,解决疑问。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将多种学习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以自我学习为主的知识吸收和创新的过程,补充课堂上所需的相关知识,了解最新动态的新知识,并根据各自的兴趣趋向查找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论论,实现资源共享。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银行系统新的业务不断涌现,从而使银行会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和个性化,目前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学生的学习潜能还没得充分的发挥,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当前的银行会计教学从思想,内容,方法等都提出了更多需求,需要我们教学者不断地改进,调整,更新。
  
  参考文献:
  [1]钟云燕.商业银行会计课堂教学研究.会计之友,2007,(13).
  [2]代桂霞.银行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商场现代化,200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48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