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寂寞名伶黄桂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现在提起黄桂秋,即便是喜欢京剧的人也对他所知不多。但在上个世纪40年代,戏迷中间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老生要看马连良,青衣要听黄桂秋。”那时马连良已经享誉剧坛20年,与周信芳一起被誉为是“南麒北马”并峙南北争奇斗艳。但将身为旦行的黄桂秋与马连良并举,倒也毫不过份,那个时候,黄桂秋也已蛮声上海剧坛红遍了整个江南,被誉为是“首席青衣”、“江南第一旦”。
  
  能够享此殊荣者百年剧坛绝无几人。
  
  马连良唱、念、做、打样样精绝这是尽人皆知,但黄桂秋唱的好,好在哪里,当年不观其戏者不谙其中滋味,现在更是知音稀少。但当我们拂去岁月风尘,重新品味48年百代唱片《春秋配》时,那珠圆玉润的“黄腔”带给人的惊讶和感动,竟久久难以忘怀。听久了梅派之华美瑰丽、程派之哀婉缠绵,听到了这段“黄派”《春秋配》,忽然如濯空山清泉,如品藻雪新茶,如临西子湖畔, 一曲“西皮原板”“蒙君子”,那种清新甘美令人无限回味。不由得令人要回想起半个世纪前黄桂秋的风华岁月。
  黄桂秋祖籍安徽安庆,1906年4月18日生于北京。早年自北京汇文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北京电话局任话务员。因生来酷爱京剧,遂决心投身梨园寻师学艺。尽管黄桂秋天生有一副好嗓子,但拜师路途却并非一番风顺。起先欲拜“通天教主”王瑶卿为师,王已同意,黄桂秋却改变主意欲投“老夫子”陈德琳门下,因此得罪了王瑶卿。提起陈德琳,对京剧史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老夫子”在京剧发展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陈德琳是光绪以来青衣演员的代表人物,京剧旦行的一代宗师,曾入升平署进宫承差专门为慈禧太后唱过戏。黄桂秋能拜这样一位师傅,可谓百年不遇的机缘。
  1926年10月黄桂秋正式拜陈德琳为师。陈德霖一生收徒甚众,梅兰芳、尚小云、姜妙香、韩世昌、姚玉芙、王蕙芳、王琴侬等都曾得其亲传,王瑶卿、荀慧生、欧阳予倩等亦多向其请教问艺。这些高徒同仁,后均自成一家,成门立派。在所有陈氏门人中,黄桂秋拜师最晚, 但老夫子却特别钟爱黄桂秋,视之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对黄说:“你的嗓子刚柔相济且有韧劲,接我的班全靠你了。”老夫子一丝不苟地教黄桂秋学戏,不遗余力将一身绝艺倾囊授予黄桂秋 。每逢黄桂秋吊嗓子的时候,老夫子都要非常仔细地在一旁倾听,有时候是在室内,有时还不顾寒暑到室外去听,稍有差池就叫停了重唱,往往一段唱要百来遍地学,一遍又一遍地吊练,直到老夫子听着完全瓷实为止。 就在老夫子手把手的教授下,黄桂秋学会了40多本戏,如《祭江》、《祭塔》、《三娘教子》等正工青衣戏均得真传。
  因此,在听黄桂秋的《祭江》之时 ,那圆润娇嫩的唱腔、清脆利落的念白,将一个祭江殉情的孙尚香刻画的呼之欲出,古典味十足,无怪呼黄桂秋因此被人称为“祭江旦”。黄桂秋的底子里流露着京剧旦行最纯正的古典气韵,承续着中国古典戏曲之历史正脉。
  然而,得青衣正脉的黄桂秋学陈却不在腔调字眼之形似,而在深求其运嗓使气之法,他高中低音都能运用自如,逢强音“放中有收”,遇弱音“收中有放”,且善用混合共鸣,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字都能唱得委婉动听,加之咬字清晰、用气均匀,首尾始终保持着平衡的气息与力度,因此出字放声就显得特别抚媚娇嫩而有“呼之欲出”之感,可谓深得“老夫子”之神髓。“演戏总是要规矩、干净、漂亮,没有‘火气’,才是难能可贵的”,这是老夫子口授的心传,却成为黄桂秋的艺术特质。
  从1927年起,老夫子就张罗着促使黄桂秋登台演出,专门派其与自己的爱婿余叔岩配戏。1928年又先后与马连良、高庆奎合作演于华乐园。杨小楼、言菊朋等大师也与之合作登台。所以黄桂秋一出师门就走红于北京。据说黄桂秋的父亲原本不同意儿子下海唱戏,认为“当戏子没出息”。可当听了马连良与黄桂秋合演的《宝莲灯》之后,老父亲为群情火爆的现场感动了,跑到后台拉着儿子的手说:“想不到你的风头如此之健。”从此大力支持其唱戏,并倾情解囊为其添置行头,从此黄桂秋开始其粉墨生涯驰骋京剧舞台达40年之久。
  在北京走红之后,1930年黄桂秋开始挑大梁,率团到外埠演出。1932年赴长春演出时,还与当时伪满洲国内府大臣熙洽的是小妾徐氏发生了一段私情,被发现后差点因此毁容。这段传奇后来被作家秦瘦鸥在1941年演绎成一部爱情小说《秋海棠》,感动了数代痴男怨女。抗战爆发后,他边逃难边演出,由南京转武汉经长沙、衡阳直抵香港。1938年11月返沪,1939年2月献演于上海最大的剧院天蟾舞台。此后辗转于京沪间,最终于1942年定居上海。那时敌伪统治,南北交通不便,北方剧团无法南下,黄桂秋就挑起重任,率团演出于各大戏院,声誉日上,被称为“青衣首席”、“江南第一旦”,直与四大名旦齐名。
  在远游献艺途中,黄桂秋接触到了同行的许多新腔,就大胆地博取各家之长,别创新声,他把尚派的高腔,改用低迥唱出;程派的呜咽妙韵,改用响彻唱出,把梅派的华美,或增‘板’而更华丽,或削‘节’而趋淡,尤其荀派唱腔,委婉而多媚,柔而涵刚,改用他自己甘美的嗓音唱出,同时还吸取了某些地方戏的唱法,在陈派唱腔的基础上强调用湖广韵行腔吐字,形成自己独特的黄派声腔艺术。1946年6月上海天檐舞台,马连良同黄桂秋再度合作《四进士》,3000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连走廊都站满了人。场内高悬中堂“天作之合”,旁挂一副对联,上联“马派黄派都是创新派”;下联“甜腔嗲腔纯属最佳腔”。因为马连良的唱腔被称为“老谭派加白糖”故曰“甜腔”;而黄桂秋的唱腔“甜、脆、嗲、娇”,上海人称为“嗲腔”。“嗲”是上海方言,意思是“卖弄妩媚”。但这个“ 妩媚”却不是艳俗、媚俗之“妩媚”,而是而是蕴含了一种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遒媚”,内力坚实刚劲,外形圆润光滑,如珍珠美玉柔韧透彻,纵逸雍容,价值连城。 当时有“舞台三绝”之说,即“徐碧云的武、小翠花的做、黄桂秋的唱”,可见“黄腔”艺术价值之高,早已为世所公认。
  整个四十年代黄派在上海影响巨大,48年百代公司发行了黄灌的唱片《春秋配》,问世后一抢而空,一段“蒙君子”众口传唱风靡一时。这曲《春秋配》也成了黄派的当家绝唱。此外,黄还自编了一批具有黄派特点的剧目如:《姜皇后》、《蝴蝶媒》、《马嵬释》、《冤禽恨》以及《秦香莲》、《金水桥》等,当时号称是“黄桂秋秘本”。
  解放后,黄桂秋于55年自组“秋声京剧团”,继续其演出事业。旋即1958年整风运动开始,黄为旁人问题所累,受到处分,秋声京剧团解散,他也调到新民京剧团,待遇一落千丈。1962年新民剧团又并入上海京剧院,黄桂秋被安排担任京剧院教师。 此后江青大搞样板戏,黄桂秋也就不再登台演出了。1966年退休,1978年9月11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3岁。
  因为黄桂秋天生文静,性格又十分耿直,所以始终没有大红大紫,成为社交圈红人,更没有被封官命职。解放后20多年,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中,几乎处于沉寂状态。演出事业曾长期中断,专心教学。黄一生学生众多,早在抗战前后,王熙春、童芷苓、顾正秋、厉慧敏、金素雯、梁小鸾、新桂秋、陆正红等名旦都曾向他学艺。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京剧舞台上专门演黄派的却一个也没有。仅有上海年近9旬的朱永康先生,曾受亲传,多年来一直独自推广黄派艺术。之所以如此,正象被称为台湾梅兰芳的顾正秋在其回忆录《依恋逝水》中所说,“我最喜欢的是黄先生的嗓音,天生的脆亮,又有一种甜甜的嗲味,有磁音,真是好听。…… 黄先生虽然教导严格,我也认真地向他学习,但“黄腔”的特殊嗲味只有黄先生唱得出来;那种味道我是唱不出来的。” 因此,曾经最得京剧青衣正脉的“黄腔”成为了千古绝唱,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少数的几张唱片,从《春秋配》《别宫祭江》几部剧目中领略“遒媚”的黄腔魅力了。这是无数京剧迷的至为遗憾。
  一代名伶生前多难身后寂寞,足令天人同慨。 在他诞辰百年的祭日里,最好的方式是在一段“蒙君子”珠圆玉润的西皮原板中,倾听他的灵魂、他的传奇、他的寂寞,寄托我们久违了的哀思和怀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93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