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构建山水园林生态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勇强

   连平县地处粤东北九连山区,国道105线及省道官灯线在县内纵横相交。原下辖16个镇,今年乡镇行政区域调整以后,现有13个镇。其中元善、忠信、隆街三镇是省级中心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元善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9年以来,连平县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大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成区面积以每年8.2%的速度递增。2002年底,全县人口城市化率达24.3%,全县城镇化建设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镇级经济发展、镇区建设质量和城镇各项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一、高度重视,加大投入,确保建设资金供给
  
   连平县历来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工作,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来抓,扎实推进城镇建设各项工作。1999年以来,由县财政拨款及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共投入中心镇市政基础建设资金累计9000万元,平均每年递增9.8%。特别是2003年,仅县城就完成黄金水道建设,南山大道、西门路改造,连平大道、石龙工业园大道扩宽,自来水第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建设,东河、石龙防洪堤坝修筑及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等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达4000万元。此外,从1999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县城及忠信镇的城镇维护,而实际上每年支付突破600万元。
  
   二、立足实际,准确定位,明确城镇发展方向
  
   城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立足现实,突出特色。
   近年来连平县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对城镇建设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凭借全县行政中心的优势,依托内莞对迹苍岩风景区、河头明星山庄及黄牛石旅游景区开发,将县城建设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休闲中心;二是凭借忠信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其自古以来就是4县16镇辐射人口超30万人的商贸集散地,工业和商贸支柱已经形成的优势,依托忠信工业园和粤赣高速公路互通口附近工业园建设,将忠信镇定位为全县的工业和商贸中心;三是根据隆街镇农产品种类齐、产量大、质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依托其丰富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生产基础及105国道的便利,将隆街镇建设成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同时,将大湖、上坪、陂头等有一定基础的城镇建设成为农村区域中心。通过特色各异的定位及进行功能齐全的规划建设,努力构筑完善的城镇化建设体系。
  
   三、加强规划,“建”“管”并重,提升城市化水平
  
   城市并非简单的建筑集群,城市化进程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城市运行秩序的构建是其中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内容。缺少了这方面的内容,城建就会变成建筑的简单拼凑行为。为此,我县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强调规划先行,另一方面注重管理的跟进,不断强化城市运行秩序建设,做到“建设一片,管好一片,发展一片”,切实提高城市化水平。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几年来,我县累计投入100多万元用于中心镇规划修编。目前,三个中心镇规划修编工作已基本完成,总体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控制详细规划覆盖率达40%,近期建设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同时坚持强化规划权威,实行“规划修改权在人大,政府审批一支笔”,确保规划不因换届、换领导而随意变动。此外,坚持强化规划管理,建立执法机制。县、镇两级政府均设置了规划执法领导机构和执法队伍,加强对全县城镇规划执行情况检查,依法查处违章建筑;为增加规划透明度,各级政府都实行了“一公开两监督制度”,设置公示栏定期将城镇规划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向社会公示,并在规划修编过程中接受执行单位和群众的意见和监督。
   第二,坚持“建”“管”并重。城镇建设,“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我们在抓好城镇规划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城镇管理的有效方式,着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其一,制定了一系列城镇管理规章条例,既注重发挥城管、规划、建设、环保、卫生及工商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又把城管工作指标分解到各企事单位及街道门店,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其二,部门联合执法,大力整治城镇市容环境卫生,使流动摊档定位、占道摊档归位、各式摊档按划定地点就位,实现了“还街于民、还路于民”。现在,整个县城除规定的三条街道外,全城基本实现了无室外经营行为。其三,舍得投入,健全队伍。现县城除了有建设、工商、规划、公用事业、物业、环保、交警等职能部门参与管理外,还建立了城监环卫队伍。其四,抓好城区街道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通过以上的管理措施,改善了城镇居民生活环境和城镇形象。
  
   四、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搞好城市经营
  
   城镇建设最大的“瓶颈”在于建设资金的紧缺。为此,我们转变了观念,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民间企业、县外资金参与城镇建设,从多渠道增加城镇建设发展的资金,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
   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严格按市场化的要求出让土地,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增值,并将土地收益投入城镇发展,实现了以地换地、以地换街、以地换路、以地换广场、以地换城的发展目标。县城南山小区由实业公司负责开发,县财政只投入250万元,就拉动投资1.5亿元,完成了20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忠信开发区通过土地的市场化运作,完成了4亿多元的投资开发。
   重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把政府资金重点投向开发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良好的投资发展条件拉动土地增值。
   放宽政策,制定措施,建立多元化城镇建设投资体系。加快城镇社会公共事业的转制步伐,鼓励引导外商、个体私营企业投资圩镇开发,直接吸收社会力量或引进外资参与城镇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项目的建设,这是扩大其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城镇整体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
   多轮驱动,加快发展。产业支撑是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坚力量,是实现“旺人、旺城、旺财”目标,避免城镇空心化,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县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借产业化东风,不断推动城镇化进程。主要体现为“四个带动”。1、园区带动。工业园区是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将工业园区建设在城镇附近,让产业集群,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集群为城镇聚集人气,可以产生有力的相关带动。我们在忠信规划建设两个工业园区,现已经产生了良好的带动效应。2、旅游带动。我们实施旅游带动的战略,使县城变得繁华,10多间较高档的大型酒店、宾馆常年生意兴隆,节假日必须预订房间。3、项目带动。我们将精米加工厂、万亩蔬菜基地、蔬菜保鲜冻库规划在隆街,使隆街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4、农房改造带动。此外,发挥公路效应和政策鼓励作用也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良好手段。如我县国道105线及省道官灯线的几次线路位移,都给县城、忠信和隆街等城镇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五、注重文化教育,提升品位,丰富城市内涵
  
   人文内涵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规划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县传统文化氛围浓烈、城乡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形式的民间文艺活动的特点,我们注重将文化品位的提升融入到城镇规划建设中,形成了文化建设与城镇建设的良好互动格局。在三个中心镇的城镇规划建设中,都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其中,现已建成和完善县城“三馆一团”基础设施及市政广场、体育中心、南山公园、黄金水道,忠信镇有忠信人民广场,隆街镇有体育中心。这些文化广场、体育中心成为群众文化、娱乐、休闲的活动中心,特别是在县城、忠信,群众晚上集体跳舞成为一种时尚。文化广场、体育中心不但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而且有力地拉动了我县的城镇建设进程。
   其次,注重发展节日文化,建设文化品牌,努力推动城镇文化品位的“软提升”:大力弘扬民间文化,采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方式,每年在县城举办了葡萄节,在忠信举办花灯节,在隆街举办两市三县八镇的“兄弟杯”篮球赛。县委、县政府还每五年举办一次全县性大型运动会,极大地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现在,在县城及忠信镇,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已蔚然成风。每逢重大节日,县城、忠信等都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节日文化的发展,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了连平的知名度,而且对我县实施的“旺人、旺城、旺财”战略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是抓亮点,显特色,增添山城魅力。在县城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中,我们既注重整体规划,也注重局部风格,抓住不同街道、水道、区域的本来特点和功能格局,大到总体设计,小到路灯的选用,都给予精心的考虑,尽量避免雷同。去年以来,我们通过抓黄金水道的建设,市政广场和体育中心的升级改造,环城南路、西门路、南山大道、情侣路的美化、亮化,努力体现了“一街一景”、“一路一景”“一地一景”。现在,环城南路的繁华敞亮、黄金水道的现代气息、情侣路的朦胧幽静、两大广场的热闹欢乐,再加上县财政大楼和供电大楼的远程射灯,从空中到陆地、从住宅小区到公共场所、从街市到水道,共同构成了一幅小而精美、美而不俗的山城画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3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