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统计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晋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作为我国中部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地扩大。本文将山西与全国居民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相比,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进行了两方面的实证分析。一是用1978年至2008年的城乡收入比值;二是用偏离系数和偏离度来衡量,得出山西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小于企国收入分配差距,相差不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山西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比偏离系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山西省经济增长,全省居民收入在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中1978年至2008年城镇居民收入由301.4元增加到15230元,增长了50.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01.6元增加到4097.2元,增长了40.3倍。但是在山西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居民收入分配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全省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贫富差距日益严重,其中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是否合理反映一个社会或地区的协调发展程度,它会进一步影响经济整体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收入分配课题组经过数年长期跟踪调查,就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且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落后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加明显。山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论在全国还是在中部都是比较低的,那么山西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全国来说是什么情况?
  
  二、山西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统计分析
  
  (一)城乡收入比测算分析
  我们一般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体如下:
  改革开放31年全国与山西省几乎每年都大于2这一合理收入差距(除了1985年),说明两者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是比较大的。从它们城乡收入比变化趋势来看,全国城乡收入比与山西省城乡收入比都在不断增加。全国由1978年的2.57增长到2008年的3.31,增长了0.74;山西省由1978年的2.96增长到2008年的3.72,增长了0.96,说明两者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同时,山西省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速度要大于全国。两者具体扩大过程有升有降,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其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5年),城乡收入比表现为快速缩小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全国正处于农村生产制度变革和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城乡收入比呈现出缩小趋势。其中,山西省城乡收入比由大于全国变为小于全国,由于山西省是农业省份,当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全国,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速度快于全国。
  第二阶段(1985-2008年),城乡收入比呈现出逐渐拉大的趋势。主要是这一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尤其从90年代开始,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了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将建设资金大量向大城市倾斜,城市经济发展很快。我国虽然一直重视农业,进行一系列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但却不愿放弃剪刀差,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农户由于负担日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的积累不足或负债经营而不能成为投资主体,这使得农村投资环境恶化,发展基础脆弱,因此,农业的发展较为缓慢,从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与全国相比,这期间山西城乡收入比一直小于全国,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年份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慢于全国,但是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略快于全国,所以,山西城乡收入比在大部分年份小于全国城乡收人比。
  
  (二)城乡偏离系与偏离度测算分析
  城乡收入比只能反映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不能反映中间收入之间的变化差距。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定量地反映出山西省城乡各层次收入与全国城乡收入的偏离程度大小,在此引入了偏离系数和偏离度的概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偏离系数等于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的绝对值,再除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离系数等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减去山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值的绝对值,再除以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离系数的取值介于0与1之间,值越接近于1,偏离程度就越大,值越接近于0,说明偏离程度越小。城乡偏离度等于城镇偏离系数除以农村偏离系数。偏离度等于1,说明城乡偏离程度相等,偏离度大于1,说明与全国来比,城镇偏离程度大于农村偏离程度,数值越大,城乡偏离程度越厉害。偏离度小于1,说明城镇偏离程度小于农村偏离程度,数值越小城乡偏离程度越厉害,偏离程度越接近于1,说明城乡偏离程度趋于同步。现将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偏离度计算列表。
  考虑到城镇居民存在各种补贴的货币收入、非货币因素(如实物)因素,实际的城乡收入差距要比公布的数据高得多。
  从表2计算出的偏离度值可以看出,1985年至2008年,除1995年和2008年偏离系数小于1,其它各年均大于1,而且大部分值在1-2之间,这说明大部分年份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低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但相差不大。与城乡收入比分析得到结论一致。其中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的偏离系数由2007年1.27急剧下降为0.22。高于同期全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这主要是2008年较为特殊的经济环境,一方面,因为受2008年复杂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山西省经济增速出现下滑,城乡收入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奥运会有个更好的环境,山西省加大了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导致山西众多中小型煤矿强制性停产,从而使一部分煤矿工人失去了工作,而这些煤矿工人的工资主要是农村居民主要的工资性收入来源,这也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从历年山西城镇偏离系数和农村偏离系数来看,大部分年份城镇偏离系数大于农村偏离系数,说明与全国相比,山西省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的偏离程度大于农村。
  
  三、缩小山西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建议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与全国相比,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虽然小于全国,但还是比较大的,其重要成因既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历史原因,也有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现实原因。因此,关键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重点是加快农民收入的增长,实现城乡一体化。
  
  (一)发挥城市对农村带动作用,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着密切相关关系。推进城镇化进程。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山西作为中部一个经济较落后的省,加快城镇化进程,主要着手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革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彻底取消“城市人”和“农村人”的身份限制,加快农村居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二是要注重发挥全省各地区优势,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型或加工主导型小城镇:经济发达地区应形成高新技术示范区,发展科技主导型小城镇;地处交通干线、市场发达的地区,应在商品集聚效应和商品市场辐射力上下功夫,兴办专业市场,成为商品集散地,发展商贸流通型小城镇;具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的地方,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旅游开发型小城镇。
  
  (二)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尽快建立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
  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重点在农村,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与辅助。如今山西省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农民占全省人口的80%以上,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与保护,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尽快建立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体系。同时,尽快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山西省城乡居民之间除了比较明显的收入差距,实际还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福利性措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应共同享有,其责任应由社会承担。所以在完善现在城镇各项社保制度的同时,应积极推进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国家、集体、家庭、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07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