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03海星开启新“航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小燕

  
  海星饮品:直奔香港主板
  
  见到海星董事长荣海之前,记者心中的大致取向是:海星饮品可能要挂香港创业板。首先是香港主板市场似乎总集中着中国联通、神州数码等“大”公司,其次是受累于香港经济,意图在香港融资的内地企业也在排队,而且难度渐渐增大。但荣海很快进行了澄清:饮品公司的方向也是香港主板,而且具体时间不会超过今年6月。
  如此胸有成竹,事关两则容易被遗忘的“老新闻”。
  其一是海星饮品早已“预谋”的股权结构,本身就是为海外上市所设计。
  1999年,在英国与汇丰银行齐名的保诚保险公司投资1200万美元,与海星集团旗下的海星海外公司,联合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太平洋饮品公司(保诚11%,海星海外公司89%)。随后,太平洋饮品又与海星集团联合控股西安海星现代饮品公司(太平洋80%,海星集团20%),海外背景,清晰如斯。回想中国联通、神州数码的海外注册地,也都是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之类的离岸经济中心。而且为了从技术与信誉更易获得海外交易所的认可,从成立至今,现代饮品一直接受着国际会计行的审计,财务与管理均属国际化。香港主板对此类公司,自然多了一份亲近感。
  其二是海星饮品实际上并非单纯生产“荣氏”自有品牌,其授权经营生产的产品,同样很受欢迎。经过多年建设,现代饮品已经获得可口可乐、伊利、蒙牛等国内外知名公司的“授权生产”,从原材料选取、加工、配送均一手完成,其中红极一时的酷儿,很大部分都是海星生产。自有品牌 “荣氏”果汁,2000年后的份额下滑主要是由于包装不再流行的原因,经过战略调整将在2003年"卷土重来",而且业界的预测也非常有利于"荣氏":纯果汁饮料将在未来2-3年内大幅上升,甚至是100%的上升。而据记者了解,海星现代饮品的13条生产线已全负荷运转,2003年全线饱和,其26万吨的年产能力,也创下了西北最大的规模。
  至此,良好的股权结构与稳定的赢利能力,对港交所和基金经理们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关于上市方式,答案也一同揭晓:为了提高上市速度,海星饮品不再采用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方式,而是采用了“买壳”,尽管比IPO代价高了点,募集资金方面也会受影响,但审批程序会大大减少,而且从加强公司海外知名度、改善法人治理结构方面,对海星都会有所提升。作为一个清楚的答案,荣海告诉记者:“2003年上半年,持牌香港主板的步骤会全部完成。”
  
  全面进入金融领域
  
  2002年末,“西安海星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西安海星科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两字之差曾令财界浮想联翩。
  荣海对此的解释是:“两字之差,意味着海星从此会进入一个投资管理与实业运营并重的阶段,甚至投资管理的色彩更重。”而在这一转变中,金融领域、尤其是中小城市的商业银行,似乎成了海星最感兴趣的部分。
  之所以最为垂青中小城市的商业银行:“首先是政策上比较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另外选择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对我们来说也比较客观,相对会有发言权。”
  面对海星的最新动作,记者并没有放过焦点问题。那就是民营企业为什么争先恐后地进入金融业?以至2003年已被提前预热为“民营企业金融年”!其目的是为了圈钱融资?还是真正的产业投资?
  “海星一直把金融业看作产业投资。因为在任何一个国家,金融业都有相当严格的许可制,‘许可证’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何况金融业的利润确实比较高。考虑到纯粹的民营银行在中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我们此时进入,会有很大的收获”。关于“圈钱”的质疑,荣海告诉记者:“其实,银行监管部门对银行与大股东的关联贷款监控得非常严,一定程度上,大股东甚至比其他人更难获得贷款。”如上原因,海星与部分商业银行的接触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最新的动作却涉及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据荣海向记者透露:这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可运营资金达100亿,旗下掌控证券、信托、期货和部分实业,金融资源非常丰厚。截止目前,海星第一批超过2亿元资金已经进入,而且最初控股51%的方案已经改变,很有可能是全面收购。
  
  海星科技迁往上海
  
  “当初透露这一消息时,还没有确定将海星科技(600185)的运营总部搬到哪里,现在确定了,是上海。”落座在会客室内的荣海,给予了确定的答案。
  海星科技1999年6月于上海挂牌后,其产业走向一直受到多方关注。截止目前,该公司已经渐渐确立了在IT领域的三大主营业务:智能化建筑、保密计算机和系统集成。其中智能化建筑一项,已经做到业内前五,表现很好。但随着IT产业的整体降温走缓,海星科技也面临着巨大的赢利压力,2000年每股收益还能保持0.1013元,到了2001年则猛跌至0.0559元,2002年中期则再次下跌,为0.0471元。为了改善科技股的现状,母公司海星集团于2002年9月与海星科技进行资产置换,旗下赢利能力较好的海星超市植入上市公司。然而,“补血式的繁荣”终非长久之策,且海星集团也渐渐确认:将上市公司营运总部放在西安的这几年,与东部IT企业的差距实际上是拉大了。此种情况下,海星科技“迁都”一事,终于有了进展。
  “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获得立体的信息,这一点对科技类上市公司是非常重要的”。荣海告诉记者,虽然在西安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信息,但这种经过传递的信息都是“平面的”,而不是效率最高的“立体信息”,做为IT企业,无论是研发还是管理,对立体信息的需求是最根本的。“因此,搬到商业气氛浓厚、商业准则规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前沿上海,是很有利于我们企业快速全面发展的。”
  海星科技“迁都”的另一个原因则被归纳于“找人”的便捷。“把企业做成全国性的企业,人才很重要,在上海、广东这类商业人才、技术人才汇集的地区,可以找到非常优秀的人。”
  与地方政府的“血脉”关系如何处理?是任何一个打算迁都的企业都无法回避的。原因非常清楚,成功的民营企业在创立与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关照与支持,因此荣海对过去多年来省、市政府的帮助充满了感激。而且荣海着意表示:海星科技运营总部搬到上海,只是把市场竞争最敏感的部分放到最适合的区域里,海星集团3/5以上的产业、尤其是吸纳就业和创造利税最强的部分,如饮品、地产、超市仍然在西安,将来要投产的肉食加工、蔬菜基地和医药生产也在西安,还会对西安经济作出贡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4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