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新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 淼

  教育过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显著特点就是教育越来越富有情感性。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富有思想、富于情感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仅靠传统的灌输、强制等教育方式往往是难以达到教育目的的。因此,进一步认识情感在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努力把情感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力,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和运用,对拓展和提高教育工作的功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感教育的界定
   所谓情感教育,作为完整教育的重要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它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即指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信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方法。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说:“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单体会到常识,了解经济意义,欣赏美的事物,而且又肯为社会服务,即便对生存的意义也能体会。”因此,可以说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进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情感教育又是一个与认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把情意作为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使人的情感得以发展和升华。它是教育者满腔热情地进行教育活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把情感培养视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情感教育的功能应在于教育者通过积极的情感。抑制受教育者的消极情感,使受教育者产生指向正确教育目标的动机。
   二、在我国教育界中情感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的理念陈旧。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文化为主,伦理学政治学格外发达,在人的管理和组织方面有深入研究,但整个文化体系围绕人展开却往往缺乏人本理念、人道情怀,压抑个人独立个性发育,这使情感教育更多强调情感的升华和规范,使其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政治统治的有效工具,却忽略个体心灵成长精神完善自我实现,与现代人的需求有一定差距。目前情感教育的目标仍集中在培养优秀公民、合格人才,而不是把重心放在人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上,过分功利化的目标使教育冷漠化,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仍未真正确立起来。忽视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情感的调节与激发,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消失,并直接导致情感的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其次,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长期以来的封闭与落后带的负面影响,加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过于理性化和奴化的教育,严重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观念。陈旧不良的教育思想不但没有被涤荡殆尽,反而有滋生、蔓延之势,而且,我国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在转型时期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扬,一些糟粕大行其道。如少民主平等,多集权垄断;重模仿继承,轻创新躬行等等。这一个时期,情感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情感的内心世界,它有着近乎“麻烦”的教育方式及内隐和滞后的教育效果,理所当然地应受到冷落和被搁置。
  
  (二)情感教育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为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得到重视和体现,学生的情感生活几乎是空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指出:学校教育的过度竞争是导致青少年情感荒漠化的首要原因。尽管当前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压力,教师和学生均难以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应对。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往往忽略其情感发展;另一方面考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学生始终处在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过分的把精力集中到分数上也使得大多数学生失去了亲近自然、体验生活的机会,对美好事物他们逐渐变得缺乏兴趣,他们不懂得认识美,感受美,对人生,也不再有深刻的思考,其内心世界也逐渐变得单调而苍白。
  
  (三)情感教育没有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家庭中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娇惯,往往是越俎代庖,根本不给孩子劳动和独自交往的机会,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坐享其成或过于依赖的习惯,不能感受父母的艰辛和无私的爱,也体会不到劳动和与人交往的快乐,容易形成自私、狭隘、冷漠、偏激的性格特征。另外,父母只求满足子女物质食粮需求胜于精神食粮需求,家长缺少情感教育的素质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没有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不注意对子女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化工作和情感教育,缺乏正确的交流、沟通。从而造成孩子不会也不愿与人沟通,减少了对合作精神的体认,减少了对快乐和忧愁的体验,减少了对挫折实践的经历。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和遇到挫折时,就会采取逃避或极端的方式来摆脱困境。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观念影响下,对子女过分的期望与对学业的不合理的要求造成他们情绪上焦虑感、负罪感,个人的兴趣逐渐的淡漠,感受能力也随之下降。
  
  (四)情感教育的方法不科学。中国情感教育仍处于经验摸索积累阶段,多缺乏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最新成果的有力支持。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把教育重点放在认知的问题上。在教育方法上,以单向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填鸭式”的灌输依然占主导地位,缺乏宽松、民主、平等、热烈的教学气氛,缺乏激发学生情绪体验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竞争的加剧,纯知识、智力的教育大大加强,情感教育往往被忽视。对于情感教育,大多数学校并没有纳入课程体系的范围之内,基本处于随意活动的方式,既不经常,也不连贯,缺乏一种完整的体系。
  
  (五)情感教育的课程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目前我国的课程体系是一种崇尚科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注重科学,忽视哲学和艺术,在教育活动与教学过程中偏重学生理性、抽象思维的发展,忽视能培养学生道德感的哲学教育,忽视能培养学生美感的艺术教育,或把三者机械地割裂开来。有效地扩大现有课程体系中哲学、艺术教育的比重,建立起一种既重科学、哲学又重视艺术教育的显性课程体系,是情感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我国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往往忽视了隐性课程的重要意义。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只有在愉快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迸发出激情。以情育人,创设情感教育的良好环境,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建文明向上、和谐统

一、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有一种对学校的向往与归宿感。只有这样,学校才有歌声与笑声,才会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三、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具体策略
  
  (一)学校应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情感是人类的心理想象,它可以激发个体的热情、好奇心、惊异感、美感偏好等,推动受教育者趋向学习目标。但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现代的学校教育,从根本上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关注的是人对社会的适应,重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智力开发,对人的功利性关怀远远大于人文关怀。在学校教育中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个人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教育只是作为德育、智育目标的一种补充。片面重视教学中的理智因素,使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个性等非理智因素沦落为知识教育的附庸,为了追求高效率,教育过程逐渐变得程序化、技术化、规范化,随之而来的是教育过程中能使人与人精神相融的教学方法――熏陶、感染、启迪、诱导等已不再是主导方法,师生间的感情交流日见减少,人文气息大大削减。人生智慧和内在精神世界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在教学评价上,推崇量化评价,一切用分数来衡量,只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内心体验。这样的教育,是一种迷失了教育的内在育人功能的教育,因而是不完整的教育。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进行探索研究,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加强人格教育。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良好情绪,完善健全他们的人格。
  
  (二)家庭应提高对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父母必须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情感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家庭,个体情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最佳的教育时段在学前,情绪模式和情感基调的形成与父母遗传基因、教养方式、家庭生活氛围等密切相关,个体情感的健康基础在这个时期奠定,后期的情感教育多为调理加工修补改造而已。父母情感的质量影响着家庭生活的质量,也潜在地决定子女的情感理念的雏形,家庭稳定带来的安全感是孩子情感心理健康的基础,父母之爱的均衡互补是孩子社会性发育的营养剂,父母关系的模式对孩子的爱情观、家庭观有着正向或反向的重要影响,父母行为方式和观念体系尤其是其情感智慧水平也会影响到子女的言行。其次,父母应具有科学的情感教育理念。父母要注意对子女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感化工作和情感教育,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感受到爱和关注,营造出亲近自然,感受美的机会和与人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生活的热情,感受到与人共处的快乐。避免形成自私、狭隘、冷漠、偏激的性格特征。
  
  (三)注意情感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应由单线灌输走向合作对话,改变那种无视受教育者主体的教育。教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让师生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而不能强行灌输说教,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舞台。除了上述所讲得显性教育以外,我们也要加大隐性教育的力度。通过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来进行渗透教育,把教育的人文性、精神性和思辩性的特点融入广阔的隐性课程之中。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受教育者感觉到教育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暗示教学法。适当地运用录音、电影、电视、戏剧等综合的艺术形式,将有关教学的基本原理与音乐、舞蹈、表演等联系起来,会使情感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通过教学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使学生的大脑相关部位处于一定程度的兴奋状态,充分调动大脑左右半球协调一致地工作,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预先设计的情感教育目标的影响。在这种情感的意境中,学生的身心处于自由轻松状态,这对学生的想像、幻想、直觉等情感因素的陶冶是很有益的,进而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四)设计与情感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应把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结合起来组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强化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突出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除设计好显性课程体系之外,还要设计好潜在课程即隐性课程。在情感教育中,隐性课程包括两类:课堂中的隐性课程和课外的隐性课程。前者包括课堂物质文化(如座位排列、设备、光线、色彩、装饰、卫生状况等)和课堂文化氛围(诸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班风、师生关系、学生团体、教师人格、课堂氛围、奖惩方式等)。后者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学校的规模、设备、建筑、绿化、艺术作品、卫生状况等)和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方式、文化活动、校风、校训、校纪等)。其中,课堂与校园物质文化是有形的,而课堂和校园文化氛围是无形的,彼此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促进。
  总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现今在情感教育方面我国还处于一个启蒙的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解决,情感教育是一个全体全员的教育,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提高情感教育的理念,使之走向科学化、系统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17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