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亲属呼唤用于昏迷患者放置胃管的临床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秀丽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昏迷患者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便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64例昏迷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置入胃管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置入胃管的基础上,增加全程动作轻柔、亲属呼唤、鼓励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31人一次置入胃管成功率94%,对照组33人一次置入胃管成功率73%,置入胃管有效率及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方法放置胃管对患者刺激小,提高了一次置入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亲属呼唤;昏迷患者 ;放置胃管;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199-01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均为颅脑病变引起。为了满足昏迷患者的正常营养需要,常常对昏迷患者进行管饲饮食,而管饲的前提是插胃管,每月更换一次。由于昏迷患者各种生理反射特别是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给置管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失败。从而降低了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了提高一次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笔者探讨了采用亲属呼唤方法放置胃管的临床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一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昏迷患者64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24-86岁。颅脑损伤51例,脑出血开颅术后13例。GCS评分6-8分45例,5分以下19例。行气管切开者49例。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GCS评分、病情、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胃管置入。医生与病人家属签同意书后,即物品准备,测量插管长度,行胃管的润滑等。插管前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检查鼻腔有无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评估患者口腔、咽喉部或气管内有无痰液,有痰液应先将其吸尽。当插入胃管15±1cm时将头部托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再缓缓插入胃管至预定长度,并证实胃管在胃内(常规三种方法),胃管末端标示插入时间。
  1.2.2 实验组在常规胃管置入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方法。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向对待清醒患者一样进行正常的交流,指导病人亲属每日日间与病人语言交流或录音交流,即患者病前最亲近、最喜欢的人呼喊患者的名字、称呼或呢称,像与正常人一样谈论家中有趣的、患者最关心的事,应用鼓励性的语言。在插管前,护理人员制定语言交流内容,如“呼唤患者的名字、称呼或呢称,你的病情好多了,现在护士要为你插胃管,从胃管中给你打营养品,解决你的吃饭问题,可能有些不舒服,希望能得到你的配合。当咽喉部感觉有物品时,做吞咽动作,管子就很容易插到胃内,好吗?”。家属与患者进行沟通同时,护士将物品置于床旁插管前,使病人处于半卧位,指导家属再次跟患者交流,插管时护士缓慢插至15±1cm时,由家属反复向患者说:“做吞咽动作…”,然后顺势在吸气时将胃管插入食道入口内,再缓慢插入到所需刻度。插管后,对患者进行鼓励,如“你是最棒的,很坚强,下一次继续配合,病治好了,我们就能回家”等。
  1.3 效果评价:为了防止多个护士操作时由于技术等原因造成的误差,在给两组患者置管时由同一护士操作。两组患者在置入胃管时能一次置入并证实在胃内方为有效,否则视为无效;置入胃管时采用自制的患者不良反应记录表调查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表1 两组患者插管效果比较
  
  注:有效:指一次成功 无效:指非一次成功
  2 结果
  两组胃管置入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对照组33例中,1次置管成功24例(73%),1次置管失败9例(27%);实验组31例,1次置管成功29例(94%),1次置管失败2例(6%)。
  两组胃管置入法患者不良反应率的比较:对照组出现一般反应22例(67%),不良反11例(33%);实验组一般反应29例(94%),不良反应2例(6%)。
  表2 两组患者插管不良反应比较
  
  注:一般反应指皱眉流泪; 不良反应指恶心、呕吐、呛咳
  3 结论
  3.1 两组患者插管效果比较表1,从结果中显示,实验组置入胃管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两组患者置管不良反应比较(表2),从结果中显示,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等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4.1 放置胃管时,常常会引起患者皱眉流泪、恶心、呕吐及呛咳。这是由于鼻腔黏膜下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支分布,咽部有喉上神经分布,对刺激较敏感〖1〗。所以护士要全程轻柔操作,减少病人不适反应。插胃管时也有误入气管、杓状软骨脱位〖2〗、心脏骤停〖3〗、呼吸骤停〖4〗等症状,医生与病人家属签同意书,可以使病人家属认识到此项护理操作的严格性和危险性,更加尊重护士,有不良反应也会理解护士,提高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4.2 因为熟悉的声音与音乐比陌生的要有效得多〖5〗这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起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即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声波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蜗神经传到脑桥时,可刺激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当这一系统兴奋,上行冲动增加,就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灶增加,此时即出现觉醒状态的脑电波,故易被唤醒;同时呼唤可调整神经元的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实现功能重组,达到重塑的作用;重复无数次的呼唤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给患者提供一种编码的输入信息,激活本体的反射机制,留下确切的持久的记忆痕迹〖6〗。
  多年工作经验发现,护士与病人交流效果与亲属与病人交流效果有明显不同。特将此经验与同仁在此交流,以便指导临床工作,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雷蓉、王万琼. 鼻咽部喷雾麻醉在安置胃管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04,9:8-9
  [2] 邓涛.插胃管致杓状软骨脱位1例〖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 187-188
  [3] 徐志刚.插胃管所致心脏骤停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天津护理,1998,6(4):167
  [4] 龚进红.1例插胃管致呼吸骤停的教训〖J〗.哈尔滨医药,2003,23(4):106
  [5] 张微微.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进展〖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3,9(3):157
  [6] 范慧琴,李建玲.呼唤对卒中昏迷患者的If缶床应用价值〖J〗.护理研究,2004,18(5):870-8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