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蒋 选

  
  金融危机使得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凸显,同时,也将强迫那些想要生存的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
  
  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要继续深化,一些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形势严峻,中央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刺激内需,力保经济增长速度“软着陆”和社会经济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其政策效应还需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是应该意识到: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已经悄然来临。
  长期以来,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迟缓的原因是多层面的
  
  从中观层面看,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不仅有大规模投入要素的基础,而且有相当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国际市场的需求;还有某些垄断行业凭借行政支持和对资源的控制,具有难以动摇的市场地位。从微观层面看,属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比较稳定的利润预期(哪怕是微薄的加工费),属于垄断行业的企业得到长期垄断利润的“滋润”,使得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从宏观层面上看,国家虽然早就提出“科教兴国”、“建立创新机制”等战略,但是缺少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地方政府出于对本地区短期GDP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就业率等政绩的追求,长期倾向于技术和资本的对外依赖,同样缺少对建设社会创新体系的战略考虑,缺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公共服务。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
  
  金融危机使得我国上述产业发展模式的缺陷凸显,一些依赖加工组装环节的企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的形势下,本来就很小的利润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即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这样的企业以及那些垄断行业的企业也将难以为继。面临市场萎缩和国际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挑战,除去不得不破产的企业不讲,要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中生存下来,大部分企业必须进行产品、技术、工艺装备上的重大转型和升级,最根本的还是通过自主技术创新,逐步掌握研发、设计、销售、物流、服务等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即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要在研发、设计、人力、管理等方面提高技术含量,同时发展高新技术行业中劳动密集环节。另外,我国沿海地区仍然可以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外向型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有国家战略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技术、市场、体制、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条件,需要企业、行业、科研教育机构、各级政府的合力。首要的是要有国家战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战略资源(特别是土地和能源)、农业(特别是粮食)的控制和储备,对金融领域的整体控制;二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应扎实地推进科学发展,坚定地限制、减少高消耗、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将大力开发新型能源、节能减排、生态补偿和再生等产业作为战略安排。以国家战略为依据,并体现、落实在制度安排和中长期政策导向上。短期宏观调控政策与国家战略的协调也需要慎重考虑,将包括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合作、技术转移、技术保护等内容在内的技术政策纳入国家政策体系,并通过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鼓励、引导企业、科研机构进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362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