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谦

  摘要:通过对无形文化遗产异地保护必要性的理解,对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
  关键词:无形文化遗产;异地保护;尝试
  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4-0009-03
  收稿日期:2006―02―25
  作者简介:周谦(1978―),男(汉族),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
  
  1 无形文化遗产的定义
  
  文化遗产:(CulturaI Heritage)包括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TangibleCu,―tura,Heritage)与(,ntangibleCultura,Heritage)两部分,前者以人类可直接接触方式存在,后者则以特殊媒介传导的形式存在。在《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CONSOLl-DATED PRELIMINARY DRAFT CONVENTlON FOR THE SAFEGUARD1NG OF 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中,“无形文化遗产”被定义为:“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类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2 我国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开发分析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无形)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这些传统生活及艺术方式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传统文化形态脉络,而这些文化形态又正是城市发展中文化形态单一问题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这些古村寨因为地处偏僻,加之文化习俗的制约,导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长此以往,既不利于区域性经济协调,同时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限于我国的财力、物力,国家无法对散布在偏远乡村的古村落及村寨实施直接管理,这将会导致许多鲜活的无形文化遗产逐渐消亡;但仅仅靠强制性在当地建立生态博物馆,既不能很好地实现无形文化遗产的动态传承,又起不到良好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对当地政府造成很大程度的经济负担。为此,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急需一种更为积极且多元化的保护方式。
  无形文化遗产异地保护的主要思想就是结合文物异地保护,在一个既可保证政府文物部门可以对古文物实施直接管理,又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可达性的地点,将可迁移的古建筑或古遗存进行异地重建,并将迁移目的地的自然条件与依附于有形文化遗产的无形文化有机地进行组织和规划。这样既可使偏远地区的古遗存得到充分的保护,有利于文物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可以促进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将无形文化遗产异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一方面能很好地解决异地保护所需的场所与资金需求,使文化保护更具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结合旅游活动对一般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可以结合旅游需求,使传统无形文化遗产得到新的创新与发展。
  总之,将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试图在文化保护方式上将单一的、封闭的博物馆标本式保护转变为一种开放的、多视角的文化原生态保护;将仅注重有形物质的保护转变为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将单纯以“保护”为目的转变为通过“保护一学习一传承”的模式达到发展与创新的目的;服务对象上也从面向文化研究专家转为面向广大普通人群,进而达到无形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的最终目的。
  
  3 规划实例分析
  
  湖南怀化的地面、地下文物极为丰富,散落在各地的寺庙、书院、祠堂、民居、桥梁、牌坊、石刻、塔亭无不记录着丰富的五溪文化信息。苗、侗、瑶、土家等少数民族用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使五溪文化宝库熠熠生辉。民间戏曲、歌舞、服饰、刺绣、染织、手工艺加工、绝技绝活以心口相授的形式,一代一代顽强地在五溪大地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及思想方式不断:中击着传统无形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一批批古村寨的荒芜与一些老艺人的仙去,一座座无形的文化博物馆悄无声息地倒塌了。虽然人们逐渐认识到无形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保护力度和方式仍略显不足。如果不对无形文化遗产提出新的保护方式,也许用不了多久,今天鲜活的传统文化可能就会变成博物馆中冰冷的“文物”。“给濒临消失的无形文化遗产寻找一块永久生存的乐园”,这是本次大崇山文化生态园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
  
  3.1 选址分析
  大崇山文化生态园选址在湖南怀化市芷江县公坪乡顺溪铺大崇山,总规划用地173.3hm2。选择大崇山作为异地保护的目的地,主要因为大崇山自然风光奇秀,并有自然山泉多处,山泉水质极佳,具有良好的旅游自然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当地民族文化生存发展的物质环境要求;在交通上,大崇山距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的怀化市仅4km,便利的区域交通条件既为大崇山提供了充足的客流资源,保证了园区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又有利于当地政府对园区内的古建筑进行维护与管理,并开展各项文化研究活动。
  
  3.2 场地规划特色
  3.2.1 地形自生保护模式
  通过对大崇山的山形解读,形成“一轴两环”的规划整体布局。一轴是指以大崇山中心谷地的山泉曲水为中轴,两环是指内外两条环形游览线,以及沿环线所展开的中心景观区及外围景观区。
  在充分解读基址地形的基础上,将不同民族文化的生活与交往习惯与地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地形自生的景观模式。比如,规划的侗族村寨有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民间建筑――花桥(又名风雨桥),园中花桥架子顺溪之间,游客既可以于风雨桥中向上仰望顺字石刻或向下俯瞰顺溪景观,又能充分领略到民间传统建筑的魅力;苗族民谚曰:“鱼住滩,人住湾”,苗寨多取避风近水处落寨,寨边河畔建有的水车与水碾,又因苗俗认为苗寨民居应力求坐向一致,谁不如此于己不利,所以规划中将苗寨设在顺溪边的山凹里,近水避风住湾,建筑统一朝溪水,溪边建有民族特色的水车、水碾;土家族村寨住房都是依山而建、杉木结构的平房或吊脚楼,规划中就将土家寨置于山麓,背山面水,以吊脚楼为主要建筑形式。
  3.2.2 展示与参与相结合的保护活动开发
  园区内的各种建设项目既要能充分展

示各个民族不同的民俗风情,又要使游人能够有条件参与其中,从而使各民族文化能够以一种生动的方式传承下去。集中体现展示与参与的活动项目是园中有机布置的DIY景观系列。DIY(Do it yourself)是结合游赏者对场所认同感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地去关注“自助景观”,让游客有机会成为一个“DIYer(景观活动参与者)”,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场所教育目的。全园规划的DIY系列共有5个:
  ①DIY农耕园让游览者亲自参加农耕,松土、播种、锄草、灌溉,只到最后的收获。游客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了解耕种的艰辛,又可以增强对各民族传统耕作方式的了解。
  ②DIY茶艺馆规划将茶艺馆定位为富有深厚文化底蕴,洋溢着民族传统色彩的茶楼、茶坊,游客可以在茶艺馆中学习泡制侗族、瑶族的打油茶、苗族八宝油茶、土家族的擂茶。
  ③DIY民族纺织刺绣文化坊侗族妇女的刺绣、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游客在此不仅有机会一饱眼福,可以学习手艺,染出自己的花纹。
  ④DIY竹木工艺品雕刻坊展示传授民族竹木工艺品制作过程。
  ⑤DIY民族酒文化坊侗族人饮酒时喜欢唱歌,劝饮助兴。“酒令歌”所唱内容,多即兴式地随编随唱。在这里,游客可以和侗、瑶同胞们一起开怀畅饮,感受各民族丰富的民俗文化,也可以带上几壶陈年老酒回家同亲人朋友细细品味。
  
  3.2.3 丰富的时空意境解读
  园区景观设计充分结合无形遗产的历史性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基址丰富的自然景观条件,运用各种空间布局手法,共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时空舞台。
  明清古街巷作为文物异地保护的典型举措,位于顺溪广场西侧,依山势而建,占地约1200m2。这里集中保护了大量散布在怀化地区的明清古建筑,通过规划布局形成古街巷。规划设计与建设都遵从“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护文物的真实性,特别强调保持街巷风貌的完整和生活方式原貌。在古街巷中还布置有古建筑博物馆,集中馆藏了一些明清古建筑遗存。当游人从宽敞的广场空间转入恍如几百年前的明清古街巷,空间的突变,使游人产生一种亦真亦幻的错觉,既充分展示了古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又为无形文化遗产提供了发生的场所与延续的可能。
  
  4 结语
  
  每一个民族背后都有一种核心价值,有自己产生的最早原因。正是这些本质的东西塑造了我们看问题、看事物的方法。多姿多彩的无形文化遗产是我们历代祖先的创造,是他们内心情感一种天才的表达。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在生产力中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崇山文化生态园概念规划是对无形文化遗产的异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这次规划,首先满足了大崇山景区周边市民的周末及节假日外出踏青、欣赏自然美景、体验民族风情等民族文化休闲需求。其次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G].国办发[2005]18号.
  [2]湖南大崇山文化生态园概念规划文本[S].
  [3]魏小安(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司长).中国旅游业需要什么样的旅游规划[J]旅游学刊,2001(2).
  [4]王江,王仲璋.关于异地迁移维修古建筑的思考[J]儿文物世界,2004(2).
  [5]吴馨萍.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J].文化研究,2004,(1).
  [6]麦薇,王赤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一席谈[J].今日中国论坛,2005,(6).
  [7]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一章“总则”[EB/O]http://www.folkcn.org/ShownewsaspNew sid=465,2003-11-24.
  [9]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2).
  [10]谢凝高.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的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2003(3).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46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