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达到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师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许多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因素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鉴于此,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有些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一、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情感氛围
  数学中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悦、自由心理状态的情绪氛围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数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①要牢固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教态要亲切,语言要和蔼。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恩做了许多实验,最后得出一个这样有趣的公式:信息的总效率=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设想一个情绪不好、感情淡薄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呢?!这一点确实值得每一个每天面对学生的教师引起注意。
  ②教学要民主,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要时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在肯定敢于发表的基础上,及时指出错误的原因,并给予引导。
  ③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在29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感受到,通过鼓励性的及时评价,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产生积极的效果,对促进知识学习的情感,而且对学生人格情感的培养,真正做到了情感交流的共鸣。
  二、培养学生创设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这方面,一些教师实施愉快教学,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学习。例如:
  ①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比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教师揭示课题后,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414”,问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回答是肯定的。这时老师接着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总是老师获胜,这使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②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抓好直观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
  ③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丰富感性认识,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④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抓好课堂讨论和学习竞赛活动,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⑤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因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每一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多种学习经验的综合。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手段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益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巩固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比如,在低年级教学中适当开展小游戏活动,作律动操,都是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借鉴使用,不失为一种创设愉悦乐学的心理情感培养的方式之一。
  三、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心理情感
  要建立这样的心理情感,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也会产生种种情感。对此,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的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从中受到激励,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总之,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因为情感因素在非智力因素中起着关键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能使人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自然会长久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599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