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自主创新历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燕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解放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中国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分析中国自主创新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并探究各阶段的特点和成效。
  作者简介:齐燕,合肥工业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历程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01-02
  国内最早使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是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1994),他对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研究开发中的学习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主导学习模式,只有通过研究与开发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本文所讲的自主创新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创新,它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结合中国自主创新的历程来看,中国的自主创新是从技术引进开始的,相继经历了自主创新准备阶段、自主创新起步阶段、自主创新发展阶段、全面建立自主创新系统阶段,本文从概述中国自主创新的四个阶段出发,探究各个阶段特点和成效。
  1 技术引进为主,自主创新准备阶段(1950―1978)
  建国初期,国内各项事业百废待兴,现代科学技术几乎是空白。为了在短时间实现实现技术进步,中国选择了以技术引进为主的方式,并且多为设备引进。此阶段国家创新系统以政府计划体制为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决策由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投入主体,资源严格按照计划配置;创新的执行者或者组织者进行技术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他们所实现的创新成果,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损失。
  中国1950―1990年技术引进
  合同金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陈林光《中国技术引进模式与策略的思考》。
  1949――1979年中国技术引进重点领域及技术来源
  2 自主创新起步阶段(1978―1995)
  这一时期,中国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开始走向联合之路,同时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日益增强。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和各部委、地方所属从事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同企业、设计机构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同时中国进行了科技拨款制度的改革,它逐步改变了科研机构的经费单纯由国家包揽的状况,科研机构经费来源不断拓宽,形成了多渠道筹集科研经费的局面。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开拓技术市场。从此,技术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市场的产生于发展使我国与世界同步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改变了我国的科技投入结构,推动了我国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了大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和发挥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扶植和引导了高技术服务和科技中介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深刻的改变了技术创新的模式。
  3 自主创新发展阶段(1995―2006)
  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是新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第三个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研发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至2005年,我国的研发支出已经达到2450亿元,占GDP得比重达到1.34%。其中基础研究支出131亿元,占研发费用的5.36%;应用研究支出433亿元,占研发费用的17.70%;试验发展支出1885亿元,占研发费用的76.95%。研发人员数量150万人。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加强,使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1997-2005年中国科技产出
  在技术进步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引导的推动下,我国以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区内企业不断增加,区域集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以下是1997年至200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情况。
  中国高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
  注:**为规模以上企业数。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 全面建设自主创新国家体系(2006至今)
  中共十七大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十七大报告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中国自主创新历程上的再一个里程碑。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财政支出中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7年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的财政支出2113.5亿元,是1980年的32.7倍,年均增长达13.8%。在此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统计结果显示,在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的3710.2亿元中,各类企业支出达2681.9亿元,是2000年的5倍,占全社会R&D支出的72.3%,比2000年高12.3个百分点。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在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下,至2008年底,我国专利部门已累计受理国内专利申请403万件,授予专利权214万件。其中2008年当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71.7万件,是1986年的31.1倍;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申请19.5万件,是1986年的25.7倍;从国际比较来看,据世界各主要国家均为成员的《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显示,2008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6089件,排名从1997年的第22位跃升至世界第6位。
  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总量上,以及与中国自身的纵向方向上的比较,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研发密度还是在科技活动人员密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根据美国全国制造者协会2009年3月发布的最新报告现实,对全球最大的20个国家的创新指数的测算,为了清晰显示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下面是一个简表:
  本表格根据NMA的数据整理。
  5 结语
  从上文可以看出,中国的自主创新经过了四个阶段,即自主创新准备阶段、自主创新起步阶段、自主创新发展阶段、全面建立自主创新系统阶段。虽然目前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指标,中国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应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密度,自主创新科技人员密度,提高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等方面出发。
  参考文献
  [1]仪德刚,李海静,赵新力.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程与成效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2]刘洪涛.中国创新模式及其演进的市政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6).
  [3]陈光林,赵芳.中国技术引进模式与策略的思考[J].国际经贸探索,1994,(1).
  [4]刘国,李兴文.国内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
  [5]黄国祥,钱敏.浅析韩国技术进步的历程[J].国际商务研究;20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33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