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内部审计外部化适用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静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内部审计外部化是社会审计业务竞争日益激烈的结果。社会审计的争夺使得内部审计的发展步履维艰,其发展框架一度受到冲击。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回归,验证社会审计并不能取代内部审计。以此作为出发点,从阶段论、内容论两方面,讨论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适用性。
  关键词:外部化;适用性;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64-02
  1 内部审计外部化发展历程
  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来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社会审计面临的诉讼风险加大,因此,寻求多元化来维持其生存,开始争夺内部审计服务。另外,企业管理层出于节省财务开支和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等因素的考虑,也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完成,这个现象称之为内部审计外部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内部审计外部化基于社会审计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内部审计外部化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风险导向审计思路的到来,提高了内部审计的地位,促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回归。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内部审计的角逐,使其争论的焦点不再是完全取代一方,二是转变在适用性方面。
  2 阶段论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而言,企业是有生命力的, 寻求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任何企业追求的目标。生命周期分析认为市场经历创建、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需要实施不断的变革与之相适应,其中尤以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为重。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组织结构中是否设置,在什么阶段设置,设置到什么层次?
  2.1 创建阶段
  企业成立之初主要目标是使企业的主营业务顺利开展,公司的决策和发展战略制定上集中在资金是否能够筹集到位;员工是否熟悉经营业务;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被消费者认可。相对来说,企业在管理方面的精力相对分散。所以这个阶段,企业在对市场形势和发展形势不明确的前提下,一方面咨询社会审计,借助其经验和资质等优势,弥补管理上的缺陷。另一方面,咨询费用占企业开支较小,企业完全有能力承担。故这个阶段,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是合适的。
  2.2 成长阶段
  企业一旦步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其投资报酬率相对稳定。在这个阶段,企业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生产能力和相应的技术都有很大的提升。依据规模效益原则,在市场认可度的前提下,绝大多数企业按照企业发展的天性,需要扩大规模。随之调整的就是组织结构层次化,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组织改革牵连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改革过程中,要勇于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管理的细化提上日程。社会审计随着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企业的掌握程度不够,在咨询建议上会有点偏离。基于这种考虑,企业在资金有保证的前提下,开始培养管理储备干部,使其发挥管理、监督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应在组织结构中添加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内部审计人才。考虑其经验的不足,企业的发展也应该借助于社会审计丰富的经验,即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建议。
  2.3 成熟阶段
  企业规模在其主营业务扩张到一定程度,市场趋于饱和,企业发展很容易陷入多元化扩张的陷进。面对不熟悉的行业,常常失去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很容易按照生命周期往衰退阶段靠近。历数许多企业辉煌一时,但却昙花一现。据资料显示,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管理者更习惯的照抄照管理理论。笔者认为,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的外在表现。远大空调总裁张跃提到“管理本身是没有定论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历史背景的企业,甚至员工文化背景不同的企业,都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管理是没有定论、没有模式的。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人员相对社会审计人员而言,更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完成了经验的积累,行之有效地提出让企业更长久的策略。因此,内部审计机构的完善和宗旨,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
  2.4 衰退阶段
  美国AT&T公司的前任总经理在《企业成长的哲学》中指出,大企业的衰退并非没有预兆。这种预兆经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明显的信号:第一,固守陈旧的作业方法,总认为旧时的方法最好不需要革新。第二,没有设定新的企业目标,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第三,反省思考能力逐渐减退,整日纠缠于外部事物。第四,制度主义过于根深蒂固,无法用宽松而富有弹性的制度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第五,进取的积极性逐渐消失,使得无数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眼前溜走。在这些信号中,其中第一项、第三项、第四、第五项均体现在管理的制度化,丧失了企业的创新性和成长天性。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内部审计应该以创新为重心,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3 内容论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有财务收支审计,目的是对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会计记录和报表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作出判断;经济效益审计,目的是评价所审项目是否经过慎重的选择,并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提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经济责任审计,目的是对企业的经营者所承担责任的履行情况的审计。但目前,据调查,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仍以财务审计为重点,侧重于差错防弊。我国社会审计的主要目的也是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把重点放在财务报表,降低了审计效率,丧失了内部审计存在的真正价值。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条,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笔者认为,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法律规定的。那么,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公司无需重复验证报表的真实性,而是把重点放在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分析和评价方面。
  参考文献
  [1]杨娟.关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性分析[D].厦门大学,2009,(4).
  [2]王妍玲.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有关问题探析[J]. 商业研究, 2005,(10) .
  [3]傅黎瑛.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趋同的机理研究[J] .财经论丛, 200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1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