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开封地区气象因素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焦仁庆 赵新礼

  小麦是开封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23.33万公顷以上,随着国家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近两年,小麦播种面积有了进一步的增加。随着科普下乡,农民逐渐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认识到小麦高产与气象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封地处东经113°52′~115°02′,北纬34°12′~35°01′之间,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击平原的尖端。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侯,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6℃,≥10℃的有效积温4600℃,无霜期223~242d,年平均降水量634mm,能满足冬小麦生长的需求。
  1 气象因素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1 温度 小麦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11℃~22℃,但在生长初期为了预防小麦年前旺长或拔节,往往要求播种温度低于20℃。以开封为例,冬性品种以5cm地温在17℃~19℃为宜,半冬性品种以5cm地温在15℃~17℃为宜。开封地区以半冬性小麦为主,播种日期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适宜温度为14℃~18℃。若温度过低,冬前小麦生长缓慢,不能形成分蘖,不利于小麦越冬。日平均气温在12℃~15℃时,有利于分蘖,若冬前形成2~3个分蘖,小麦能够抵抗低温达-15℃,抗冻能力强,有利于安全越冬,翌年开春,形成壮苗。小麦返青后,日平均气温逐渐回升到8℃~10℃,是分化小穗的时期,也是提高成穗率的关键时期。气温在10℃以上开始拔节,这一时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下降,应注意防御倒春寒、冻害。抽穗扬花期,所需温度为16℃~21℃,气温若低于10℃,会延迟开花,影响结实率。小麦灌浆最适宜的温度为18℃~22℃,乳熟期温度为22℃~23℃,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8℃,将停止灌浆。因而暴热天气常使灌浆时间缩短,形成秕粒。适当的气温日差,对灌浆十分有利,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千粒重。
  1.2 水分 冬小麦整个生长发育期需要水分530mm以上。小麦发芽需要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65%。出苗后,土壤湿度以田间持水量的60%~80%最为适宜,有利于小麦快速生长,为小麦形成壮苗打好基础。拔节孕穗期,田间需水量140mm左右,适宜的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为70%~80%,若此时遇到干旱,小穗结实率降低,降水过多,则秆茎细弱,容易倒伏,影响产量。孕穗期小麦生长非常快速,这时缺水,严重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抽穗扬花期,小麦所需水分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80%~90%,此时水分不足直接影响结实率。灌浆成熟期要求土壤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若此期遇连阴雨,则影响小麦成熟,易造成小麦发芽变质,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1.3 光照 小麦生长要求光照充足,尤其是起身拔节期和抽穗开花至灌浆成熟期更为重要。开封地区光照条件能满足小麦各生育期的需要。拔节孕育期,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光照对小麦拔节孕育特别重要,在小麦小穗分化期间,缩短日照长度,有利于增加小麦穗目,光照直接影响着节间的伸长和长粗,粗短节间是构成大穗的物质基础。充足的光照对小麦灌浆成熟十分有利,小麦籽粒中2/3以上的干物质主要靠灌浆期间的功能叶片提供光和产物,此时光照不足严重影响千粒重和出粉率。
  2 灾害性天气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2.1 冻害 冻害是小麦在越冬期或春季生长期遭受的强降温或低温冻害。冻害是小麦发育期中主要灾害之一,对小麦产量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小麦拔节和抽穗期间的冻害影响较严重。
  2.2 大风 春季大风能够揭走表土,加速失墒,还可吹出小麦分蘖节,使其失水而死亡;同时,造成小麦倒伏,使小麦严重减产。
  2.3 干热风 干热风时,温度显著升高,湿度显著下降,并伴有一定风力,蒸腾加剧,根系吸水不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是小麦发育中后期的主要灾害之一。
  2.4 其他灾害性天气 如冰雹、暴雨、干旱、连阴雨等气象灾害,均会使小麦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3 灾害性天气防御对策
  适时播种,抓好冬季田间管理,浇好越冬水,实现壮苗越冬;加强春季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形成壮苗,抗倒伏;强化后期管理,早浇灌浆水。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尤其注意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做到早知道、早防御。抓住时机,抢收小麦,做到颗粒归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37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