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20年中国能源战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讨论中国中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问题,要从我国的能源需求、能源发展的态势来谈起。现在我国出现一个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两年中国的煤炭、原油、天然气年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都达到两位数甚至接近20%。能源强度出现了上升态势。现在我国能源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从整个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来看,前四年能源平均增长速度将近10%,在一个五年计划内,整个五年能源弹性系数高于1,这是过去二十几年来没有发生的新变化。
  
  高能耗产业导致能源短缺
  
  在能源高增长、高供应的条件下,我国仍出现了能源短缺,而且是大面积的。经济增长是能源短缺的基本原因。我国现在经济增长速度是远远超过曾经的规划速度,近几年全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远大于7.2%。同时在经济界认为很多地方的GDP计算中有可能低估了现在的增长速度。东部要带头实现工业化,西部要崛起,要加速,还要比东部快,中部也不能落后,大家都以高速度的方式在作自己的计划。
  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虽然从全国来看,2020年要达到实现基本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但是很多地方都希望能够提前达到,同时在城市化方面的进展引起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结构是趋重的,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其他产业,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了53%,而且在第二产业里面,工业的速度特别是重工业增速非常快。
  近年的能源消费高增长是出乎意料的,也增加了能源需求预测的难度。比如说现在中长期能源规划的设想是,我国在2020年的能源需求总量控制在30~32亿吨标煤。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能源弹性大于1,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2020年能源需求量可能达到50亿吨标煤,大大超过目标。由于我国采取了一些结构调整的措施和节能的措施,2020年有可能是36亿吨标煤,煤炭的需求是将近30亿吨,石油是6.5亿吨,电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这样,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压力就比较大了。电力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持续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有可能比较长时间地接近1,现在是达到了1.5。即使以1看的话,2020年我国的发电量有可能达到五亿千瓦时,发电装机能力可能超过11亿千瓦。2020年以后,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能源需求是不能由现在常规的能源供应来满足的,必
  须想新的办法解决需求短缺问题。
  
  能源发展存在的其他问题
  
  在能源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之间能否协调发展。
  电源结构不合理,加剧煤炭供应和铁路运输压力
  为解决当前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国内出现了电力项目建设高潮,如果不优化电源结构,不合理布局电源项目,铁路运输瓶颈将长期存在,扩大电源建设、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目标也无从实现。
  电源建设前期工作出现“跑马圈地、盲目布点、无序开发”
  电力体制改革在厂网分开后适逢缺电局面,五大发电集团纷纷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谋求电源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争抢资源。目前这种资源端竞争出现的问题,一是项目前期工作落后,前期项目储备资金不足;二是建设地点和经济效益好的电源项目大家抢着建,地处偏僻、经济效益差的电源项目无人问津。
  电源资源的省级壁垒开始显现,保护地方投资者的倾向有所抬头;而国家尚未形成对电源进行合理规划的调控机制,现行的宏观调控手段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行政管理手段失效。电力项目开发市场机制不成熟,通过竞争方式择优选择投资者的做法有待完善和规范,导致项目资源开发无序。
  石油需求增长,对外依赖加深,应对国际市场油价波动措施不足
  世界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较大发展潜力,可保证中长期稳定供应。近十年来,我国石油消费保持了年均5.5%的增长率,并且有逐步加快趋势,在石油消费逐年递增的同时,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波动频繁,而我国缺乏应对高油价的防范措施,特别是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国际市场油价的影响力却很小。有关专家分析结果表明: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降低0.01个百分点。长远来看,我国石油将依靠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乃大势所趋,迫切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探索稳定、安全的石油供应途径,从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变为积极影响者,减缓油价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冲击。
  
  能源统计体系亟待完善
  
  可靠的能源基础数据体系可以为政府作出科学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机构改革之前,各节能机构在能源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方面具备比较好的条件。但机构改革以后,过去的一套节能管理体系相应取消或弱化,影响了能源基础数据的获取,也缺乏对能源基础数据的客观分析。能源项目具有投资大、周期性长的特点,能源基础数据的不可靠或忽高忽低都会影响能源决策、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能源生产、消费数据的戏剧性变化凸显了转型时期能源数据收集、统计工作的难题,能源统计体系不完善导致缺乏可靠的能源数据。因此,目前的能源统计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
  
  走可持续能源发展道路
  
  根据国情制定发展模式
  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模式,要重视本地、区域和全球的能源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节能优先
  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明确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方针,改变只重视供应,轻视对能源需求合理性管理的传统做法。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实施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全社会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设定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控制目标,加强节能政策引导;设定全社会节能目标;调整产业结构,在产业发展规划上要充分考虑能源制约,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引进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引导合理的生活方式;用价格政策促进节能,建立节能基金,加大节能投入,建立终端用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等。
  
  采取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战略
  一、加大国内能源供应能力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煤炭工业,尽量开发国内油气资源,加快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促进国际能源供应安全。
  二、建设现代化煤炭工业,切实解决煤炭安全生产问题;除了安全管理以外,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煤炭生产技术和相应装备;认真解决煤炭生产相关的环境问题;开发先进的高效清洁煤炭利用技术,特别是煤炭发电技术;解决煤炭利用的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等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国内油气产量。积极开发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通过体制创新,提高油气产量;把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做为能源多元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四、要加快核电发展。核电发展对中国能源具有战略意义,核电发展速度可以进一步加快。当前的核电市场为核电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要进一步开放核电市场,加快核电商业化步伐,沿海地区可以考虑以核为主的电力发展路线。
  五、开拓国际能源合作的新途径。近些年,国际能源安全架构需求不断改进,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和平发展和和平外交的组成部分,中国应通过合作能源开发,促进出口国经济发展,通过技术和资本的投入,帮助资源国开发利用能源,建立双赢的长期合作关系,促进地区能源合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能源合作方式。
  
  人 物 简 介
  周大地,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学术报告有《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点》 、《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及碳排放情景分析》 、《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攻关计划制定》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494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