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城新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城市景观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印记。不同的观察方法会带来不同的城市体验。本文用View by Mobile Vehicle法从大尺度空间感知城市,通过乘车这种快速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感知连续的城市界面。对西安市一环路进行调研,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城市景观View by Mobile Vehicle 西安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景观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事物以及其相互组合而成的综合体。景观不单是指建筑物、构筑物、植物、水景等外在的环境,它更多的是在反映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的生活环境,能让人们参与其中进行生活体验,也是人在社会和茫茫大地中的居住场所。
  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景观形象分为五类:道路、边缘、区域、结点和标志,它们共同构成城市的可读性和可意象性。那么广义的城市景观可以定义:为城市形体环境和城市生活共同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视觉形式,既包括好的和坏的视觉形式, 也包括好坏之间的视觉形式。
  此次我们以认知西安市城市街景为课题,以西安市一环路为例,调研方法为VBMV(view by mobile vehicle)法。运用VBMV(view by mobile vehicle)法调研是因为城市的大尺度空间体验凭借步行只能完成15分钟500米的时空距离,且是对城市功能性的生活内容进行体验,而街景的连续性通过步行感知无法形成整体的界面印象,乘车不仅解决了大部门城市通勤,车上的动态感知,亦促成对城市街景的界面连续感知,并且易于弥补步行节点空间的序列感知断点。
  2.城墙景观在西安城市景观系统的地位
  西安城墙、护城河形成于公元1370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现在的城墙是西安文化的名片和载体,是千年中华文化积淀的缩影。
  从整个城市看,它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又是铁路交通和公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在城市中具有指向与标识的作用,并以其独特的特色反映出城市的经济,文化历史,是城市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专业角度来看,城墙不仅是由砖石垒成的防御系统,还是由若干个景观要素所构成一个个景观点由老的城墙串联起来,加上护城河与环城绿化带的包围组成了城墙景观带,将碑林、钟鼓楼等各具特色的景观结点衔接起来,并以城墙为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实体。
  
  
  3.西安市一环路街景的调查研究
  3.1调研路线及方法
  西安市一环,即西安环古城墙沿线,紧邻西安古城墙。一侧是古城墙,一侧是待改造的建筑群、街景绿化和公共设施等。调研起点为和平门,乘出租车绕一环路一圈,期间用DV录制两侧的街景。笔者通过VBMV法感知连续宏观的城市景观,针对一环路整体城市景观、一环路南段至东段、一环路北段至西段进行了分析总结。
   图1 调研路径
  3.2调研结果分析
  3.2.1环路整体景观
  古城墙外现代化建设飞速,笔者看到古城墙在此并没有失去昔日的气势。环城景观带沿路,设有绿化带或城市公园,距离城墙较近处多以“小、矮、弱、窄”的景物作为陪衬城墙的“大、高、壮、阔”。虽然周围的玻璃幕墙高层建筑开始增多,但是有着鲜明特点的建筑形式在此产生强烈反差使互相更加突出。(图2)图2 作者自摄
  3.2.2一环路南段至东段
  一环路南段北侧一直处于施工状态,南侧为商业建筑。南侧沿街建筑正在整体改造阶段,但笔者看到现有建筑形态、色彩几乎没有西安地方特色。相比城墙内文昌门碑林博物馆附近街道,整体仿唐建筑群特征,地域识别性高,此路段建筑群的整体性和地方特色性但还未成体系。(图3) 图3作者自摄
  
  3.2.3一环路北段至西段
  一环北段至西段道路建设有高架公路,在此段道路上俯瞰周边景观,能明显的区别于南部片区的城市景观。北部系现代高层建筑为主体的城市风貌。但是一环路西段交通堵塞问题严重,近年新型产业和办公场所北迁而生活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城南,以致一天内下班时间段内,由北向南车流量巨大,此路段非常拥挤。(图4) 图4 作者自摄
  4.结语与愿景
  在VBMV法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研究对象的一些问题,问题客观的存在着,但笔者也看到城市正在积极的改变着现状,问题是此刻的不一定是未来的。
  对于这些问题结合自身专业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1.城市景观的地域性是非常重要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群、公共设施、本土植物都能展现当地的风貌。
  2.对于一个以国际化为目标发展的城市,不仅在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应该带给当地市民和游客最直接的福利。城市中交通的畅通,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3.西安市此时的发展是不同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追随全球时尚潮流大都市的方向。西安珍惜本土的历史文化,也以此为根基发展。在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同时将现代化城市建设做的更整体和明确的区别与古城。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 华夏出版社, 2001
  [2]顾朝林,宋国臣.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 城市规划. 2001(03)
  [3]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 城市规划. 2001(12)
  [4]Kevin Lynch.The View from the Road. . 1964
  作者简介:
  杨潇涵/女/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西安 710055)
  李甜/女/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西安 7100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05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