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萌

  近几年成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已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乡村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26-02
  一、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成都乡村旅游1987年发轫于郫县农科村。经过20余年发展,乡村旅游地已遍及郊野,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旅游收入急剧增加,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和休闲方式。成都作为全国有名的休闲城市,休闲旅游是市民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成都成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政府更加大了对农村的开发,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成都周边的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均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正处于增长的态势。
  二、成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缺乏特色和深度
  目前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形式体现,大多数的“农家乐”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即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产品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对于自身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深度挖掘。同时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品位不高、缺乏深度、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从事“乡村游”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基本是闲居在家的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且由于旅游培训工作未能及时全面的跟上,对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的把握还不够成熟,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同时,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旅游服务意识较弱。另一方面,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
  3.缺乏营销理念
  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其营销的手段仅限于区域内的平面媒体或道路广告,营销投入很少,且不持续。由于行业缺位,经营者缺乏开拓远距离客源市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能力。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我市乡村旅游没有形成整体品牌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1.政府应正确引导、大力扶持
  政府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地引导乡村旅游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离不开资本的运作。政府应不断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积极搭建投资、融资平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兴办旅游实体,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群。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破坏。因此,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有着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和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要深度挖掘古蜀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古蜀传统文化美德。如开发郫县古蜀杨雄文化和望丛祠祭祖文化。
  3.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
  加强对旅游重点人才的培养。着力抓好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通晓旅游事务和经营管理的行政管理、职业经理、市场营销、旅游开发、特种服务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同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散漫、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
  4.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群化发展将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战略,应从几个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政府对区域内乡村旅游需求量的调查评估、对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和资质的正确评价、对周边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考量,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其次,各级财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项目建设引导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后,加大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杨桂华,王秀红.农家乐经营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8).
  [3]甄先尧.中国农家乐[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
  [4]王云才.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与借鉴[J].旅游学刊,20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