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顺应论视角下的文化语境和翻译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万张

  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的领域,它研究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以及语言与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从语用的角度展开对翻译的探索,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翻译界的关注。利奥・希金( Leo Hickey )汇编的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从语用的多层面探讨了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作用,如:语言的行为功能、预设、礼貌原则、相关原则以及合作原则、新信息与旧信息、前提与名示、时间指示与空间指示等。“翻译就是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对等,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Leo Hickey:1999) 比利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他的新著《语用学新解》(1999 )一书中提出的顺应论( Adaptability Theory ),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本文从顺应论的观点出发,旨在探讨翻译实践中文化语境的顺应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1 顺应论介绍
  
  耶夫.维索尔伦(Jef.V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从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根据维索尔伦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外部的原因”。人类的语言具有三个特点: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变异性指人类语言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它本身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语言的选择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程式或特定的关系进行的,而是在极为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作出的;语言的顺应性是指通过商讨的办法来选择语言,以保证交际的圆满成功。顺应性是核心。
  
  2 语境
  
  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 于1923年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他指出 “在一种活的口头语言中,没有情景语境,话语就没有意义”。维尔索伦则认为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一样,都具有情景语境,他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和线性系列;交际环境则包括语言使用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语境随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更新,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语言的选择必须积极顺应具体的语境以及具体的语言结构。因此,语境与语言使用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要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语言的选择必须考虑到语境的影响,即一定的语境制约着语言的选择;另一方面语言的选择同样会影响乃至建构新的语境在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与语言结构互动,从而动态地生成话语意义。
  
  3 文化语境与翻译
  
  文化语境即语篇外的文化背景,“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近年来对文化语境的广泛、多视角的探讨进一步诠释了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涵盖每个言语社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规约、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及价值取向。文化差异往往是造成翻译困难的重要原因。
  Eugene A,Nida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地位和文化对词义的影响如此广泛,以至于在不考虑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很难对文本作出恰当的理解”(Nida,1993:1)。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正确理解原文,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达给读者的过程。由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差异,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对相同的事物或人的行为有时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翻译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其任务不仅仅是要做好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做好文化的理解与传播。由此可见,文化与翻译是不可分割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由于时代背景、交际环境、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审美情趣、所欲达到的预期目的等方面的原因,原语与译语难以完全对应。翻译是一种时间、空间错位的一种特殊交际过程,而顺应论尤其适用于交际行为过程的分析。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必须对原语的文化语境加以分析,并积极的顺应,才能在翻译中实现文化信息的传递,实现原语和译语的对等,从而取得等值的语用翻译。
  
  4 文化语境的顺应性及翻译策略
  
  在传递跨文化信息的时候,译者必须能动的采取各种翻译策略,使之不断的适应新的文化语境,作出正确的选择,完成恰当的翻译。
  4.1 显现隐性意义法(Implicit-Explicit)。显现隐性意义法指的是译者将源语中原本隐含在内的文化含义明确化,使得原本隐含的意义对目的语读者来说变得浅显易懂。主要可以采用加注释法以及用目的语中相近的表达方式代替等方法。
  例如:
  (1) “这断子绝孙的阿Q!”远远地听到小尼姑的带哭的声音。(《阿Q正传》p158)
  Translation: “Ah Q,may you die sonless!” wailed the young nun already some distance away.
  (The True Story of Ah Q: p158)
  断子绝孙,在中国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是一个极其恶毒的诅咒的话语,带有很深的隐含意义,而由于缺乏对文化语境的理解,英语读者却不容易理解 “die sonless”所包含的深意。根据维尔索伦的顺应论,古代伦理观念是属于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译者应该对源语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做出适当的顺应,使得英语世界的读者能够理解这个道德观念下的“断子绝孙”的深刻含义。为了将隐含意义暴露,译者可以采用加注释的方法来将这个隐含意义变得明确,如:
  “Ah Q: may you die sonless!” (It is a vicious curse in China) wailed the young nun already some distance away.
  这样一来,原来隐含在词语背后的特殊文化含义就被明确的表达出来,译文读者也较容易理解这个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诅咒以及小尼姑当时的愤怒了。
  (2)“祥子!”她往近凑了凑:“我有啦!”
   (《骆驼祥子》)
  Translation: “Xiangzi.” She came closer. “I am in trouble!”
  (施晓菁译)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我有了”是怀孕的一种比较隐晦的说法。直到现在,仍然有这样的说法。译者将带有隐含意义的“我有了”译成了“I am in trouble”,没有把隐含的意义(虎妞怀孕了)显现出来,而是采取了一种转换的方法,转换成了另外一个意思 (有麻烦了),笔者认为是极为不妥的。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怀孕应该不能是件坏事。而且在小说中,那也不是一个坏消息,因此翻译成 “I am in trouble” 应该是对源语意义的一种误解。为了使源语中这个带有隐含意义的表达法变得让目的语读者能够理解,我们应该揭开它隐晦的面纱,直接将意思表达出来。如: “Xiangzi! She came closer,”I have a baby!“ 这样一来,意义就变得很明确。”
  (3): 祥子的脸红的象生小孩子送人的鸡蛋。 (《骆驼祥子》)
  Translation:

  Xiangzi flushed as crimson as the painted eggs which the parents of a new-born child distribute. (施晓菁译) “红鸡蛋” 是特殊的风俗,是刚生了小孩的父母给客人派发的表达谢意和喜庆的礼物。这一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因此,译者在处理这段文字的时候,一定要加注释 ,使得译语读者能够充分的理解“红鸡蛋”背后所带有的含义。我们更倾向于在译文后加个注解(the painted egg are distributed by the happy parents to the guests to express the thanks and happiness).
  译者自己理解了源语的文化语境含义后 ,应该积极的作出动态的适应,使译语能够最大限度的传递源语文化,并被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4.2 隐藏显性意义法。所谓的隐藏显性意义法,就是译者将源语中可能会引起译语读者误解的带有译语文化特性的词的特殊含义隐藏起来,使译语更准确的表达源语的意义。译者可以采取近似表达代替法,将源语中具有译语文化特色的词语换成同义的译语表达方式,从而避免不同的文化语境带来的理解困难。
  例如:
  “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红楼梦》第九回67)
  Translation.1:
  And inevitably among so many boys there were low types too,snakes mixed up with dragons. (Vol.1) p179
  Tranlation.2:
  …where many are gathered together the wheat is sure to contain amount of chaff… (Vol.2) p 206
  在这句话的翻译处理上,霍克斯和杨宪益的译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杨本采取了字面翻译法,把 “龙蛇混杂”这个比喻原封不动的按字还原,变成了 “snakes mixed up with dragons”。而霍克斯的译本则避免了把“龙”这么个在西方文化中带有“凶神恶煞”含义的词语翻译出来,而是使用了一个意义与之相近的短语 “良莠不齐”(形容稻谷中混杂着稗子等杂草的种子)来代替,通过将原有的隐含义避免,转而用其他相似的方式达到了与目的语的高度适应,从而使译语读者不会产生对源语的误解,使文章的含义更易于理解,并溶于西方文化。
  4.3 意义补足法。意义补足法指的是,在找不到与源语对应的译语表达方式时,译者自主的放弃源语的表达方式,采取另外一种说法,将原本不足以表达的意思补足。
  例如:
  鲁贵:你妈要还是那幅寡妇脸子,我就当着你哥哥的面上不认她。
  Translation:
  LuGui: If she tries to put on airs and come the great lady over me this time,I will disown her,and in front of your brother too!
   (《雷雨》)
  “寡妇脸子”指的是侍萍对鲁贵没有好脸色,但并不是指她长了一个寡妇般的脸。如果直接翻译成 “widow's face”,恐怕译语读者不能理解什么叫 “she has a widow's face”. 译者在这种无法找到对应词的情况下,应该顺应文化语境,在理解了这个源语的意义之后能动的作出顺应,换成具有相同含义的另外一个表达法,将源语无法充分表达的含义补足。译者将它翻译为 “put on airs and come the great lady over me”,生动传神的表达了侍萍对鲁贵的厌恶之情。
  译者还可以通过加注解的方式,对原本不易于理解的信息加以补足,使其更易于理解。
  如:
  “班门弄斧”可以翻译成为 “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但是为了尽可能的追求与源语文化的一致,译者在后面加了一个注解: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让译语读者知道,这个显摆到底有多么不自量力,就像在木匠的祖师爷鲁班门口玩弄斧子一样可笑。
  
  5 结论
  
  维尔索伦语用学综观下的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这为语用学及其他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科学的研究视角。本文将顺应论运用到翻译实践中,研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影响下的跨文化翻译如何才能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等值。在语言的运用中,语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其中文化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翻译的质量。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文化的传递。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克服文化语境的差异,积极顺应文化差异,弥补文化缺省,才能避免翻译中出现文化信息传递障碍,实现最佳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 He,Ziran. Notes On Pragmatic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Foreign Trade,2002
  [3] Leo Hickey.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 Jef,Verschue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1999
  [5] 白解红,“语境与意义”,《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四期:21-24
  [6] 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中国翻译》,2001年第五期:6-9
  [7] 晏小花 刘祥清,“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中国科技翻译》,2002年第一期:8-10
  收稿日期:2007-12-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74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