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合紫砂精髓磨砺检察文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贾彦峰

  江苏宜兴,中国陶都,教授之乡,江南文化历史名城,以独有的紫砂文化闻名海内外。身处其问的宜兴市人民检察院,为建设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作为检察系统的老模范,早在1997年宜兴市检察院就被评为“全国模范检察院”,2007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老模范如伺雕刻新坐标,攀登新高峰,这是宜兴市检察院党组班子须臾不敢松懈的话题。检察长李阳常说,紫砂文化独步千年,“紫玉金砂”享誉中外,从不褪色,从不变质。这种恒定如一精雕细刻的作风难道不值得我们借鉴么?我们身处陶都就要根植于这片文脉厚重的江南秀土,汲取紫砂文化精髓,引导干警打造精品工作。新时期的法律监督工作就是要如陶细腻、如铁铮铮,而且还要不断创新,擦亮品牌,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对得起紫砂艺术的神韵。
  该院与全国十大能工巧匠、全国人大代表徐安碧等紫砂艺术名家结对,开展“紫砂文化魅力行”等文化育检活动,组织干警赴陶庄观摩见习交流,认真领略“紫玉金砂”所蕴含的精细性、品牌性、和谐性,让紫砂文化和检察文化相互交融。不少干警深有感悟地表示,要像工艺大师精工细作紫砂壶那样精益求精办理每起案件,不断开启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源源动力。
  宜兴矿山资源丰富,紫砂矿独一无二。近几年,一些人为谋取暴利私挖乱采,使一座座青山满目疮痍,群众反应强烈。
  2005年,党委政府决心开展整治矿山专项行动,恢复青山绿水。该院顺势而为,上山进矿,摸排线索,期间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堰南第二采石矿承包人吴阿金越界开采,群众多次到矿管部门反映无济于事。当年底,该院顺藤摸瓜,以案带案,一举挖出了镇安监科副科长宗某、市安监局副局长王某、市矿管局局长曹某等矿山管理系统的串案窝案15起。与全市矿山整治行动,遥相呼应,使各类矿山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
  针对办案中发现紫砂矿被严重私采滥挖的问题,及时向党委、人大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提出建议,助推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
  案子办结了多想一步,令法律监督功效最大化,这是宜兴检察人一贯秉承的执法理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该院对此就有了认识。
  那时“穷庙富方丈”,是该院所查办经济犯罪案件的一个典型描述。
  案子办得很成功,一些企业却因失去了领头人垮了。忍痛挖疮的现实引起了办案检察官深深思考:“我们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除了办案,还应该做点什么?检察工作与服务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在哪里?”
  由此,生发了独具宜兴特色的预防职务犯罪模式,1996年该院成立全国第一家“职务犯罪预防中心”,引领专门的预防职务犯罪机构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01年,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国首开先河,进行预防职务犯罪地方立法,制定施行了《无锡市预防职务犯罪条例》。而宜兴的经验,就是这一地方立法的重要渊源。
  近年来,该院又率先推出对政府重大招投标项目驻场检察,实施交易双方廉政承诺制、交易过程备案制、资金决算会审制、履约回访考察制、交易活动公示制等五大专项监督机制,先后对国家华东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等涉及62亿元资金、120多个政府大型建设工程进行了驻场监督,其间多项预防检察建议被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检察建议,相关做法经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批示成为正式文件在全市施行。
  “你们的救助,给了我七岁女儿生的希望,使我全家感到了温暖,我无以为报,只能承诺永远做一个遵章守法的公民。”这是一封被害人家长写给宜兴市、无锡市领导的感谢信。在宜兴检察院的救助下,年仅7岁的车祸被害人得到了及时救治,一家人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思民之所忧,做民之所盼!宜兴检察人始终如一地把服务民生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D08年初该院牵头多个部门出台《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办法》,现共对6名对象实施了救助,积极为无锡领先全国一步进行刑事被害人救助地方立法提供样本案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6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