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房才有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房子,是人们生活的栖息地,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安土重迁,有房才有家……”等等这些都道出了中国人对房子的重视、对根的留连,为了这个,他们甚或会穷其一生,因此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成了许多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事。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和住房建设的推进,从一定程度上讲,我国人民群众住房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从1978年的6.7平方米增长到近30平方米。经过艰难的探索,改革和努力,住房样式上也从60年代的平房,衍变到70年代的筒子楼,再到80年代的单元楼,之后是90年代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直至跨入新世纪的小高层、复式、别墅,老百姓住的房子是越来越宽,质量也越来越好,装修也越来越漂亮。这些变化同时也都深刻地反应了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中国老百姓的住房梦随之也都渐渐实现了。在城市是这样,在农村,住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几乎每个农家都有自己舒适的庭院和高大宽敞的砖瓦房,客厅、餐厅、卧室也都单门独立,除了地理位置、房间格局不一样以外,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令人羡慕的是,农家还在开阔的庭院种菜、栽花、植树,这些都是城市人羡慕却又难以实现的地方。
  60年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却意味着已是一个甲子的轮回,前后的对比,凸显出其不算长却略显厚重的画卷。
  
  60年的住房沿革
  
  1949年新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刚刚建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像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贫民窟和篷户区的问题,改善市政环境,成了当时最首要的任务。1979年,为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国家补助资金,在许多城市开展了将房全价出售给私人成为私人住房的试点。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售价为120元至150元。由于当时职工收入水平等原因,买房的人不多。因此在几年中,有50个城市进行了向私人出售住宅的试点,总共才出售了36.6万平方米。1984年国务院批准试点城市实行“公有住房补贴出售”。这一报告的提出并且实施,在今后的两年中,向个人出售房屋面积明显增加。1892年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历史转折点。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住宅将成为一种商品,且要求住宅业带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意味着住宅业已从单纯的建设领域上升到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领域。为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1995年国家建设部实施了“2000年小康型城市住宅科技产业工程”为主的住宅项目,此项目的提出,加上房改力度的加强,中国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之后从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制度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体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原来的集体购买逐渐退场,个人购买成为主要形势。
  
  亲历亲为亲滋味
  
  提到住房的前后变迁故事,瞬间闯入笔者眼帘的就是当时看电视机《血色浪漫》时候郑桐和蒋碧云刚结婚后挤筒子楼那间住处的镜头,整个房间连门都没有,所谓的门就是伸手就可掀开的门帘,逮着蒋碧云换个农服,郑桐都要替她把手,生怕哪个冒失的同事不吱声就闯入,但电视毕竟是电视,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亲历亲为的人才能道出那独有的滋味。
  “敏” 敏出身于70年代初,中专毕业以后在淮阴一个国营工厂工作,她爱人则在另一个相距不远的单位,结婚后为了方便他们的生活,爱人单位给他们分了2间平方,总共就20来平方,一间夫妻俩居住,另一间放些物件,家人过来时也好顺便将就下。就这么辛苦的一住就是4年,虽然当时国营单位也有分房福利,但对于他们学历不高的普通职工来说,等分房子的影那基本上只能是眼巴巴的争着干着急,之后由于厂房改建,平方拆迁,他们还在外面租过20几个平方的房子住,家里来个人带带小孩什么的还要收起小饭桌再顺势搭张小床,辛苦可想而知了,虽然厨房什么的都要和房东共用,幸运的是这段过渡时间并不算长。还好后来淮阴在城南搞开发,小产权房那时候对他们来说基本上还是有望的,好不容易找人帮忙拿出了他们婚后仅有的几万块钱才买了块地皮,之后又是用好几年的积蓄加上七拼八凑来的钱才把两层小楼给盖起来。虽然是简单装修,但对于他们小家庭来说,楼上楼下两层倒是挺宽敞,住着也挺舒服,门前的小块空地虽然不大,但还可以侍弄点青菜萝卜丝瓜豆角什么的,自己吃不完还送给邻里,不但绿色无公害,而且闲暇时间倒也挺怡情的。随着城南的开发,这里的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正当他们住出感情来的时候,政府却要搞市政规划,由于离大学城不算很远,商家都看到了这儿的潜在价值,所以最近却又在捣乎要拆迁,虽然拆迁之后即将要搬进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的商品房,各方面会更加紧凑,便于市容管理,但对他们来说,要从刚住习惯的楼上楼下独门独院空间搬进相较紧凑的百十个平方,而且又不能侍弄瓜果李枣,他们多少还会有点失落呢!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吧,随着城市人口集聚越来越多,个人空间相对来说都会受到影响,楼上楼下又变成更加奢侈的事咯!
  “周昊” 周昊年纪虽然不大,他出身于七十年代末,属于跟70年代的人有一定区别,又跟80青年沾边的那类人,但可能因为很早就参加工作的缘故,所以他的住房情结更多的是类似于70年代人的情怀。他95年从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苏北的一个镇上中学教书,当时学校给安排的宿舍几乎和在校学生无异,几个单身男青年老师挤在一间由原来的教室临时腾空的所谓宿舍里,和学生宿舍相比,只是床由原来的高低床换成了稍大点的木板床,额外添加点桌子椅子脸盆架之类的物件,空间相对于宿舍而言是大了一点点。那时候想一个人分个单间宿舍都不容易,好不容易哪个男老师工作调动要搬走了,为了那一间单身宿舍,许多人早已是虎视眈眈,N多人是磨破裤脚,踏破某后勤主任的家门,到最后还是只能有一两个人愿望达成。不过对他们单身小青年来说,几个人挤一窝也有单身宿舍所没有的好处,一些单身女老师可以随便过来串门,无须提防因为单身宿舍害怕别人闲言碎语的琐事,这样他们倒也乐意。就这样几年之后,因为整个城市搞体制改革,学校也是积极鼓励私人入股,为了吸引生源和提高老师的工作热情,最后学校出一部分钱,老师自己再出一部分资金建了职工公寓,这样折腾几年后,当年不 大的小伙子也都差不多到了成家的年龄,还好在即将成家的时候有了套个人私自的小空间,对他们来说,倒是躲过了筒子楼锅碗瓢盆的丁冬声。
  “彭莹” 彭莹是笔者的一个朋友,下面笔者是借她之口道出父母60年代人为房子奔波的交错经历。据朋友所讲,她小时候住的还是平房,跟大家印象中的家属区大院很相近,放学或是饭后小朋友一起都可以玩耍,大门口不远的小卖部,2毛钱的冰棍积攒了她们儿时所有的回忆。在自己很小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跟父母一起挤在一张大床上,但随着自己越来越大,父母也都感到了孩子大了,需要一点自己的小空间。同时也需要养成一些独立起居的生活自理能力。后来母亲单位搞福利分房,一家终于分到了2居室的一套40来个平方的小房子,但那时候的楼房户型还很差,卫生间、客厅什么的都相对而言比较局促,没有阳台,晾个衣服什么的都是伸到窗户外边的绳子拉成的杆上,逢个下雨什么的就更是不便。家里来个亲戚朋友什么的更是连安置的地都没有,到2000年左右那会,房地产刚刚兴起,而且彭妈妈也感受到了这些不便,几乎是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买了套商品房,三房一厅,整栋房屋的设计是当时刚刚兴起的“蝶式”,一梯4户。客厅较大,各房间采光都不错。由于是第一次购买商品房,彭妈妈没有任何经验,只求面积够大,以解决客人到来时没地方住的窘境,但等真正入住之后,彭妈妈便发现这套房子住起来也还是不太顺心――房子是大了,但还是没有阳台,想晒个被子、衣物什么的,还得抱着东西到楼下去晒。除了面积够大外,户型设计和用才和原来的那套房子基本没有区别。考虑到种种不满意之后。随着房地产业越来越发达,户型设计什么的也都在逐渐提高,经过一家人的协商考虑,2005年彭莹一家决定把现住的这套房子和原来的那套一起卖掉,最终是搬进了户型、面积等都相对较为满意的一套跃层4室2厅的大房子里,在上次去他们家玩的时候,彭妈妈说起这些还乐呵呵的笑呢!
  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无限希冀与憧憬,对于抱有“有房才有家”这种思想的传统中国人来说更是这样,建国60年至今,经过多次改革和努力,人们终于由原来的“为房而愁”逐渐到“居者有其屋”,虽然不能说所有人都对自己的房子满意,但起码是慢慢的都不用再为房子而发愁的时候,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当今的房地产却又使房价热翻了天,刚从幸福日子里长大的80后,90后等从校门一出来就开始为房子而忧,住房的又一次改革,房价的抑制与稳定又到了另一波的关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06366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