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非诚勿扰》看80后男性择偶的特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芳 荣岩

  10年初,《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等一批电视相亲交友节目走红,收视率节节攀升。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自由恋爱、婚姻介绍所、平面媒体的相亲广告,再到时下热门的网络征婚、电视相亲,就择偶方式而言,80后与前辈已有很大不同。他们利用电视媒体展现自我,实现自己追求爱与幸福的权利,显示出较强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平等意识。电视相亲节目不仅仅是相亲交友,也是一档真人秀节目,从中还可以看出80后这代人的特点、人生价值观,以及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同类节目中具有代表性。该节目制片人王刚说:“我们想在节目中探讨80后、90后的婚恋观,诸如拜金、要嫁富二代还是希望门当户对,我们希望将时下单身男女最真实的想法呈现出来。”这档节目的形式是24位女生面对一位男生,通过亮灯、灭灯进行选择。节目中播放男嘉宾个人资料的VCR,主要有基本资料、理想女生、恋爱观、消费观、朋友评价等内容。2010年全年《非诚勿扰》共播出89期,我们收集了所有的视频资料,剔除一些不完整的资料,我们以344位男嘉宾为样本,占总数的83.7%。我们想通过分析,从中了解男性择偶看重自身的哪些条件以及看重配偶的哪些条件。
  哪些男性走进了《非诚勿扰》
  
  年龄。男嘉宾中最小的20岁,最大的56岁,平均年龄为27.56岁。有83.1%的男性是80后,这也符合节目创办的初衷,即为80后提供交友平台。
  婚史。96.8%的人未婚。
  地区。24.3%来自北京,14.6%来自上海,8.5%来自南京,7.5%来自广州,4.6%来自深圳,4.6%来自重庆,3.9%来自杭州,2.4%来自成都,累计占总数的70.4%。一个主要原因是《非诚勿扰》节目组在这8个城市设置了现场报名点。
  职业。34.3%的人是私企/外企一般职员,22.9%的人是管理者、个体/私营企业主,8.0%的人是自由职业者,三者累计占总数的65.2%。
  学历。有136人说明自己的学历,其中,3.7%的人学历为初中及以下,5.1%的人学历为高中、中专,64.0%的人学历为大学本(专)科,还有27.2%的人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其中有37人有海外留学经历,即9.0%的人是海归。大学本(专)科以上学历的人为91.2%,占男嘉宾总数的30.2%,说明参加节目的男嘉宾学历比较高。
  经济条件。有95人说明自己的收入,其中,月收入最低值是850元,最高值是216666元。这95人的月收入均值为12793.86元,中位值是7000.00元,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人均月收入。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参加《非诚勿扰》的男性以80后为主体,绝大多数未婚,在国内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有比较体面的职业,属于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这些在婚姻市场中占有优势的人群,为什么选择通过电视相亲节目征婚?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电视相亲节目满足了当代人的择偶需求。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一些人无暇相亲交友,而电视媒体覆盖面广,通过电视征婚能够扩大选择对象的范围。原因之二是电视相亲节目切合了80后人群的个性特点,他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愿意选择这种择偶方式。
  
  男嘉宾对自身条件的
  描述语分析
  
  绝大部分男性在一出场就说明了自己的姓名、年龄和地区,在个人基本资料的VCR中说明自己的职业。其次是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二者都属于择偶标准中的精神因素,说明男性重视找性格脾气相投、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女性为偶。接下来是经济条件、学历、能力才干、家庭背景,其中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代表着显性的经济实力,而学历和能力才干代表着潜在的物质基础。可见,男性在对自身条件的描述中,对精神因素的重视程度高于经济因素。“资源交换论”在择偶领域的解释是,人们为某一特定的异性所吸引,是由其所能提供的资源决定的。“进化论”在择偶中的解释为,女性择偶者为能使自己有限的后代最大程度地生存下去,会寻找那些资源丰富,且愿意长久付出并提供承诺的男性共同抚养后代。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男性择偶时,自陈个人条件比较看重经济因素。
  
  男嘉宾对配偶要求的
  描述语分析
  
  男性最看重配偶的条件。男性对配偶的性格脾气要求最高,超过一半的男性对配偶的性格脾气有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性格脾气在男性的自我描述语和对配偶要求的描述语中都占据第一位。超过三分之一的男性希望和配偶能够相容互补,近30%的男性对配偶的相貌和思想品德有要求。接下来,男性对配偶要求提及频率超过20%的条件依次为:身材、气质修养、两人感情。相貌和身材的排名比较靠前,说明郎才女貌的传统思想在较大程度上存在,这也符合择偶中的“进化论”。然而,性格脾气、思想品德、气质修养都是男性对女性的内在要求,超过了相貌、身材这些外表条件。
  双方的相容互补和两人感情排名比较靠前,分别是第二位和第七位,二者都属于择偶标准中的精神因素。有34.0%的男性择偶看重双方的相容互补,说明男性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男性择偶条件中体现得更加明显。
  有20.6%的男性看重两人感情。一般认为小女生幻想的纯粹爱情,在男性中有一定比例的拥护者。这些男性希望缔结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女性不是因为钱财才选择他,有15人提出不希望找物质女、拜金女。有学者提出,生存环境越接近现代化,人们越看重浪漫爱情。可见,相比较于女性的外表,男嘉宾择偶看重女性的内在性格品质以及精神因素,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男性对配偶“才”和“财”的要求。男嘉宾对配偶要求排名第八位的是能力才干,对配偶要求排名第十位的是职业。对配偶职业有要求的男性中,大部分人希望女性有自己的事业。
  从以上男性对配偶的能力才干和职业的要求上可以看出,一些男性对配偶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而是希望女性能够兼顾贤妻良母和事业型的双重角色,做“小女人”和“大女人”的统一。这一“强”一“弱”看似矛盾的要求,说明随着社会进步,一些男性开始接受两性平等、女性独立的社会现实,他们既看重女性传统的一面,也希望另一半具有独立自信的一面。
  此外,男性对配偶的学历、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的要求提及频率相对较低。有12人提及“学历”,有9人提及“家庭背景”。
  能力才干、职业、学历是择偶标准中的“才”,代表着潜在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和家庭背景是择偶标准中的“财”,代表着显性的经济实力。可见,男性对女性的“才”和“财”的要求低于对“貌”的要求。
  年龄和婚史。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排在男性对配偶要求条件的第十一位,婚史排在第二十二位,即男性对配偶的年龄和婚史要求并不多。
  其他要求。有8.1%的男性对女性的生活习惯提出要求,有4.9%的男性对女性的兴趣爱好提出要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这两项指标也属于择偶中的精神因素。
  随着人口流动加快,交通便利,通讯发达,男性对配偶的地域要求减少了,只有4.1%的男性对地区提出要求。“距离不是问题”,这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表现之一。
  男性理想配偶的形象。为更加细致地了解男性对配偶的要求,我们将男嘉宾对配偶要求的描述词语作为记录单位,不作先期分类,进行频数统计。排名前五位的词语依次为温柔体贴、孝顺、善良、活泼开朗、可爱。其中,温柔体贴、活泼开朗、可爱都是属于性格脾气方面的要求,孝顺、善良都是属于思想品德方面的要求。“孝顺”超过“善良”,成为男性对女性思想品德方面的第一要求。有3.2%的男性提出婚后和父母同住。相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人口已接近一亿,80后中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他们看重和父母的关系,希望配偶孝顺顾家,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面临养老问题,也愿意和子女同住。
  排名第六位的是漂亮美丽。可见,男性对配偶的性格脾气、思想品德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相貌。有气质、独立、聪明智慧并列排在第八位。并列排名第十一位的词语是事业支持、理解、信任尊重,这都属于相容互补的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物质拜金女排在第十四位,提及频数为15次,是相对比较高的词语,提及者的态度都是否定的,即不要物质拜金女。
  
  男性择偶标准的新特点
  
  前人研究发现,出生于1935~1956年的男性的理想妻子是,漂亮、健康、温柔、贞洁,年龄比自己小,身材比自己矮,学历比自己低,职业声望比自己低,这是非常典型的“男高女低”模式。出生于1955~1979年的男性对配偶的外貌、性格等方面要求比较多,选择妻子的标准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
  以80后为主体的男性对配偶的要求与前辈相比有四点不同:一是经济条件上的“门当户对”被情感心理上的“门当户对”所取代;二是不同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模式,一些男性对配偶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女性既有事业又顾家;三是男性对配偶的学历、经济条件、年龄等方面的要求与择偶梯度理论所认为的“男高女低”模式并不完全一致;四是男性对配偶的年龄、地区、婚史、贞洁的重视程度下降。(摘自2011年第2期《青年研究》) □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47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