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际视角下国有银行改革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全球金融危机后,银行业整体风险状况逐步稳定,尤其中国银行业稳中有进。2018年7月2日,英国《银行家》公布了2018年全球的1000家银行排名,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工建中农)首次位列全球1000家银行前四名。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更是以一级资本3241亿美元连续六年高居榜首。全面分析经济转轨型国家波兰和俄罗斯的国有银行改革案例,汲取经验和教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对于促进国有银行发展、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银行改革;不良资产;转型
  [中图分类号]F832
  1 引 言
  基于各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同,银行制度存在一些差异,通常来说,按照产权结构可以分为国有银行和私人银行制度。国有银行按照国家持股的份额又可以分为国有独资银行(100%)、国有控股银行(51%~100%)和国有参股银行(0~50%),如我国在股改前工农中建四大行均由国家持有百分之百的股份,属于国有独资银行,目前四大行均为国家控股银行,国家持有股为50%~80%。俄罗斯前国有银行属于国有参股银行,其股权11%国家持有,10%为个人持有,剩余的79%为私有企业持有。国有银行作为一种银行制度,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和技术周期的多重压力,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亟须以史为鉴,并汲取国外国有银行改革教训,为下一步深化国有银行改革探索和积累更多经验。
  2 波兰、俄罗斯国有银行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具体原因和背景不同,但是在各国的经济金融系统的重组中,都对其国有银行进行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改革。本部分考虑到波兰、俄罗斯和中国都经历了由中央统一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在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有想似的起点,所以对波兰和俄罗斯国有银行改革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对我国国有银行改革有借鉴作用,也可以有助于更好理解国有银行改革。
  2.1 案例分析
  2.1.1 波兰的国有银行改革
  1989—1992年,波兰实施“休克疗法”使得波兰的经济金融体系发生了紊乱,通胀剧烈,此后波兰开始抛弃休克疗法,政府积极研究除适合波兰国情的改革方法,对政府进行重新定位,出台新法律法规,经济开始有了回暖。从总体上看,波兰国有银行改革效果是比较好的。
  在1989年之前波兰银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单一银行体系,波兰民国银行既是央行又是商业银行。1989年颁布银行法案,规定银行可以吸收私人资本。同年在四百多家国民银行分支银行基础上建立起9家国家控股的国有银行,专司国民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至此波兰建立二级银行体系。1990年政府提供外资进入优惠政策(如外资银行经营前3年免税),刺激外资进入。1993—1994年波兰为防止竞争过度,制定《银行与企业法》等法规,加强银行业进入管理资格,同时减少新增的银行数量。此时很多银行面临财务困难,1993年波兰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31%以上,政府为解决银行困难,积极对这些银行制定财务重组计划。1996年政府发布《抵押贷款法》,该法规为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之后的三年波兰央行允许外资银行参与银行业改革,从而取得银行控股权。1999年,波兰政府取消了外资银行建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一直到2001年9月,国有银行不再拥有实质意义,外资银行控制的总资产占整个波兰银行业的78%以上。
  2.1.2 俄罗斯的国有银行改革
  1990年,俄罗斯模仿波兰实行“休克疗法”。但是俄罗斯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式比波兰更加激进。在改革前期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形下,由于极力推进私有化改革,大多数银行成立后又倒闭、破产,导致银行体系脆弱性增加,以致无法有效地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俄罗斯进入经济体制实质改革,核心是进一步经济自由化。1990年颁布《苏联国家银行法》《银行及银行活动法》明确了二级银行体制,在俄罗斯私有化的背景和二级银行体制的建立下,放宽了银行准入市场条件,商业银行数量急速上升。直到1998年俄罗斯进入危机发生,数量才有所下降。
  1998年无心于实体经济而一味依赖于证券投机的银行在俄罗斯金融危机中由于流动性缺失严重,不可避免地陆续倒闭、破产。之后,政府积极发挥其作用,对银行进行重组,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帮助银行渡过难关。2001年,政府和央行共同制定《俄联邦银行部门发展战略》,从推进银行的私有化、加强银行与实体经济的合作和建立平等的市场竞争机制三个重点方向对银行体系做出了部署。2003年后,俄罗斯银行才走向正轨。
  2.2 总结经验和教训
  2.2.1 政府在國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
  波兰和俄罗斯的国有银行改革证明了在转轨经济国家中,政府的作用已不容忽视。对于波兰,政府在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时,独创性的将不良资产问题和国有企业重组问题紧密联系,同时赋予国有银行准司法权力使银行在企业重组中起主导作用,通过这种方法扩大银行自主性,而且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对于俄罗斯,政府一是要选择改革方式和制定可行性方案,二是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银行遭遇危机后,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银行复苏,从而使得经济健康发展。
  2.2.2 国有银行制度的必要性如何转换为有效性
  从国际视角来看,大多数国有银行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国有银行长期内担负着相当的信贷业务和信贷指标。不仅仅是上文提到的俄罗斯波兰,欧洲发达国家也在特定时期存在相当比重的国有银行。只是随目标的实现以及全球金融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有些国家国有银行私有化盛行。当然,国有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能否带来有效性与其特定的宏观环境和条件密切相关。例如,俄罗斯国有银行在改革初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下,单纯模仿波兰的国有银行改革,基于表面的拿来主义,这是俄罗斯在改革中所犯的最本质的错误,必然导致危机产生。   2.2.3 国有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服务实体经济是国有银行回归本源的必然要求。俄罗斯1990—1998年间出现了2200多家银行,在业务操作中,这些银行极少将客户存款投资于实体部门或者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和方便,反而集中精力从事货币投机活动,依赖外汇债券拆借倒卖等货币投机等经营。而且在利率为负的条件下,银行仍然接受客户存款进行外汇市场投机和银行借贷谋取利润。这个阶段俄罗斯国有银行偏离了其作为存款创造银行的本质,脱离实体的资金空转进一步聚集了银行风险,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
  3 政策建议
  基于波兰、俄罗斯国有银行改革经验和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历程及发展现状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国有银行改革之路的政策性建议。
  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化银行改革之路。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波兰政府、俄罗斯政府在国有银行改革中的作用不可忽略。虽然政府控股从股改前的100%到现在的50%~80%,我国国有银行已经从国有独资到国有控股转变,但政府的作用仍不可忽视。国有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党领导与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继续深化国有银行改革。
  二是遵循时代的发展稳步推动国有银行转型。不能重蹈俄罗斯的拿来主义,要结合本国国情,和时代接轨,实时调整战略。结合国有银行发展现状,面对技术变革的挑战,国有银行面临转型压力,在大数据时代下,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重塑银行生态,以科技敏捷带动业务敏捷。
  三是开放以提升竞争力水平。这一点可以从波兰国有银行1995年推出与外资银行配对的姐妹银行计划得到启示,既可以汲取先进的技术,也可以在合作中推进银行股份改造。同时,从我国国有银行四十年改革历程中也能提示,引入外资银行、国有银行走出去等一系列改革方法促使我国国有银行在竞争中得到成长。除此之外,不同银行之间、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应秉持互利共赢理念,强化信息交流加强合作,防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损失。
  四是防范风险。首先,要明确国有银行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俄罗斯国有银行业务曾与实体经济脱轨,追求暴利,最终只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混乱。其次,构建风控模型,强化风险管控。纵观中国四十年国有银行改革历程,国有银行大部分时间都在和不良资产作斗争。改革最重要的意义不仅是提高国有银行资产质量,更要认识到把握住风险是银行的底线。最后,加强人才建设,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全面提升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4 结论和展望
  国有银行改革四十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是从主动改革求发展、实现开放到以开放促竞争、倒逼改革的过程;从国有银行改革之路可以看到中国金融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更加市场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回顾改革历程,汲取国内外改革经验,以后的改革之路才能少走弯道。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刘睿,陈桂敏.利率市场化、所有制结构与银行风险水平[J].国际金融,2018(4):11-17.
  [2]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43(9):31-45.
  [3]巴曙松,陈华良,李晶.“脱媒”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转型[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2-16,74.
  [4]易纲.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 金融研究,2009(1):1- 14.
  [5]张杰.风险承诺、金融市场化与国有银行体系[J].国际金融研究,2017(5):3-14.
  [6]王曙光,王琼慧.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绩效:基于上市银行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7(4):27-34,40.
  [7]周小川. 金融改革发展及其内在逻辑[J]. 中国金融,2015(19):11- 17.
  [8] LANNOTTA G,NOCERA G,SIRONI A.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on bank risk[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13 (22) :152-176.
  [作者简介]沈在威(1996—),男,汉族,安徽阜阳人,就讀于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669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