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允价值确定之现值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金永利 张晓博 金静静

  [摘 要] 十余年来,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先用后禁、禁后重用的艰辛过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引入公允价值的条件,但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下有效地利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及实务操作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公允价值如何取得以及如何确保其可靠性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联系,介绍公允价值确定的现值法。
  [关键词] 公允价值 现值 价值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
  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新准则重新正式启用公允价值概念,是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表明中国会计计量发展正紧随着国际主流方向,符合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迫切要求。但其对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和具体使用条件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这种适当的、谨慎的态度也表明我国目前市场环境下有效地利用公允价值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性及实务操作问题。加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突然降临,使得原本被认为是颇具先进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受到质疑,这使得公允价值如何取得以及如何确保其可靠性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联系,介绍公允价值确定的现值法。
  二、公允价值与现值的联系
  价值是经济学的精髓,价值增值是管理学的永恒追求,作为从属于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会计的核心正是提供与经济决策相关、可靠的价值计量。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曾经一统天下、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环境。当代国际会计变革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越来越多地在会计和报告中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这两个概念。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等的一种计量属性。是最能反映各会计要素本质特征的计量属性,它是会计计量的最高目标;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其是价值的直接计量(即现值)和间接计量(历史或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的总称,在价值和现值的基础上具有“真实和公允”的本质特征,能提供更多面向现在、未来、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信息。
  基于“价值”这一共同的内在逻辑起点,公允价值与现值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非同寻常的联系。公允价值,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能够反映资产内在价值的计量属性。资产作为能够带来未来经济收益的经济资源,其内在价值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是因为资产的内在价值体现在资产创造未来经济收益的能力上,而未来经济收益通常可以用未来现金流量来表示。因此,现值实际上就是公允价值本质属性的数学表达,现值计算是公允价值最基本的获取方法,现值法是公允价值确定的基本方法之一。但是,也应该注意到现值只是公允价值的一种计量技术,现值并不等同于公允价值,因为现值只是任何一种现金流量同利率的结合,现金流量是估计的,利率可以随意选择,这样,就会出现多种现值。在这些现值中只有与决策相关的近似反映公允交易额的部分才可以用来估计公允价值。
  三、现值法的具体运用
  在计算现值时,按照计算对象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是否确定,可将现值计算区分为传统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
  1.传统法,通常只使用单一一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的与风险相称的折现率。它假设该折现率可反映有关未来现金流量和适当风险报酬的所有期望。但这种假设只在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都确定、或虽都不确定,但市场中存在有相应可观察利率和相似未来现金流量的参照物时才成立。而这在现实中很少存在。
  传统法模型为:PV=Σ[CFj/(1+DR)n]
  式中:PV为现值;CF为现金流量;j为现金流量金额的种类(j=1,2,…,m);DR为单一折现率;n为年数。
  传统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对于存在合同约定现金流量的资产和负馈。合同利率已经反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运用传统方法计量的结果同市场参与者对该项资产和负债的数量表述能够趋于一致。但是,传统方法在识别和选择与风险成正比的利率时需要两个条件:①市场上具有相似未来现金流量特征的另一参照资产或负债;②相应的利率在市场中可以被观察到。在一般情况下,满足这两个条件相当困难。另外,当资产和负债不存在合同约定的金额和支付日期时,无法取得建立在合同现金流和利率基础上的现值。当合同现金流转变为估计现金流时,原来适用于合同现金流的利率不能再适用于估计现金流。当现金流的时问也不确定时,单一、恰当的现金流和利率无法合理确定。这些问题传统方法难以解决。
  2.期望现金流量法,期望现金流量法是一种更有效的现值计算方法。它是对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按照每期现金流量期望值乘以相应的发生概率,然后再加总的计算现值的方法。单一利率或许可以确定金额的不确定性,但要确定一个能够反应时问不确定性的利率是很难的。期望现金流量法考虑了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并计算出它们的期望值,而不是只寻找一个最可能的现金流量。
  (1)当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确定、金额不定时,现值计量模型为:
  PV=E(CF)/(1+DR)4=Σ[CFj•P(CFj)]/(1+DR)n
  式中:E(CF)为期望现金流量;P(CFj)为不同现金流量j出现的概率(j=1,2,…,m)。
  (2)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确定、时间不定时:
  PV=E(PV)=Σ[CF/(1+DRi)i‘P(CF)]
  式中:E(PV)为期望现值;DRj为不同时间i的折现率(i=1,2,…,n);根据利率期限结构和收益率曲线,DRi可各不相同。
  (3)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均不定时:
  PV=ΣΣ[CFj•P(CFj)]/(1+DRi)n 或PV=ΣΣ[CFj/(1+DRi)iP(CFj)]
  这里,i=l,2,…,n;j=1,2,…,m。
  期望现金流量法的优点在于它将计量的重心直接放在了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和计量时所采用的各种假设上。能够提供传统法所不具有的透明度、可理解性和新视角,从而能相对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因此大大扩展了现值技术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因而得到目前国际上的一致推荐。不过也有人认为期望现金流量法,并不能够如实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的真实情况,不能完全改变现值计量
  本身的复杂性,甚至也不一定提高其精确度。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8;2。
  [2]李浩然:公允价值确定之市价法与现值法,财会月刊,200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7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