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变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江

  [摘要] 目前,家庭教育投资已成为北京市城镇居民日常投资支出中最大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北京居民教育投资的现状、影响因素和计量模型等方面作分析探讨。
  [关键词] 家庭教育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预测
  
  一、近年北京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随着北京经济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城镇居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在这二十几年间也有了显著变化。恩格尔系数2007年为32.2%,比1990年降低了22%,说明人们除了用于日常食品开支外,收入中越来越多的部分被用于其他消费支出和投资。改革开放至今,北京居民家庭的投资渠道和品种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最简单的银行储蓄,发展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资,并进入房地产、教育、健康等领域进行投资,居民投资出现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在近年居民消费结构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加大,2007年教育支出为877元,占消费支出的5.72%,与1991年相比支出增加841元,所占比重提高了3.7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的观念也在发生转变,更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要提高家庭成员的素质,教育最关键;对教育的投入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而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通过接受各种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庭成员的知识素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最终改善和提高家庭的生活质量。可见教育投资已成为家庭投资的一个重点内容,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教育支出均有了很大提高。1991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GDP年均增速为18.8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为16.43%,而居民教育支出的年均增速为24.25%,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长速率明显快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快于北京市GDP的增长。居民进行教育投资,直接表现为受教育者的不断增加,而这反过来又会刺激人们对教育更大的投入。2007年全市各类学生在校人数3195763人,同比增长9.8%;全市各类学校招生人数927144人,同比增长8.8%;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结业人数达到了2585068人次。由于已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制和体系,目前北京市每年参加各类成人培训的市民据统计已超过30%,达750万人次。随着北京居民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的提高,北京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绝对规模在不断增大,子女教育投资已成为居民家庭的一项重要基本开支。从统计数据看,2007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教育费用为877元,其中成人教育费和培训班费用为283元,只占教育费用的32.27%,不占主体地位。这说明尽管就业竞争加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很快,但仍不是居民教育投资的主体,目前北京居民教育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教育投资印证了持续至今的“高考热”、“培训热”、“证书热”和“出国留学热”等所产生的效应,导致了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以说,北京教育投资市场前景广阔。
  二、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和收入状况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007年北京GDP为9353.3亿元,比2000年提高了三倍;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989元,是1997年的2.8倍。家庭教育投资规模的大小,主要由家庭可支配收入多少来决定,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为家庭教育投资和改善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社会就业状况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市场经济下,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者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为了职位晋升和满足自己求职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也都开始接受再教育,于是高学历和职业培训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途径。可以说社会就业状况对居民家庭教育投资有很大的影响,就业形势的严峻也促使居民家庭加大了教育投资力度。目前北京居民家庭面对就业主要有两重压力,一是居民面临失业的压力。对于企业职工面临失业的现实,居民不得不加强自身建设,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和成人教育来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2007年北京职业技能培训人员总量已达8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68.97%。二是居民家庭子女面临就业的压力。目前北京是全国拥有实力最强的大学和好大学最多的地区,良好的教育环境吸引了众多学子。北京也是近年高校扩招最多的地区,由此导致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也相应扩张,如2006年北京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为17.5万人,比2003年增加7.1万人。北京高校毕业生择业意愿多集中在北京市,而作为首都,北京又对外地高校毕业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都导致北京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北京居民直接感受到了这种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教育对子女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加大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并不遗余力地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以提高子女就业的竞争力。
  3.传统文化和社会文明程度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历代王朝的科考制度,到现代的高考、读研、留学等各种考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和尊重从未改变过。作为历史古都和文化名城,北京是政治人物和文化名流云集之地,传统文化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教育与政治的长期结合,使人们非常看重知识的力量,甚至把读书看作是提高身份和地位的重要途径或唯一途径。对北京居民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们的强烈愿望。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文艺、体育、奥数、英语等等各类兴趣班和特色班的训练。可以说,家庭对教育的偏好决定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方向。另外,家长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子女教育的投资力度也不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越高,对教育的需求就越高。对大多数北京居民家庭来说,对子女教育的投资不是为了从投资中得到货币回报,而纯粹是一种利他行为。家长只是期望子女未来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期望从子女的成就中获得好名声。
  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也与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能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而社会文明的进步又会要求进一步发展教育来支撑社会文明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故要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居民家庭教育的投资就显得非常重要。北京是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和人才中心,近年来通过市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大了对居民的文化教育投入,提高了本市居民的文化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北京奥运会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北京良好的社会文明形象和北京居民崭新的精神风貌。到2007年底,北京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11年,新增劳动力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14年,指标上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2005年北京市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2000年增长了58.5%,年均增长9.6%。这说明近年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在不断提高,高学历人口比重不断加大,人口文化素质继续得到提高。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4.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
  由于目前我国在教育费用上实施的是政府和居民家庭共同承担的机制,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越多,居民所承担的教育投入就可能相应地减少;反之,可能就会加大居民教育投入的负担。虽然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费用,但对于在教育投资中费用最高的非义务教育,政府却没有足够的投入,基本上都是由居民家庭自己承担。从近年北京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看,虽然已从2001年的2.55%提高到了2007年的3.14%,但与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说明北京市对教育的投入还远远不够。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居民只得自行承担家庭成员大部分的教育费用,以满足自身的教育需求。

  三、模型预测分析
  为深入分析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需建立有关家庭教育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教育经费等相关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模型中的数据均来自1992~2008年的《北京统计年鉴》。从模型的统计检验结果看,方程中的可决系数 大于90%,说明趋势线与样本观测值拟合的很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t检验通过,说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大小等确实都是我市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F检验通过,说明模型的总体效果是显著的。另外从计量检验结果看,均通过了检验,说明该模型是可用于预测的。指标预测结果如表所示。
  考虑到2001年~2007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为11.3%,政府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长率为19.52%,则预计2008年居民家庭教育投资为910.02元,2009年将达到825.86元左右,总体比上年会有所减少。这是因为,随着目前政府更加关注教育,今后几年政府财政将会加大教育经费的比重,各项政策和措施如控制解决各类学校乱收费问题和举办各种辅导班以减轻学生负担等都会陆续出台,像书本费和伙食费等居民在子女基础教育投资中所要支出的一些费用都将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减轻居民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负担。而且,对于大多数居民家庭来说,在教育投资的整个过程中,其子女的学杂费、伙食费,甚至择校费和各种兴趣班费用等仍是居民教育投入中的最大部分。实际上,北京居民教育投资从1996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保持增长态势,投资的绝对规模在扩大,而仅在2005年和2007年出现过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当年北京市加大了对教育乱收费的督察和免收城八区公办校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
  尽管如此,由于这些年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而且随着今后经济状况的逐渐好转和就业竞争的加剧以及高等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培训和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从长远看,今后北京居民家庭教育的投资还会逐渐提高。
  四、政策建议
  1.扩大政府教育投入,强化政府的教育发展职责
  政府要改革现行的教育费用分担机制,强化政府的教育职责,确保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占据应有的比重,并在政策上引导教育内需和激发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积极性的同时,切实减轻居民家庭教育的投入负担。
  2.合理规划,提高居民教育投资的风险意识
  要做好教育投资的合理规划,充分考虑预期目标和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能只考虑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而忽视教育投资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要提高居民的教育投资风险意识,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尽可能降低个人和家庭在未来可能遭受的投资失败的风险。
  3.注重家长自身的文化修养,提高教育投资质量
  在做子女教育投资的同时,家长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这既可满足自身的工作需要,也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投资和无效投资等现象,切实提高投资质量。同时也可避免只注重智能教育,而忽视对孩子基本生活习惯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培养,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培养造就各类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有效途径。北京市应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社区教育和企业教育的广泛开展,扶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提高成人培训参与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北京统计年鉴,1992~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
  [2]兰君:关于家庭教育投资的理性思考,统计与决策,2002年第8期
  [3]邬移生: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第12期
  [4]马巾英:现代家庭教育消费投资效应的几点思考,消费经济, 2008年第24卷第1期
  [5]栾俪云: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趋向探析,教育与经济,2001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1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