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新一轮技术革命下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整合是适应新一轮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下一阶段提升中国制造业质量和效率,充分释放潜在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和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体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充分认识了现代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出现新特征,基于此,深入剖析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技术发展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机遇,最后。提出促进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业 产业融合
  201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这是对我国新常态下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准确把握,也是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为我国产业融合发展指明方向。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和制造业呈现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并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进而推动经济从产业结构向服务经济转型,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纵观已有的研究发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体化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如何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需要继续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需要完成的答卷。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存在的新特征和新机遇,并分析新时代我国如何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一、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经济社会新特征
  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人工智能也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新的巨大突破,各界纷纷预言以此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将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经济社会的广泛变革。而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发现,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现代经济基础正在迅速变化,并催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
  第一,新兴技术正大幅扩大产业范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极大地扩大了产业的覆盖范围,创造了新的经济主体,而这些新经济、新业态大多兼具制造和服务业务,难以被明确归为制造业或服务业。如人工智能产业既包括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的制造,又包括以深度学习等为基础的服务;物联网产业既涉及传感器和芯片制造,也影响研发设计、应用服务等服务业。
  第二,产品和服务之间界限更加模糊。新一轮技术进步使得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产品和服务市场之间的明显区别是虚构的:价值创造和创新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它们的交叉点上。与商业有关的服务在使产品对消费者具有吸引力方面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它们在价值增长和就业方面创造了大部分的附加值。
  第三,新兴技术创造产业间的“粘合剂”和“桥梁”。新一轮技术创新为传统部门打开了新的机遇,这些部门包括制造业、采矿业、能源供应等工业部门和通信、食品生产、旅游等服务业部门。其中,可互操作的经济作为一个新的横向经济正在出现,可互操作的数据将是连接不同领域的“粘合剂”,而平台将是需求和供给双方交流的“桥梁”。
  第四,社会经济互动的性质发生改变。文化和结构趋势改变了社会经济互动的性质,改变了人们的愿望和偏好。例如一键服务提供了即时满足的预期和产品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缝衔接,互联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已成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
  二、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的问题与机遇
  (一)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制造商和分销商市场感知能力差异大,制造商市场感知能力低。在现代市场时代,信息变化迅速,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和不稳定的。制造商在生产前需要进行大量的产品研究、设计、选材等工作,并积累更多的经验。而目前从整个行业来看,制造商感知能力的提高还跟不上信息增长的步伐,普遍存在市场感知能力偏低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存在给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可能带来产业不能够适应市场的挑战,并将难以生存。相对而言,经销商对市场则更加敏感。经销商在经营过程中可以直接了解产品的特点、服务风格和质量等方面的评价。特别是在电子商务时代,在电子商务平台上,顾客在与顾客交谈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特点、款式和材质的满意程度。然后,分销商可以总结产品的优点和缺点。售后服务人员在与客户进行沟通时,会更直观地了解客户的体验。因此,分销商将根据这些信息得出商品的需求,然后找到目标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
  分销商和制造商合作困难。分销商和制造商的关注点是不同的。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分销商集中精力提高服务水平,但是制造商更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产品,以及设计产品的理念是否被社會认可;分销商和制造商关注的群体是不同的。制造商产品的种类是单一的,所以制造商更关注单一的产品,对应的群体也是单一的,但是群体的数量更多;分销商“产品种类多于制造商”,所以目标群体越小,其个性和特点就越明显。在这个信息的耳朵里,追求快时尚的群体是躁动不安的,通常越年轻越复杂,经销商的规模较小,所以大多数经销商无法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大规模宣传自己的产品。为了增加客户数量,分销商会选择更多的种类的产品,但制造商没有那么多的品种,尤其是小企业。为了让人们接受他们的产品,制造商必须宣传他们自己的产品理念,让它在目标人群中传播。因此,当产品不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时,制造商无法从分销商那里得到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分销商也无法从制造商那里得到支持。
  产业融合发展保障措施不完善。一是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配套和服务条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某个区域产业配套和服务基础较好,产业融合的程度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则相对较低。通过集聚效应的发挥吸引更多的厂商进行投资。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产业配套水平较低,甚至很多企业周边缺乏配套的上下游厂商,导致原材料运输成本高,产成品销售成本高,阻碍区域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近年来,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发展仍存在总量不足、发展缓慢、整体结构不完善、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尤其是产前研发、设计,产后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环节衔接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进而导致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升。三是人才供需的失衡。目前,新兴技术迅速发展,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设置的滞后带来相关专业人才大规模的缺口,面对我国各社会经济部门需要更多的适于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融合的专业人才,高校并没有为此培养足够的人才,而是提供了大量的需求不足的专业人才,造成人才供给过剩和供给不足问题并存。   (二)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更是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加速器。新常态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为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的基础。
  本杰明·迪斯雷利曾经说过:“最成功的人是那些拥有最好信息的人。”这句话概括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信息的生产、处理、存储、通信和使用。当前,信息技术对许多行业和整个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相生相伴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各个领域沟通交流的效率,在与工业领域深度融合的同时,不断延伸着制造业的业务范围,促进工业制造逐渐向软件、信息服务、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幅度地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生物技术作为新一轮技术革命最重要的创新技术之一,正逐渐迈入产业化阶段,其中,基因学、再生医学以及合成生物学正以比“摩尔定律”更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以生物为基础的化学品和用于化学制造过程的工业生物技术市场的增长速度大约是生物医药市场的两倍。同时还带来市场结构变化,如分散的生产流程、创新的新价值链和合作企业,它们都在与上个世纪标志性的垂直一体化化学制造设施竞争,并对其进行补充。随着新型生物技术和工艺的迅速涌现,新的化学和生化材料正在开发,并加快向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渗透。目前,集生物技术研发、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健康服务等于一身的医疗集团和示范区,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
  新能源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顺应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党中央的要求。现阶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迅速崛起,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服务消费新需求,进而带动了一系列产业融合及集成创新。新能源技术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以新技术带动和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提升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带动力和引领力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变,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衔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桥梁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在制造业实现自动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人工智能产业也是兼具先进制造与服务业特征的新兴技术的产物。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新突破,并日益成为新产业革命的技术支撑和深化“人工智能+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加速工业经济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拓展。人工智能以其智能化开始替代人类劳动力,从程序性高、知识要求低的低端制造业到目前部分替代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加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基础,也给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构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新一轮技术革命是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和市场,服务业则为制造业提供核心能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需要产业融合发展,而产业的融合发展又需要各项新兴技术添薪续力。为此,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良好机制和发展环境。企业作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在践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重视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催生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首先,完善产业融合相关规划。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常态下我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加快构建产业融合的相关规划。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产业融合实践的成功经验,加快制定适宜于中国产业融合发展实际的规划路线,并不断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将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
  其次,积极引导制造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务。一方面,以制造服务融合发展为指引,鼓励先进制造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等积累先进经验,并以服务商的身份将改造经验作为商品提供给行业内其它有智能化等需求的企业,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相关服务,以拓展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加大对生产服务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更大力度地实施税收减免,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不断增强对生产服务企業融资支持,不断开发和创新针对该类企业的金融产品,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再次,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链发展新模式。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我国的现代产业链发展的驱动力已逐渐转向采购者。大型零售商基于终端销售平台,具有显著的消费者信息优势,其借助信息优势不断扩大市场势力,整合产业链和升级产业结构,产业链上逐渐催生了制造零售商、零售制造商、品牌规则调控和双边市场平台等多样化主体和环节。因此,产业的融合发展则需要加快完善现代供应链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最后,加快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平台建设和人才建设。一是基于已有的产业园区,围绕集群产业关联度低、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作水平,大力构建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平台载体,打造“研发设计平台”、“创新孵化平台”,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二是发挥产学研合作机制,设立人工智能、大数据、新经济等相关学科,通过建立企业实习基地等方式培育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三是完善人才引进和激励政策,为各类紧缺人才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创业政策以及优厚待遇。
  四、结论
  新一轮技术进步的不断推进,新技术、新格式、新管理模式正在崛起,制造业和服务集成继续增加,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已成为新的利润增长模式,产业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技术创新也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鉴于此,我国的产业融合发展应从完善产业融合相关规划、引导制造企业开展现代服务业务、培育现代产业链发展新模式以及融合的平台建设和人才建设等角度出发,加快创造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新模式,进一步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471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