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三全育人”在思政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良莠不齐,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的腐蚀,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要以“三全育人”为指导思想,开展全方位的思政教育工作。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全育人”的含义,接着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心理育人、家庭与学校联合育人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三全育人”在大连理工大学思政工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教育理念;三全育人;思政工作;育人机制
  为进一步落实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相关文件,并从中选取了部分重点高校作为改革的实验基地,大连理工大学就是其中之一。大连理工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一流院校,其“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带动效应。因此,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从“三全育人”的视角剖析如何开展思政工作。
  1 “三全育人”的概念
  “三全育人”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学思政工作不落地,不满足新时代学生学习成长诉求等问题。按内容分,“三全育人”包括: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方法。它讲究立德育人,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育人:一是“全程育人”,即将德育的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心理特征、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来开展德育工作,旨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实大学生活;二是全员育人,德育工作不再是思政课程老师的专属,它已经成为高校制度体系的一部分,成为每位老师教学工作的起点。每位老师都应有德育意识,在日常教育工作中相互配合,形成高效、团结的育人团队;三是“全方位育人”,全方位是指将德育、智育等融入到老师的每个教学环节,以提升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实用性。
  2 “三全育人”在大连理工大学思政工作中的应用
  2.1 推动课程改革,体现课程育人
  一直以来,大连理工大学都在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青马工程教材与专业课程的编写和使用工作,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育人影响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实施“一个专业一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大连理工大学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课程思政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一是提前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和课程内容的系统改革,思政课程由原来的9学分增加至14学分,增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加强理工科专业非技术能力,如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道德和规范;改革“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等等。二是设立教学改革专项,增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10个专项,推动课程思政音视频集锦库、微视频媒体库和在线开放课程库建设。三是实现课程思政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分期建设了10门融入中华文化、蕴含大工特色、体现学科支撑、包含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
  2.2 以“红色精神”为依托,推动文化育人
  大连理工大学自2016年11月起,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并印发了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薪火计划”,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 14工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学生获得感。体现“三全育人”里的“文化育人”。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实践中,学校坚持日常教育与节点教育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坚持总体要求和院系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薪火楷模”“薪火担当”“薪火阵地”等特色育人平台。搭建“薪火—楷模”选育平台,以红色基因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强化优良学风建设,通过优良学风班建设、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晒笔记亮学风”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特色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前辈求实笃学的治学精神,传承“学在大工”的优良传统;打造“奋斗者的足迹”等学生先进事迹宣讲团,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等契机开展宣讲,在学生典型的成长故事中传递红色精神,打造榜样宣传品牌。
  2.3 以红色基因为依托,实行全程育人
  在大连理工大学,思政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和学习始末。新生入学后,开展红色主题入学教育,通过老教授讲座、院士与新生共话成长、观看创校历史纪录片《启航》、观看原创话剧《屈伯川》等环节,带领全体新生共同了解学校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使红色基因在新生心中落地生根;发挥学生党员模范作用,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学习,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抓好关键少数培养,通过召开“党员之星”事迹分享会、举办“微党课”大赛,锤炼学生党员过硬本领,当好传承红色基因的先锋,使红色基因点燃校园星星之火;强化毕业主题教育,将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主题融入毕业生演讲比赛等活动,融入毕业献礼、毕业歌曲制作、使红色基因形成燎原之势。搭建“薪火阵地”教育平台,浸润红色基因育人空间。打造红色网络空间,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点赞校园正能量”网上接力活动,“喜迎校庆·最美笑脸送祝福”微博讨论,拍摄网上微电影、制作延时摄影,培育辅导员“网红”,激发学生爱校荣校、矢志报国的情感,弘扬网上正能量;打造红色社区空间,在社区驿站建设过程中注入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內涵,开设精品项目,将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拓展到寝室文化建设,从寝室陈设文化、党员寝室展示等方式扩展红色基因教育的平台,不断促进学生的文化自觉。项目开展以来,逐步引导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明晰其时代要求,以红色基因浸润学习生活,取得了良好效果。选树了一批典型,通过各项先进集体、优秀个人评选及表彰,选树优秀学生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传承大工红色基因;打造了一批品牌,依托“驿路风华”毕业文化工作室,设计并发放个性化的毕业文创产品40余项、开展大型特色毕业教育10余项,录制辅导员原创歌曲9首,形成了红色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建设了一批阵地,在学生宿舍楼内由学生自己动手创建集研讨、读书、休闲于一体的红色主题社区驿站50个,覆盖所有学生宿舍楼,并通过学生党员宿舍明示、党员与学习困难学生结对子、党员红色宣讲团等活动,发挥了学生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4 以校园组织为依托,实现组织育人
  校团委组织开展了“进支部”“进团校”“进社团”“进网络”“进实践”等活动,并面向各级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团课活动,实现基层团组织全覆盖。依托四层课余理论学习体系、青马工程、各级团校、专题报告、专项社团、主题展板等,实现学习研讨全覆盖。学生处、校团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教育契机,组织专题教育活动,如入学教育系列报告等。结合全国两会,开展英模汇报会、“玉兰文化季”等主题活动。把握寒暑假两个假期,开展“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专项实践等。学校团委以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指导和支持学生社团,加强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及美育教育,探索劳动教育方式,努力实现文化育人。校团委还通过组建寒暑假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学生进入社区挂职锻炼、大力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等,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5 以心理平台为依托,推动心理育人
  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坚持“教育为先、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有效处置”的原则,以系统思维和融合理念构建机制保障、队伍建设、咨询服务、预防干预、社会服务等“七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格局,整体提升大学生心理育人质量。大连理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每年都会开展“10.10”大学生心理文化月、校园心理剧大赛、“幸福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讲座、新生“心灵家园计划”等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知识宣传和朋辈辅导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人人专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同时,大连理工大学还积极与全国各大高校开展心理督导和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业务能力,壮大心理咨询师的队伍。
  2.6 构建学校、家庭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学生开展思政工作离不开家长的参与。这也是“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重要体现。多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的数学科学学院高度重视家校联动,通过邮寄家长信、辅导员家访、网络家长会等途径促进家校沟通,并连续四年举办新生,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氛围。以2018级新生入学教育为例,数学科学学院邀请了260名家长参加。该新生入学教育在内涵设计、师资邀请、日程安排上更趋科学化、人性化,在宣讲本科教育教学概况、普及大学规则教育、传授家庭教育经验的同时,着力提升家长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意识和能力,搭建家校共建、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为此,数学科学学院邀请了多位育人经验丰富的教授为家长授课。一是从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方面论述了家庭教育如何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并向新生家长传授亲子沟通技巧,引导新生树立规则意识;二是通过梳理数十个生动案例,与家长共勉;三是向学生及家长详细介绍了数学学科的深厚基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广阔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并结合当代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和学科应用,引导家长和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入学教育结束后,学院还举行了家长委员会委员聘任仪式,现场聘任了15名家长委员会委员,并建立了年级和各班的QQ群,以增进家长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和交流。
  3 结束语
  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借鉴大连理工大学的思政工作经验。从课程育人、心理育人、组织育人等角度践行“三全育人”的理念。同时,探索家校联动的有效机制,形成家校互动育人合力,将家校协作做精、做细、做实,切实推进家庭、学校和社會之间育人闭环,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条件和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李雪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难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9):112-116.
  [2] 杨秀云,钟佩君.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理念新探[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4-107.
  [3] 叶宇军.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7):156,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56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