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 鹏 周黎瑶

  [摘要] 人民币升值是当今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分析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希望对研究人民币升值其他问题能提供帮助。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汇率 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4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9993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人民币升值这一热点经济问题再次被人们高度关注。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从3645.2亿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246619亿元,中国百姓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持续多年的GDP高增长也引来世界各国的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就人民币汇率来讲,自1994年至2005年上半年十余年人民币汇率就未曾调整过,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是发展最为快速的十年。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自当日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表明中国以回归管理浮动的方式,正式启动了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改革。这之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就一调再调,如今汇率再次跌破1美元兑7元人民币。2005年7月21日1美元兑8.11人民币,至今为止美元兑人民币的跌幅为13.69%。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如此之快,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从两大方面予以阐述。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1.外部环境
  (1)外汇储备。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按照经济学原理,必须伴随实际汇率的升值,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而实际汇率却贬值,则累积效应的结果是汇率机制难以维系。而经济增长又和通货膨胀、外汇储备等紧密联系,外汇储备增加表明外币的边际需求减少而本币的边际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外币定价偏高,本币定价偏低,本币就存在升值压力。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连年的巨额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截至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160434.62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这其中美元资产比例在70%以上,欧元资产约占20%,日元资产占10%左右。巨额的外汇储备不仅加大了外汇市场上外币的供应量,更重要的是增大了我国外汇储备方面的机会成本,为了减低储备成本,就需要减持外汇资产,特别是美元资产,于是就需要卖出外币回笼本币,这进一步加大了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求差距,必然导致外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下跌,如果是在完全浮动汇率制度下应表现为一国货币升值,但我国目前波动幅度控制在3%左右,这就使得我国不可能通过汇率的自由浮动来化解这股强大的压力,从而变相地增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压力。
  (2)贸易摩擦。多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创下新高,从2001年的304.3亿美元到2008年3月突破15000亿美元,中国出口呈现惊人的增长态势。而继美国为中国第一出口大国以后,欧盟成为中国的第二大出口地,并有超越美国之势。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对欧元区的贸易顺差为916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国的顺差为1443亿美元,前者约占后者的60%。2007年中国对欧元区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621亿和1633.2亿美元,各增长77%和13%。加之美国受次级债危机等本国因素影响,美元贬值比较严重,欧元区很可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地区。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国和欧盟之间的经贸关系的焦点问题。为了维持国际间收支平衡,出口逆差的国家或地区肯定会要求对本国或地区出口顺差的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升值,这样才能减少顺差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增加他们的进口,增加自身的外汇储备。所以欧盟和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2005年下半年,中国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调查居全球之首,共33起,远高于2004年同期的24起。这些国家必然会要求人民币继续升值,以进一步缩小我国出口产品的优势,保护其国内的相关企业。这些使得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依然响亮,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2.内部因素
  (1)本国经济发展迅速。我国1994年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本身就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汇率却未曾调整过。从2007年以来GDP以平均10%高速增长,而外汇储备更是以惊人速度飞涨,当月同比增速曾经一度超过80%,从供求看人民币也有升值压力。
  (2)心里预期和羊群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往往受心里预期的影响。众多专家,学者,媒体认为人民币有很强的升值预期,这就导致众多投资者对人民币投资产品竞相追逐,以获取人民币升值和投资产品创造的双重收益。中国股市从2005年到2007年的急速爆膨也说明这个问题。而由此造成的羊群效应也是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重要原因。据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透露,2007年仅中国房地产业,外国资金就进入800亿美元。境外资金的流入带动了更多国内资金的投资,人民币的需求增大,供小于求,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3)从紧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中央银行为保持汇率稳定只能被动购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长。储备的增长带来的外汇占款增加,为缓解外汇占款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以及减缓中国2007年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央行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除通过债券买断和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外,还发行了大量央行票据,2007年前三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票据106期,金额36320亿元,同比增长19.5%。2008年以后央行将继续采取从紧货币的政策,这无疑导致人民币继续供给小于需求,凸显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升值是当今中国的热点经济话题之一,对人民币升值的利弊,持续时间,未来趋势等研究很多,而对其形成原因分析的文献并不多,希望本文能作为一篇分析人民币升值问题研究的基础文献,为研究人民币升值其他问题的学者带来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谢云:浅析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对策.金融经济, 2007 年18 期
  [2]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王元龙: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7,(3)
  [4]克鲁格曼奥伯斯菲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0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