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供应链视角下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中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盈利模式主要体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快钱”盈利模式,另一种就是供应链融合模式。前一种主要针对互联网企业,后一种就是处于变革中的传统产业的出路和选择。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现在经济生活中的突出作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渐成为现实,但传统产业受自然资源、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物流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依然存在困境和挑战。
  一、供应链背景下传统产业的发展现状
  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按照生产要素的主要投入类型看,传统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非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经济面临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传统产业的低成本优势在降低,需要借助转型升级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从国际背景看,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困境。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搭上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列车,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全球产业发展的链条中更多承担着低端制造装配的功能。在工业“4.0”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向高端制造、研发进军。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却设置种种障碍,使用贸易壁垒、技术封锁、切断供应链等种种手段,意图阻碍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同时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东南亚为例,积极承接低端产业转移,形成对我国传统产业发展的威胁。
  从国内形势看,传统产业还面临着大众需求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冲击。当前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海淘代购的兴起刺激着大众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同时新兴产业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快速增长,也逐步压缩着传统产业的利润空间。在全球产业向着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下,传统产业要借助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工具实现企业流程的数字化,推动传统供应链向智能、高效的系统演变,提升效率、生产力以及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二、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面临的困境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传统产业遭遇寒冬的局面下,通过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已经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但仍然面临融合中的以下困境:
  (一)技术困境
  由于传统产业主要涉及的是国民经济中发挥基础作用的工业,因此技术研发领域在于构建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以企业为用户,通过互联网及工业软件、信息把企业供应链各环节的行为数据化,再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将各环节连通并优化。近年来中国的信息化发展速度很快,但依然存在核心技术突破受限、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单纯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还要叠加行业数据,因此核心技术存在短板,同时对精通业务流程的全面型技术人才需求旺盛。
  (二)融资困境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要求的技术门槛更高,安全性更强,数据体量更大,因而所需的研发和运营资本更多。传统产业中的大型企业资本实力雄厚,无资金的后顾之忧,但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在融合互联网技术转型升级中存在融资困境。同时中小企业的税负成本高,承担风险的能力弱,融资渠道单一,有限的市场规模也限制其研发动力。
  (三)其他困境
  传统产业门类众多,因产业固有的特征、周期与发展逻辑,产业间的鸿沟难以逾越,因此在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不具有普适的技术与发展模式。同时在深度融合中存在“水土不服”的状况,互联网的技术在系统运行中,存在供应链衔接不畅,人员操作风险,未发挥应有的效率等问题。
  三、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一)突破核心技术,培养全面型人才
  深度融合需要依托工業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技术探索的初级阶段,面临着核心技术的短板,其中就涵盖了智能网络、工业软硬件、CPS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工业互联网技术聚焦具体行业发展,最终使技术转化为对设备和业务优化的应用服务。因此,从事技术研发调试维护的专业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计算机、工业等专业知识,还需要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更需要将经验转化为数据建模、虚拟仿真的能力。同时工业互联网需要健全规章制度、共建标准体系、提升核心技术、创建安全管理体系,为工业高品质发展保驾护航。
  (二)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供应链金融
  深度融合关注点在于行业的中小企业。除了传统的融资渠道,应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助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依托票据单证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核实并确认票据、交易以及货物的真实性。鼓励企业依托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特许经营权等渠道进行融资。有效解决信息披露不完善、信任成本高等难题,用技术推动安全互信的金融交易环境的建立。改善中小企业的营商环境,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三)打造产业软实力,提升互联网思维
  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技术层面因行业特征不具有普适性,在借鉴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探索各具特色的行业新模式;另一方面仅仅依靠技术融合还不足,应借助互联网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甚至是商业模式上的转变,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头脑,改造产业经营管理和供应价值链。
  参考文献:
  [1]洪佳妮.银行视角下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收益优化[D].湖南大学,2018.
  [2]黄丽秋,王媛玉.贯彻十九大精神 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的供给侧精准化管理[J].商业研究,2018,(09):1-7.
  [3]刘君宜.周口市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郑州大学,2005.
  [4]刘宏曼,郎郸妮.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01):94-10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4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