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优化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社会所需人才缺口巨大,跨境电商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的新生事物,对人才素质和技能有着全新的要求。厘清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是解决当前和今后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一、引言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2018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347亿元,增长50%,其中出口561.2亿元,增长67%,进口785.8亿元,增长39.8%。由此可见,我国跨境电商逐步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网上丝绸之路”。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级政府、国内各高校、企业和相关培训机构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从近年来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来看,还存在结构上失衡问题。如何加快培养合格的跨境电商急需人才,国内专家、学者和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显不足。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反映,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相关人才需求缺口达450万人,85.9% 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存在严重缺口。跨境电商企业年需求约 20 多万人,高校、企业等机构每年培训出来的人才不足 10 万人。《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还显示,业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反映招不到合适的跨境电商人才,多数企业反映应届毕业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专业知识不扎实、视野不够宽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分析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聚焦、定位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仍然十分必要。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跨境电子商务是新时代新生事物,在我国高校尚未成为一个独立专业。多数高校的做法是在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管理等专业下设立跨境电商培养方向。就跨境电商企业而言,作为大数据、“互联网 +”时代的新产物,跨境电商企业的实务运作或经营活动还处于初步阶段,这也是当前很多高校难以拿出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原因。多数高校对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母体专业的核心课程,增加一些跨境电商相关课程,而没有从整体的视角把握和设立课程体系。多数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共识是,培养既具有计算机信息技术又具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至于跨境电商方向则加上外语和外国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这样的做法明显缺乏系统性考虑。
  (二)课程融合度不够、课时分配不合理
  由于没有从整体的视角把握和设立课程体系,也影响课程之间的融合,几大模块各自独立。以管理类跨境电商方向为例,其开设于不同模块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管理、商务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仍然是传统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进行融合,明显与跨境电商不搭配。加之,有的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搶热度、争生源,短期形成的培养方案,市场调研不足,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以现有相关专业人员组建新的教学团队,根据师资情况开设课程,课程设置的随意性更大。考虑教学资源特别是教师队伍的问题,在课程体系中,许多课程的进度、学时分配也不尽合理。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安排的课时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少。开设课程繁杂,学生对专业方向专注不足,课程之间的融合度不够,学生接触是浅层次、表面化的跨境电子商务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难以科学、高效、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养成,难以满足跨境电商企业需求,对于学生的发展后劲更是奢谈。这些是许多国内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或方向的共同特点。
  (三)专业教师匮乏
  目前,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教学人员主要来源有三类,一类是从事过外贸业务,有外贸工作经验的教师,这些教师具备传统外贸业务操作实践经验;第二类是经济类、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计算机等专业应届生,毕业即进入高校,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训练,但是缺乏从业经验。第三类是具有一定跨境电子商务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这类教师目前比较少,而且多数是从跨境电商企业聘用的兼职教师。他们有实际工作经验,但是往往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特别是课程教学的科学方法。跨境电商作为新兴的外贸交易模式,其运作形式和内容变化较快,教学人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需要不断地更新。高校跨境电商教学主体的前两类教师,由于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必然与企业实践需求脱节,难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对于从企业请过来的兼教师一般重于技术方面的操作,往往形成理论和实践两张皮。再加上本科院校教师在“科研第一”、“科研影响教师晋升绝对权重”的机制下,并不热衷于参与企业实践。
  (四)实训效果不理想
  应用型本科院校跨境电商方向学生的实训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校内实训;二是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利用实训软件在学校机房或实验中心进行。但是,针对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软件多数是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未经过长期的使用检验与反馈,往往功能不全,模拟情境与实际工作差距大,加上,实训指导教师本身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训效果大打折扣。校外实训主要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对学生进行培训。企业关注的重点是经济效益,在校企合作中,部分企业主要目的是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而对培训学生往往视为额外负担,难以有效地实施实训计划。特别是对于一些小型企业或代运营公司而言,企业本身人员的工作强度比较大,能够给学生提供工作实践的岗位比较少,在繁忙的工作状态之下,期初订立或建立的实训计划往往只是一纸空文,影响了学生的企业实训效果。从现有文献以及校企合作案例来看,各方面并没有深切关注到电商平台B2B和B2C两种模式对学生实训效果的本质影响。B2C平台在跨境贸易交易方式、物流、支付、报关等诸多方面明显不如B2B完整和规范。因此,不少院校选择B2C模式平台对学生进行实训,其获得训练技能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必将先天不足。   三、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界定
  厘清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跨境电商人才,是跨境电商专业教育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雷云(2019)通过对前程无忧网电商企业发布的招聘需求分析,发现电商企业的国际市场推广专员、客服专员岗位需求量最大,其次分别是营销专员、运营主管、运营专员。并将岗位级别划分为三个等级:(1)基层岗位包括推广专员、运营专员、客服专员、营销专员、网络编辑、网页开发人员等;(2)中层岗位包括运营主管、客服主管、物流主管等;(3)高层岗位包括营销策划总监、区域经理等。同时指出基层岗位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及工作年限较短的人员,中高层岗位则对工作年限和从业经验以及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李旭芳(2018)通过对跨境网络零售业务及企业关键岗位和任务的描述和分析,提出具有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营销与管理、物流运输和外语基础的专业人才必将更加被青睐等等。当然这些分析十分必要和有用,但是在跨境电商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仍然有明显的缺失。从现有文献来看,尚没有划分或明确述及跨境电商人才应聘上岗的基本要求、今后发展应具备的素质,研究者们也没有考虑跨境电商人才制造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要求,而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对跨境代运营商的诟病较多的恰恰正是这一点。结合跨境电商人才的制造业知识和行业背景的要求,对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作者认为管理类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以下专业素质和能力:
  (一)跨境电商人才上岗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即初级岗位应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应用、管理、营销、国际贸易术语、国际结算、国际物流、产品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电子商务运营技术、网络技术、视觉处理技术、成本核算(定价、税收)技术、客户服务技术、商务英语沟通技术。
  (二)跨境电商人才今后发展即向高级岗位发展应具备的素质和基础:除(1)外还应该增加:国际贸易学、高级管理学、管理会计学、网络营销学、数据分析编程语言、数据库与大数据管理、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训练。
  以上对跨境电商人员素质、能力的划分和界定,首先考虑的是其现时就业上岗,同时兼顾其今后发展,这种纵向划分方法更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第二,增加了产品制造工艺知识。跨境电商的实质就是买卖产品,电子商务特别是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很大程度上依靠销售商即銷售人员去描述产品的属性,某种产品属性的描述是否准确取决和依赖于电商产品管理人员、运营人员、客服等各个岗位人员对产品的认知。这就需要各岗位人员具备该类产品加工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以阿里巴巴国际站销量最大的产品之一连衣裙为例,国际站该类产品自然排名前十的该产品详情页对连衣裙的面料名称、成分含量,连衣裙领、袖、廓线等属性描述并不十分准确,也不十分符合国外客户的习惯。平台本身在产品属性设置上也存在严重缺陷。仍以连衣裙为例,平台设置的连衣裙面料名称、领、袖款式等下拉框选项不完整,而且没有“其他”或供应商添加选项。既不便于采购商搜索,更不利于合同的准确签订,同时反应供应商甚至平台缺乏专业知识或常识,影响采购商或用户的体验。虽然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制造工艺,但是常识告诉我们熟悉某一行业或产品制造工艺的人转而学习了解其他行业或产品制造工艺比完全没有制造业知识或经验的人要容易得多。
  四、结论和建议:
  我国的跨境电商行业发展迅猛,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大,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并且对推动电商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后劲的跨境电商人才,当前社会各方面缺乏现成的经验和模式。这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是机遇和责任。牢固把握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这个核心,充分考虑人才的现实岗位需要和可持续发展,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是解决当下和今后跨境电商发展对人才需要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何智霞,赵 丽.跨境电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8):25.
  [2] 阿里研究院.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研究报告[R] 2015-06-02.http://b2b.toocle.com/detail--6254680.html
  [3]马红军.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3):31-33.
  [4].肖菲. 基于跨境电商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商讯,2019(2):149.
  [5]. 潘锦文. 跨境电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与探索[J].现代商业,2019(1):191.
  作者简介:
  王化峰,安徽合肥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会计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046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