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國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终结阶段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形成良好合作、应用完善的经济责任设计及体制、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严格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等一系列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企 经济责任审计 风险应对
  一、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指的是对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展开的审计,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合同等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际的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这一定的风险,需要相关人员重点应对。
  二、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分析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风险分析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经济责任的审计准备阶段,普遍面对着三种风险,即审计小组成立风险、审计调查风险、审计方案设计风险。其中,对于审计小组成立风险来说,主要是由于审计人员对不足、专业素养偏低等因素造成的,降低了审计项目的实际质量,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实际风险。对于审计调查风险来说,主要是由于被审计单位对单位内部信息相对保守造成的,使得审计人员未获取被审计单位的全部、准确信息,阻碍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审计方案风险来说,若是收集的信息全面程度偏低或是收集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审计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不足,也可能造成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审计,以至于审计人员不得不放宽审计尺度。
  (二)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分析
  在审计实施阶段,主要面对着内部控制制度评审风险、审计工作底稿编写风险等等。其中,对于内部控制制度评审风险来说,其普遍是由于审计方案、制度不科学导致的,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靠性,极易引发审计人员的判断偏差。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编写风险来说,主要表现为审计底稿编写的规范、准确、完整性不足。
  (三)审计终结阶段的风险分析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终结阶段,也面对着一定的风险,主要为审计评价风险、审计报告审核风险、审计结果利用风险。其中对于审计评价风险来说,主要表现为未形成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通常来说,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中,普遍包含企业盈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等财务性指标,但是并未体现出对非财务类指标的评价(例如政策落实等),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全面程度。对于审计报告审核风险来说,若此环节未实现严格落实,则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应用,也无法最大程度保证结果报告与国企实际情况相一致。对于审计结果利用风险来说,其利用率偏低为主要表现。例如,在出具及审计结果后,并未设定明确的整改时限,或是列出的审计问题并非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问题等等。
  三、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探究
  (一)审计准备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在国企内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准备阶段,主要面对着审计小组成立风险、审计调查风险、审计方案设计风险这三种风险。其中,为了应对审计小组成立风险,应当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吸纳新鲜血液进入审计队伍,为审计队伍的高素质发展注入新活力。想要达到降低审计调查风险的效果,就必须要保障对被审计单位资料收集的全面性。在此过程中,应当与国企内其他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了解国企管理者的变动情况,并尽可能多地获取国企信息,特别是被审计人员在国有企业中的财务收支情况。为了保证审计方案设计的准确性、有效性,必须要在保证相关资料收集全面且准确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经济责任界定,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实现多部门相关职务的共同和合作,最终形成符合国企当前实际情况的审计方案,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在国企内部顺利展开。[2]
  (二)审计实施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
  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形成并应用完善的经济责任设计及体制。明确任务清单后,应当划分出明确的分工,避免出现审计死角或是责任推诿问题,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性与完整性。第二,设定统一的审计底稿编写标准。可以引入信息技术,在系统中设定统一的审计底稿格式,保证最终审计结果表的标准、规范,为后续核实提供更好支持。
  (三)审计终结阶段的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终结阶段的风险,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应当在审计评价体系中纳入更多的非财务类指标,包括政策的落实情况、生态保护情况、内控建设情况等等,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与科学性,更为公平的完成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第二,严格审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完成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核报告的编写后,必须立即展开对审核报告的审核,及时发掘、纠正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审计报告内容与国有企业实际情况相吻合。第三,促进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利用率提升。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可以配套构建、落实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跟踪机制,全面调查对审计报告的利用情况,及时完成问题整改以此达到提升审计报告利用率的效果。
  四、结语
  在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准备、实施、终结阶段,面对着一定的风险。通过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形成良好合作、形成并应用完善的经济责任设计及体制、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等策略的落实,降低了审计风险的爆发概率,增强了经济审计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单位为国家能源集团谏壁发电厂)
  参考文献
  [1] 陈磊.创新发展背景下国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防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9):138-140.
  [2] 梁娜.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分析及控制[J].中国商论,2019(14):176-1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5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