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秦锐

  摘要: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互为因果,二者是健康运营的两个主要抓手。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系,并针对现存的内控问题予以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提升内控质量并增强其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内控  风险防范
  一、前言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松散,就会导致经营出现诸多问题,无形中降低其安全性,会影响到存款以及贷款业务,增加银行运营风险。所以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必须实现内控和风险防范的双手并举,让二者互相促进。
  二、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以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内控主要是确保银行所有业务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实现阶段性经营目标。风险防范是在具体经营中发现风险,并积极地建立风险预防机制,确保银行健康动态发展。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和风险防范是互相促进的,比如通过良好的内部环境管理提升全员成本意识,促进各个岗位有机对接,减少衔接不畅导致的各种风险。所以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是非常关键的,其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为银行提供安全运作环境
  商业银行主要面对社会提供存贷款服务和结算服务等金融服务,每一天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动,窗口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一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数字上的错误,给银行或者客户造成损失。通过内控来建造一个科学有序的工作流程,并对每个岗位具有的风险予以预测,帮助他们建立风险意识,就可以确保商业银行整个环境都处在安全氛围之下。比如对窗口作业人员的操作风险,比如打错数字、存错账户、输错名字等等。针对窗口作业人员的操作风险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比如让客户反复确认、签字等等,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操作风险,降低其对银行的负面影响。
  (二)用内控来预测总结风险
  在严密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发挥各部门的监督作用,可以使得一些潜在的内部风险显现出来,利于商业银行完善管理降低运行风险。新的风险的出现并得到解决,也使得商业银行的内控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二者形成了良好的互相影响机制,使得银行运行持续动态调整,顺着健康的轨道发展下去。比如在贷款过程中,经常发生贷款呆账,那么商业银行便可以将贷款呆账作为贷款风险之一,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是什么原因导致贷款呆账,是贷款企业经营不善,还是贷款挪作他用?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地形成贷款风险控制方面的雄厚经验,确保贷款安全。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避免贷款呆账,会计要在科学合理内控制度之下,对贷款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对其抵押物进行评估,对其信誉进行摸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贷款及时回笼,避免贷款呆账的发生。
  (三)通过内控来保证银行高效运作
  商业银行主要工作是存贷款和结算以及信用中介。而这些工作背后则涉及到了柜台业务、信贷部门、会计部门等等岗位。提升存贷款以及银行结算,甚至是信用中介工作效率,就必须使得业务有关的部门能够良好衔接。这才能确保商业银行降低运行风险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需要有效内控来促进各岗位各部门的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以制度为约束,以风险为指标,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建立银行良好口碑,进一步吸引客户,扩大银行业务规模。
  (四)建立健全内控利于银行信息表达
  商业银行汇集客户存款,并将这些存款进行科学的分配、投资,以期产生更多利益。但现如今银行作为经营企业,在财务报表方面如果不能做到信息对称,将不利于国家管理和社会大众理财投资,或者不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故此,商业银行会计需要对银行的经营发挥监督作用,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使其在银行财务报表中科学地披露银行信息,如此利于我国银行系统健康发展。也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银行,对其存款、贷款行为进行科学引导。
  三、现阶段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和风险防范现状
  在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银行系统要做出积极的反应措施,从而确保业务得到健康发展。其中对现阶段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和风险防范现状进行总结,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其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做出积极调整,形成良好的解决策略。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控以及风险防范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控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
  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不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比如二零一八年年底银保监会便针对某行进行了查处,主要因为该行违规授信。在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这则消息快速传播,使得群众对银行的信任度下降。究其原因是银行内控滞后导致的这一恶果。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之下,在各种投资理财方式涌现的今天,商业银行内控出现了严重的滞后现象,传统的内控工作无疑给业务的开展带来了新的风险。比如对商业银行网络平台管理不善,导致后台操作不标准,出现信息延迟发送,或者互联网技术落后,不能满足储户的在线支付、消费需求,导致银行声誉下降。
  (二)在内控理解方面存在差異
  主要体现在对内控理解上太过狭隘。比如一部分商业银行认为内控只是在部门管理上、经济效益上、风险控制上,而忽视了内控工作涉及到的企业文化、社会价值的培育。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储户除了关注存款利息之外,更在乎商业银行的文化氛围以及社会责任的担当。越来越多的客户认为文化氛围良好且具有担当的银行更有信誉,更会尊重储户,将自己的钱款存在这样的银行更放心。
  (三)内控过犹不及
  这一点也非常明显,有的商业银行为了提升内控效果,往往提出非常苛刻的工作要求。甚至于在贷款审核上过分谨慎,延长了贷款者的等待时间,甚至有可能影响投资者的最佳投资期限。不管是对内部员工还是对客户,内控的过于严格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降低了银行企业的人文管理水平,会造成员工和客户的流失。
  (四)职责不明内控出现矛盾   比如广大营销人员为了完成业务不断地对外揽业务,比如办信用卡等等。他们在乎的是业绩效益,而并不重视银行系统的安全性。而恰恰这种过度办卡会给银行管理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会计人员看中的是风险,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忽略经营需求,以求降低风险。其实这就是会计人员和营销人员职责不明确导致的部门矛盾。
  四、改善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及风险防范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内控以及风险防范制度
  主要是针对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形成有效内控和风险防范制度。确保全员在制度约束下进行科学内控。明确内控的具体内容,使得各部门有规可依,避免操作上的混亂。能够建立风险评价等级制度,从而使得各部门建立等级防范手段,对不同风险予以不同处理方式,避免精力以及财力的过于分散。
  (二)将内控和风险防范落实到位
  主要落实到两个层面上,即:部门和个人。需要建立部门的内控及风险指标,使得部门能够明确自己的内控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部门运行面对的各种风险,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来规避风险,确保内控指标的完成。而且形成内控和风险防范上的互相促进,使得部门的运行始终处在健康轨道之上。能够确保内控和员工具体工作岗位发生关联,建立内控指标,风险范畴,帮助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办公效率。
  (三)建立内控评价机制
  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机制来了解员工对内控的反应,找到内控和员工积极性的交叉点,确保员工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来配合内控,完成部门以及自己所在岗位的内控指标。具体的内控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来实现,要使得各部门以及员工畅所欲言,为内控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明确内控的重要性
  此方面是针对内控以及风险防范的意识而言。要通过培训、座谈等形式来对决策层、管理层以及基层员工错误意识予以纠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内控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五、总结
  商业银行会计内控和风险防范,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有必要充分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以风险防范为常规思维,要贯彻工作始终,如此才能够确保内控有条不紊,确保阶段性经营目标快速实现。也能使得商业银行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增加业务规模。
  参考文献:
  [1]刘绅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4):43-44.
  [2]谭桂珍.商业银行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以及风险防范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1):25-26.
  [3]张安扶.我国商业银行会计运营中常见的内控风险、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7(11):76-78.
  [4]廖伟伟.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14):14-15.
  [5]唐艳卉.城市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锦州市商业银行为例[J].商业经济,2017(5):40-42.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81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