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以及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已经逐渐发展成国内政府改革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国内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管理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之前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当中产生的一些特殊性问题展开了分析,对当前国内政府财务会计制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内容和财务改革的内容对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影响和制约情况进行了完整的、深入的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给国内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局势。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总结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适应改革的具体策略,以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背景论述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在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之时会容易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和影响,财务管理工作一般采用单一预算体制,在这样的情形下,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过于重视预算工作而忽视了执行工作,从而引发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不当的问题频发,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部门急需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完善政府会计制度,进而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
  二、传统收付实现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不明确
  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下,预算管理往往被很多事业单位当成财务管理,将两者混淆,预算执行中压力会不断增加。倘若在此过程中出现难以应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会给事业单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运转,阻碍了事业单位各项财政业务的有序正常开展,降低了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效率。
  (二)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核算内容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人员针对资产、净资产以及负债这些会计要素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比如在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以及往来款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这些内容并非是财务管理当中的重点,因此就算是出现了问题,也很难引起财务工作人员的注意,导致这些问题被搁置,以至于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在上述问题当中,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固定资产的管理质量依赖于相关人员对于单位内部资产的彻底清查,但是一些单位对自身的资产的清查工作总是难以做到完善且彻底,因而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进展。
  三、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展情况
  政府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是否能顺利完成,直接影响到未来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制度改革的最终结果,一些简单的操作也会影响全局。能否真正顺利开展我国政府财务会计制度这项改革,直接程度关系到未来我国国家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制度改革的最终成败,一些简单的举动也会决定全局,因此这项改革必须有步骤的展开。我国事业单位深化会计制度管理改革主要从会计实务制度改革和会计制度管理改革两个方面深入开展。一方面,必须按照其权责发生制进行财政会计核算,在此之后我们才能以此体制为主要基础逐步建立新的政府年度财政会计报告管理体系。自2010年起,财政部门针对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综合报告在一些地区展开了试点工作,通过一段时间试点经验的累积,出台了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报改革办法。另一方面,2012年前后,财政部修改了企业和事业单位年度财务管理的计划等相应的制度规章,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政府管理会计制度准则的出台,意味着国内政府管理会计制度的发展已经实现了新的突破。这一制度的制定,将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政府会计体制,主要体现在: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过渡,单一预算会计体制向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轨制的过渡,政府公共受托責任的强化以及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效益的情况负责制。
  四、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
  显而易见的是,事业单位在组织完成日常管理会计工作的时候,基础会计制度的保障采用的是政府会计制度,如果没有了政府会计制度的完善和应用,会导致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会影响有关单位正常业务的发展和进步。随着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的实现和完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核查,完善了会计相关制度,在这种情形下,会让很多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站在同一的时间节点上。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努力更正自己以往的传统思维,在突破传统规则的前提下才会有新的突破。当前的会计工作急需新鲜血液的引入,但是当前的专业人才以及新型人才的缺失导致很多岗位上缺少这样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政府部门急需做出调整,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从而高效地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效力,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当前,国内在事业单位内部组织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都难以实现预先设定的业务目标。对于这种情况而言,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做出改革,在这种实际情形下,有助于事业单位不断提升高级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实际的业务水平,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以使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更加完善,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规范。当前,事业单位在组织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过程中,会经常因为没有管理的根基或者没有建立监督考核的长期体系,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更多处于形式化,不容易实现预期效果。但是在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环境下,对于事业单位对政府会计信息的了解时效更加可观,也便于制定财务活动或者财务系统,让单位内部的财务情况更加清晰,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机关事业单位年度预算管理系统更加完善。当前,事业单位在组织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当中依旧存在一些由于预算支出管理不完善带来的问题,进而导致资金预算支出规模的扩大,影响并制约了经济的进步。当前会计制度改革也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对一些信息管理的手段进行了更新,有效地完成了对于年度预算报告的完善性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
  再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当前,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关于资产配置和资产使用及维护费用的问题,这是影响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举措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绝佳方式,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相关资产配置和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分析和准确地配置,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和运行的稳定。
  五、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事业单位的应对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的优劣会影响各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性,所以在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保障财务管理工作人員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水平。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新制度的内容展开学习,仔细深入地去理解一些政府会计制度的详细规则和业务要领。另外,事业单位应定期抽取一些有关的工作人员去一些制度先进的单位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一些成熟的案例,并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就会在应对一些日常问题上如鱼得水。最后,事业单位应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考核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业绩和技术知识水平。一些人员的能力好坏与否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得到展现,通过一些考核机制的完善和更新,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实现有关内容的学习,也可以从中获得进步和发展,从而推动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程。
  (二)完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效率。想要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就首先要从工作依赖的工具的改善开始,财务专业的工作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通过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并不是再也不用更新和调整,而是需要定期更新,定期优化,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可以对每天的会计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也会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利用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就可以有效地处理事业单位常规的管理工作。
  (三)旧制度与新制度完美衔接
  新事物对于旧事物而言,在更新换代带来更多的便利性之余,更多的是对固有制度的一种冲击,事业单位对于这种新老交替的冲突现象应当做好衔接工作,两种制度之间的协调和转换并不可一日完成,事业单位在组织完善新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准备,不能过于急躁,需要采用合理的工作方式来促进事业单位新制度的完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的组织和实现,需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立足于实际,充分做好筹划。
  六、结束语
  总的来说,政府对自身的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是未来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是对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力提升的绝佳手段,事业单位需要明确相关工作的要点,并且正确对待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并根据这类工作当中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整,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完善和改革的策略,对关键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及时组织应对其中出现的难题,提升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服务质量,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完善落实,以促进事业长效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丽琴.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9(12):251.
  [2]薛瑞涵.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6):93-94.
  [3]陈昕,杨艳萍,李雄平.浅析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2019(05):152-15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97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