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财务会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的有效应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现代企业迅速成为市场的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和进步。但由于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审计方法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运营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和审计方法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风险。企业如何解决这些风险问题,如何提升审计方法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已成為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度关注的话题。本文将以审计方法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为中心,结合目前互联网、云计算等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融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审计方法在财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关键词:财务会计;审计方法;应用;对策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很多新兴行业应运而生,这些新兴行业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但是,很多新兴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在财务管理中暴露出了各种问题,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产生了不利影响。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忽视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动起了歪脑筋,财务造假事件频频发生,这些财务造假案件的发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审计与财务监督工作。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能够对企业行业背景、企业内部财务运行状况及经济周期特点等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些优势使企业内部审计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各企业必须严格遵照相关政策进行自我完善,积极改革与创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监管,以此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内涵
  审计是对经济进行有效监督的一种活动,它的独立性较强,审计活动的开展主要由专业的机构或专门的机关进行,审计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审计的对象包括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事业组织中的财务收支和重大项目等。审计工作一般涵盖具体事项的全过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审计。按照不同的审计主体,还可以把审计分为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是企业最常用,也是运用最为普遍的审计方式,它是指企业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下,对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业务活动、经济活动等的有效性、健全性、合法性等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促使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优化与提升,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打好基础。
  (二)企业加强内部审计的意义
  企业的内部审计以实现监督、服务、鉴证和评价等职能为目标,因此,内部审计不仅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还需要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的实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企业通过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执行力度,可以有效加强风险防范与管控,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1.促进财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监管的是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内部审计企业可以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进行客观评价,可以为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主要就是以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信息依据,审计监督的对象也是财务数据,因此,通过内部审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这对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另外,企业内部审计能够有效的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从而保障企业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为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通过错误点查找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盲区和漏洞奠定基础。
  2.促使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社会审计机构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由内部人员组成,企业内部信息可以互相沟通交流,这就使得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内部审计也可以更加具有准对性,因此,内部审计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化具有外部审计机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各不相同,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对自身所处行业的基本状况与特性进行全面了解,通过对行业现状与前景的分析,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结合将自身状况与行业发展趋势结合在一起,开展审计工作,可以使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到积极意义。
  (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对企业的经济运行活动做出更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同于国家的纪检监察部门,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从本质上看并不能像其他纪检监察机构一样进行监察和监管,而是以相对独立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客观而真实的评价。正是由于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才得到了保证。审计部门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二、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
  1.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就是从财务账目入手,对企业内部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审计财务账目中反映出的实物资产、相关凭证等,以此对经济运行活动的真实性、财务数据的合规性等进行检查。例如: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货币资金专项审计、成本费用专项审计、财务收支专项审计等。
  2.合规审计
  合规审计也可以称之为内部控制审计,该审计的切入点是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审计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合理性、激励性、合规性,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切合本企业的实际状况,同时还要审计这些制度能否对员工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从而推动企业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例如:授权审批制度审计、各项员工福利制度审计、企业内部重要岗位责任制审计、企业内部各项内控流程执行有效性的专项审计等。   3.效益审计
  效益审计是从企业各部门的业绩入手,对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益、工作效率等基本工作状况开展审计,以此实现对部门整体工作情况的客观评价,对各部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解,为各部门工作模式的优化提供基本依据,促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改进不足,互相协作,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最终提升工作效率。例如:部门工作效率审计、部门经济效益审计。
  (二)内部审计的主要方法
  当前企业比较常用的审计方法有函证法、询問法、观察法、检查法等。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企业需要根据审计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审计方法,确保审计结论客观、公正。
  三、企业审计风险分析——以A企业为例
  (一) A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A企业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主营业务有教育咨询、远程教育技术开发、在线职业考试与技能培训等。企业在移动端和PC端都有产品布局,功能和侧重各不相同。2018年该企业共培训学员30万人次,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
  (二) A企业审计风险分析
  1.重大错报风险分析
  A企业在审计过程中面临着重大错报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该公司的战略转型所带来的报表整体层次风险。
  第一,整体的经营风险较高。A企业在实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经营风险,A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较高,例如:近几年来各种在线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进军在线教育行业的企业中不乏资本实力雄厚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以购买顶级的师资资源力量,构建高质量的远程教育产品,从而对客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A企业的教育产品缺乏品牌知名度,同质化现象严重,若不能及时改变,必然在行业中不占据竞争优势。因此,目前该企业客户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收入确认的风险增加。相关人员通过使用一些财务手段对该企业在对收入认定层面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后发现,该企业在收入确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这主要是从税费与业务收入角度、现金流量角度进行分析的,这也突出了该企业收入确认审计风险较大的问题。另外,A企业2017年在营业收入增长了一倍的情况下其增值税反而减少,2017年该企业营业收入存在虚增的可能性较大。
  第三,数据的安全性存在风险。A企业的经营环境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正常运行的,这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类型。A企业的很多交易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由于将各项交易的数据、财务数据等都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上,这增加了A企业的数据安全风险。例如:当A企业的信息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感染到相应的计算机病毒、相关人员的操作失误、出现电源故障等问题后,企业的数据信息将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当客户进行电子支付时,银行系统与数据之间想通,如果数据信息被恶意篡改,企业银行账户也可能被盗取,这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由此可见,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如果存在漏洞,系统操作复杂,都可能给审计工作增加困难,使审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受到不利影响,如果这一情况得不到改善,审计工作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错报风险的发生机率也会加大。
  第四,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带来的风险。企业积极落实内部控制活动,加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可以促使企业的风险防范与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以A企业为例,企业当前拥有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完善性和健全性不足的问题,而这很可能导致该企业在报表层面出现重大错报风险。
  第五,缺乏完善的审计制度。A企业目前的很多审计证据为电子证据,这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也会增加审计风险发生几率。
  2. A企业检查风险分析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经验还有待提升。随着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A企业作为行业的佼佼者能为审计人员提供参考的资料并不多。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在线教育板块共30多家上市公司,审计人员在这方面的业务经验明显不足。另外,审计人员对该行业的风险控制点、业务流程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审计经验严重匮乏。其次,缺乏相应的审计手段。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企业的电子数据更新加快,数据来源众多,数据量与复杂程度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加大。基于此,审计人员需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与信息技术,拓展审计数据的来源,提高审计分析效率与质量。但是电子数据可以被更改或被抹平痕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信息技术手段来验证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具有计算机和审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
  四、企业防范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以A企业为例
  (一)对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行合理评估
  目前在以现代风险导向为主的内部审计中,对企业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价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科学、恰当的风险评价能够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如前所述,A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主要包括:收入风险、经营风险,因此,审计人员必须高度关注在该企业重大错报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加以测试和评估。例如:对A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对企业的支付环境和电子信息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和评价该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等。
  (二)有效防范收入舞弊行为和风险的发生
  通过上述对该企业审计风险的分析可知,A企业在收入确认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相关人员在对该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高度关注其中存在的收入风险和舞弊行为。例如:必须对该企业的收入政策和业务流程进行全方位了解,审计人员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对该企业收入项目的合理性进行识别,对该企业的收入确认原则、收入确认方法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政策等进行审计。另外,构建科学的、完善的、动态化的审计跟踪工作体系对企业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A企业在收入确认方面属于电子化,不能通过检查、抽样、函证等传统的审计方式来完成。由于电子审计的数据存在着取证滞后性、数据已更改性的重大风险。对于该企业的收入,审计人员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出跟踪式、动态化的审计工作体系,以此来达到更好的审计效果。虽然构建跟踪、动态化工作体系会耗费一定的成本,但一旦成功,将会大大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升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并且实现了现场审计向远程审计的转变。   (三)保证线上验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A企业的大部分财务数据是通过线上数据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企业必须保证线上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A企业目前财务会计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很多财务数据都是以信息技术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上的,作为审计人员要想控制审计风险,必须要对电子证据的可靠性进行确认和审核。例如: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审计,在审计中充分应用数据审计技术。
  (四)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A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进。例如:A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引入多元持股的主体,一定要避免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降低主要股东的持股优势,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主要股东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情況发生。A企业还应该提升决策层的专业性,避免出现主要股东对公司控制不当现象的发生。另外,A企业需要在岗位分离制度的指导下,优化组织机构设置,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确保工作人员在互相协作、互相监督的状态下积极完成自身工作。
  (五)提升审计人员综合能力
  审计工作的专业性较强,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审计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只有如此,审计人员才能胜任审计工作,对企业的业务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促使审计工作顺利开展,为得出客观、有效的审计结果打好基础,使审计服务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起到积极的监管与推动作用。基于此,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教育、交流宣传活动,加大对审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综合实力,为企业培养一支具有较高道德素养与专业能力的审计人才队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治理的促进作用,不仅仅是现代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深入思考的。企业在将审计方法应用到财务会计工作中时,一定要对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行业特性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在防范收入舞弊行为和风险的同时提高企业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另外,企业还可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为线上验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提供更多的保障,这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廉立民.财务会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的有效应用分析[J].财会学习,2018 (9):158-158
  [2]徐文丹.财务会计工作中审计方法的有效应用分析[J].智富时代,2018 (7X):39-39.
  [3]侯文川.财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7 (12).
  [4]曾玉红.财政财务审计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探讨[J].纳税,2018,12 (30):147.
  [5]冯兴照.浅谈财政财务审计在财务工作中的运用[J].财会学习,2018 (24):153+155.
  [6]杨芮.分析性程序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0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