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课程改革,而在线课程建设与创新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不可逆转的新趋势。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本文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與教学评价等方面,将岗位技能实训、资格证书获取和专业技能竞赛融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在线课程;课程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6.097
  [中图分类号]G4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06-0-02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线课程建设现状
  目前,国家支持建设的优秀在线课程主要集中在专业实力强或综合实力强的高校,2018年,教育部首批推出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主建设的344门课程入选,占比70.2%。第二批6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仍然以重点院校为主,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课程入选比例微乎其微。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整体优质的专业在线课程非常稀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优质在线课程更是十分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数在线课程只是将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如课件、教学录像、教案以及参考文献等)简单发布,并没有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有些在线课程资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多数在线课程教学倡导完全自主学习或任务自主学习,缺乏对学生具体的在线学习情况有效监测。很多在线课程只是提供了一个课程资源浏览下载的平台,相对缺乏“怎么有效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性知识,将操作的流程、方法、策略、技巧等实践性知识提炼并充实进在线课程中应是应用型本科课程改革的重点。
  2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探讨
  2.1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之处是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是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人才。本文提出基于“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服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性、应用型和技术性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课程目标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着眼当地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及时更新在线课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重点在复杂实际问题解决的课程实验或课程设计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或运用在线课程时,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线课程的线下教学环节。
  2.2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
  课程体系设计决定课程的质量,核心问题是为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的教学目标,拓展课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基于“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在线课程内容体系指将“岗位技能实训+资格证书考试+专业技能竞赛+在线课程平台”相结合,在注重“课”模块的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岗”“证”“赛”模块,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实现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学以致用。
  2.2.1   扩展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广度
  设计在线课程平台,首先,打破以选用的教材为教学内容的局限,建立以掌握专业技术技能或者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比如教学内容体系可以围绕某一岗位职业标准相对应岗位素质、岗位职责、岗位技能。其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覆盖职业资格证书知识体系,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者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模拟测试是基本要求。最后,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该覆盖相关专业技能竞赛知识能力要求,这是更深层次的实践应用能力拓展。
  2.2.2   挖掘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深度
  教学内容的深度设计主要受教学学时、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有限的学时内,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必然受到影响,虽然在线课程的学习有效性仍然受到质疑,建设在线课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此外,聘请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教师组成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小组或者教材编写小组,以确保课程设计具有实际就业指导意义,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定期聘请行政部门、行业企业的领域专家、教育专家等对课程进行评估与调整,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上述设计原则,本文提出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模式,具体如下。
  2.3.1   “证”与“课”
  该模式指理论知识模块采用线上视频学习形式、线上交流研讨和线上模拟测试,主要根据相应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大纲自行拍摄制作视频资源或者直接采用某个在线学习平台机构的相应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视频资源,以便学生进行相应专业职业技能理论知识学习;结合当前的专业热点和学生比较关注的知识点进行在线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根据相应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试大纲课程组建立习题库和真题库,让学生进行线上模拟测试,最终帮助学生取得相应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2.3.2   “赛”与“课”   该模式指技能竞赛模块,采用线下技能竞赛,结合学校和专业主要组织或参与的专业技能竞赛,比如金融学专业的全国大学生投资理财大赛等,进行竞赛介绍、竞赛平台或软件认知、竞赛交易以及竞赛经验总结或分享,以便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3.3   “岗”与“课”
  该模块指岗位技能实训模块,采用线下岗位实训,参考对应岗位的职业标准或职业技能要求,开设基本职业素养能力实训、职业基本能力实训、职业专项能力实训以及职业综合能力实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开发线下校企合作的项目,和校企合作的企业开展针对某一项任务或企业项目的合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中出现的问题。
  2.4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目前,对社会开放的MOOC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完全在线学习模式,即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微视频学习、提交作业、完成在线测试、参与论坛讨论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放的专业课程,主要采用翻转课程或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本质上要求教学工作进一步分化为“线上传授知识”与“线下学习辅导”这两个相互配合的部分,这种模式的最大困扰就是高校教师普遍习惯于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而在如何激发学生思考、如何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知识运用上缺乏有效办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适应新时代教学对象的新特征,构建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相匹配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平台、实验实训仿真或模拟等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倡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以视频学习及在线测试为主、线上交流研讨辅助教学,线下以竞赛模拟、岗位实训或者校企合作的项目及协作式项目为主。未来可以进一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虚拟技术,比如开展实验仿真和实训仿真等。
  2.5   “岗证赛课”四位一体的教学评价
  采用“岗证赛课”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时,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十分重要。线上教学评价指标主要是论区总帖子数目、总在线学习时间、同学评价情况、讨论区回复帖子数目、查看课程资源次数、线上测试等,这些评价指标相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指标已经更加客观、全面和公平,但是没有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本文采用的在线课程教学评价指标除了线上教学评价之外,还包括通过证书考试评价,参加竞赛、获奖等级、竞赛成果等专业技能竞赛评价以及职业素质得分、实训成果得分、角色贡献得分等实训过程评价。
  3     以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为例
  集“投资理财岗、证券从业资格证、金融技能大赛和就业创业比赛、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于一体的在线课程,采用线上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大纲理论知识教学和线下竞赛和岗位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将基本职业道德和礼仪、证券K线分析、证券账户开立、金融客户开拓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投资理财岗位技能相结合,将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考取與课程修读相结合,将金融投资理财等技能竞赛与课程相结合;并采用在线课程这种互动开放式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实现教学信息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期末考核时,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的占比10%,投资理财岗位实训技能考核占比30%,金融投资理财竞赛得分占考核标准的20%,线上视频学习、线上模拟测试、线上交流研讨占比为40%,既注重理论知识掌握,也注重实际工作岗位应用能力。另外,还存在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是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在线课程的知识点需要及时更新,关注金融动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二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应该制订不同的课程学时分配方案;三是各大高校优秀的在线课程如雨后春笋,自筹自建的在线课程需要一定师资和经济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2]陈白璧.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探究[J].教育评论,2016(12):18-21.
  [3]李均,何伟光.应用型本科大学40年:历史、特征与变革[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9):43-49.
  [4]徐愫芬.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5(35):2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19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