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安顺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贯彻落实绿色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安顺中支积极推动全市经济绿色发展。本文对安顺市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缺乏绿色金融专业人才、激励动力少,银行主动性差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市场体系,加大绿色人才的培养力度,激励与约束并重,有效引导银行主体参与等建议。
  关键词:安顺市  绿色金融  发展现状  问题  解决建议
  近年来,人民银行安顺中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信贷产品和抵质押担保模式创新为着力点,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行业的有效信贷投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金融服务,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模式绿色化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9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30.8亿元,同比增长17.98%。其中:绿色贷款余额99.22亿元,占比9.63%,较去年同期增加44.68亿元,增速81.93%,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63.95个百分点。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绿色政策框架,营造绿色生态氛围
  近年来,安顺市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工作,围绕绿色金融创新开展了积极探索。安顺市印发了《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实施意见》,指出将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绿色产业,初步构建具有安顺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为全市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
  (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助推地方脱贫攻坚
  近年来,人民银行安顺中支结合地方政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的要求,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一方面,积极与市保险行业协会、各家保险机构对接,创新了蔬菜种植保险、“关岭牛”养殖保险、烤烟种植保险等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指导,2018年,指导人民银行平坝支行、农业银行平坝支行,成功在全市范围内发放首笔“单株碳汇”绿色精准扶贫贷款3万元,同时也是全省農行系统范围内首笔“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贷款。2019年,指导贵州银行安顺分行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成功设计并投放“土地复垦绿色贷款”1.4亿元,支持安顺市关岭自治县9894.11亩以“旱改水”为主的综合土地整治建设项目工程,将实现新增高标准水田面积达7663亩,新增谷物产能达700余吨,帮助856户、3424名贫困人口脱贫。
  (三)加强绿色贷款投向引导,大力支持环保绿色产业
  近年来,人民银行安顺中支不断加大绿色信贷政策的宣传学习力度,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日常业务经营中,不断支持鼓励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发展绿色信贷项目的力度,实现绿色资源的优先配置,促进安顺市产业结构调整。
  从绿色信贷占各项贷款余额总额的比例来看,安顺市绿色信贷余额占全市贷款余额比重从2018年6月末的6.24%上升至9.63%,提高了3.39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安顺市绿色信贷的投向,信贷余额前三位用途的分别是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32.93亿元,占比33.19%)、绿色交通运输项目(25.13亿元,占比25.33%)和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17.60亿元,占比17.74%)。
  (四)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完善关联信息保障
  绿色信贷的发展涉及金融、环保、财政、发改等多个政府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企业,因此,要有效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离不开各部门环保、信贷等信息的互联共享。人行安顺中支一直注重对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于2017年,研发推广了“安顺市信用信息系统”,该系统以个人、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为对象,对辖内各部门、各单位履职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完善、整合,实现各部门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互换,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查询共享平台。截至目前,系统已采集税务、工商、工贸、农业等35个部门和金融机构信息累计1400万条,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安顺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绿色信贷提供了信息支撑和参考依据。
  二、安顺市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从总体来看,无论是国家层面、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都未建立起完善的绿色金融发展法制环境和政策体系,安顺市更是缺乏相关配套文件和配套措施。无论是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还是措施,多半停留在宏观指导层面,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落实到地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绿色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
  受限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安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住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更多地投向农田基础设施等三农领域。保险领域也涉及一些绿色保险,但主要水稻等传统农业保险,且量小、面窄。绿色证券、绿色债券尚未开展。同时缺乏绿色金融中介机构,更是缺乏像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构等专业的中介和服务机构。
  (三)缺乏绿色金融专业人才
  由于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缺乏绿色金融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和培训机制,因此既熟悉绿色产业又懂金融业务的人才少之又少。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熟悉绿色经济的人才本身就不多,精通绿色金融的人才更是稀缺。从商业银行来看,熟悉金融业务的专业人才多,但是,懂绿色发展的人才匮乏。有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安顺绿色金融的发展。
  (四)激励动力少,银行主动性差
  近年来,尽管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委不断在政策上向绿色信贷倾斜,安顺市政府也在努力推动绿色信贷发展,但商业银行是绿色信贷投放的主体,掌握着绿色信贷投放的主动权。而商业银行作为公司企业,谋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在推广绿色信贷业务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导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产品创新较少,规模较小。   三、政策建议
  (一)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在国家层面,做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绿色金融基本法律制度、绿色金融业务实施制度、绿色金融监管制度,促进绿色金融健康发展。在部委层面,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委要进一步出台具体的操作实施细则,监管实施细则,通过完善政策体系,落实落地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应出台适合本地区绿色发展特点配套措施,通过财政引领、税收优惠等措施,进一步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要扩大市场中的参与主体,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市场,构建丰富多彩、多方参与、平衡发展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解决我国绿色金融严重依赖绿色信贷市场的现状。其次,要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方式,积极培育第三方绿色中介机构,发挥其中介服务作用,建立高效规范合理的交易市场。
  (三)加大绿色人才的培养力度
  国家层面,应加大绿色金融人才的培养的力度,因为绿色金融是交叉学科,涉及知识范围广,因此可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增设绿色金融专业或者课程,培养储备高学历人才。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层面应加强联合培养力度,各自充分发展自身优势,共同培养绿色专业人才。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有效引导银行主体参与
  一方面,发展绿色信贷,金融机构是主体,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项目的扶持力度,采取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分担风险等多种方式,充分調动金融机构推进绿色信贷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可以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资金支持,通过向金融机构发放绿色再贷款、定向降准用于支持绿色信贷等优惠政策工具,为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绿色信贷资金来源,鼓励和支持辖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发行绿色债券等,拓宽绿色信贷资金渠道。同时,完善绿色信贷考核方式,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政策执行效果好的金融机构进行政策奖励,对执行效果较差的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苏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浅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现代金融》,2016(12).
  [2]陈秀明.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8(12).
  [3]孙静.我国绿色金融与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9(04).
  [4]祁永忠.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议[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5).
  [5]靳斯慰,汪建华.建设覆盖广泛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访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行长张瑞怀[J].《中国金融家》,2017(07).
  [6]“数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八年成果.《中国产经》,2017(07).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安顺市中心支行经济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626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