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今世界,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满足各国发展需要,在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挑战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顺势而设立。设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国應对的战略性举措,对于我国自贸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发展研究为核心,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城市发展的影响、发展路径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促进相关区域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城市发展;路径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CAFTA)共涵盖11国、1400万平方公里土地、19亿人口,作为我国第一个对外建立的自贸区,对促进亚太地区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的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下文将对该框架下区域城市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10年全面启动以来,已创造超过总值7.4万亿美元的贸易额,是当前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自由贸易区。下面将详细介绍区域内的几种主要运作模式。
  1.1机制化的运作模式
  一是中国与东盟10国均为发展中国家,若采取非机制化的松散的合作方式必将阻碍自贸区既定目标的实现;二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长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国与国间的合作可能会出现争端,不利于区域国合作的论调也会随之而起;三是东盟各国协调意识薄弱,因而凝聚力较差,难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基于以上情况,在自贸区内必须以机制化的运作模式为核心。各国需进行谈判减免部分或全部关税,并同时制定明确的合作时间表,增强各国凝聚力,保证自贸区内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共同抵御如欧盟、北美等外来自贸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2渐进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主要以边谈判、边开放的渐进式的合作交流方式为主:一是可巩固自贸区现有成果;二是可减少成员国间合作的不适应,避免一刀切、不对等的合作关系出现。通过这样的模式实现自贸区从部分重点领域合作到全方位的综合性合作的转变,实现经济的发展。
  1.3开放性的区外运作模式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相对封闭性自贸区,因而不会将自身贸易区内自由化成果无条件地提供给区外国家。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不会因此对区外国家变向增加关税,形成恶性关税壁垒。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不排斥其他国家的加入,也不排斥与外来自贸区的友好合作。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合作不会反作用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相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更加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目前涉及总共11个国家,合作范围涉及农业经济、矿产能源、高新技术等方方面面。同时对于我国与东盟国家相接壤的城市而言,则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下文将以广西南宁市为例,阐述该影响主要体现的方面。
  2.1 经济方面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广西与东南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保障:一是区位地缘优势突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大,既是大西南地区走向世界的门户,又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城市。当地可通过多出口农副产品,或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二是开拓东盟国家市场,积极进行对外出口,拓展当地企业发展空间,创造就业岗位。此外,利用优厚投资政策吸引外商或侨胞进行投资,增加当地财政收入。
  2.2 城市发展方面
  促进当地产业化升级以带动城市化发展,使城市体系的发展向着更高层次发展。此外,南宁市由于自身发展较为突出,可起到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用自身的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共同进步。
  2.3 梳理产业发展思路,促使产业优化升级
  南宁市可利用与东盟各国合作交流的机会实现双方的经济互补,并依托自身地缘优势和国内外两大市场,实现自身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一是加快加工产业转型,提升农副产品价值;二是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同时加强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结构的改变。
  3 基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发展路径
  3.1发掘利用自身优势 ,发展区域城市特色经济
  3.1.1利用城市名片,发展经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大多属欠发达地区,但当地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应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打造区域城市名片,发展经济。以北海市为例,当地海洋资源丰富,同时还拥有较长的大陆海岸线,其中大陆岸线为468.2公里,海岛岸线31.93公里,自然优势及港口优势突出,是天然的港口城市。另外,当地作为全国海养珍珠的主产地之一,是“南珠故乡”,珍珠品质及销量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闻名遐迩。当地充分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打造“港口城市”“南珠之乡”等城市名片,突出当地特色,提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区域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外来投资商,发展当地经济。
  3.1.2加强各国旅游合作 , 扩展双边旅游发展空间
  中国与东盟区域间的旅游合作起步较晚,时间较短,至今仍未形成良好的制度化、规范化的合作协调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双方旅游发展的空间,为打破当前困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善当前现状。
  一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应高度重视双边旅游合作的发展。加快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并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当地旅游业发展现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双边旅行社团可开展如“胡志明市文化之旅”“带您走进吴哥窟”“广西红色革命之旅”等旅游促销活动,带动自贸区内相关国家游客间的旅游互动,打造当地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三是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管理。双边旅游的开展,必会对当地旅游景点带来一定的管理问题,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强对旅游景点、旅游产品的保养维护;另一方面还应规范双边边境旅游管理标准和程序,维持各景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1.3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促进区域物流产业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所辐射的城市,可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加强建设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一是利用天然的港口大力发展水运,或修建铁路、高速公路与接壤国家相连通发展陆运;二是积极开通并增加与合作国家间的国际航班班次,促进航运发展。海陆空三方齐上阵,构建双边完整的交通网络体系,促进合作发展。有了较好的交通网络作为基础保障,自贸区域内的城市就可积极发展物流业。例如在广西区内已有南宁、柳州两大物流配送中心集中处理各国往来间运转的货物,更有钦州、北海、防城港、东兴、凭祥五大区域性物流中心加以辅助,大大促进了当地与东盟各国间的合作,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3.1.4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国内区域城市与东盟各国城市相比较而言,经济差距相对较小,因而农业产品和产业结构相似的问题和现象十分突出,例如制糖业、热带水果产业受到的影响冲击较大,当地农民损失较大。因此,需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一是建设生态农业园区,集中种植培育农副产品,降低散户种植的生产成本,确保产品种植质量,提高农业收益;二是可鼓励当地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进行升级,从以对内加工型为主的产业转变为外向型加工产业,从而提高农副产品的培育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3.1.5加强校企科研合作,做到科技兴企
  众多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城市的经济想要取得更大的突破,就必须在科技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加强校企科研合作不失为一条好的发展途径。将当地高校内的技術型人才输送至企业第一线,将专家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促进当地企业的产业升级,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也为高校的产教相融合带来了春天。在这种“双赢”模式之下,城市经济的发展会走向新的高峰。
  3.2加强对相关方面的法律政策研究
  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时间较短,也就造成了自贸区内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因此,区域城市管理者应加强对现有政策的研究,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相关政策,以政策为主导,开展城市发展工作,减少由于政策不健全所带来的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加强对自身发展的保障,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打好侨牌,扩大招商引资
  东盟国家中有着众多的华侨,他们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区域城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打好侨牌 , 扩大招商引资成为促进区域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利用华侨优势,大量招商引资。可通过互联网、侨刊乡讯等宣传手段,及时向海外侨胞传递出有关家乡的投资资讯和优惠政策,激发他们的投资欲望;二是开展侨胞联谊活动与侨团领导进行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海外侨胞更好地了解国内情况;三是主动听取侨胞意见,关心归侨疾苦。侨胞回国投资必定会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当地有关部门应听取他们意见,加强对他们的政策引导、协调服务,并利用法律法规维护海外侨胞合法权益,增强他们在家乡投资的积极性,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
  3.4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各县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确立以工业为主的发展方向,集中精力抓好工业发展,打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条件,鼓励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服务,解决投资者的投资安全和回报问题,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三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各县域优势,做亮特色经济,达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总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繁荣给区域城市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区域城市只有做好挖掘自身优势,掌握好发展的方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  梁卫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城市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9):1-3.
  [2]  陶岸君,孙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0(5):705-710.
  [3]  周建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广西的挑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3):2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3527.htm